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觀的宇宙: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看到了什麼?

微觀的宇宙: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看到了什麼?

當陽光通過高大的窗戶,折射在地面會投出巨大的光斑。而在塵埃浮動的空氣中,像慢鏡頭一樣,形成無數個星河和不完整的微觀宇宙。在諾大的宇宙空間中存在著數百億到上千億的銀河系般的星系,每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在我們經常談及的如星系、星河、星雲等,都是宇宙中的顯像物質和能量。而宇宙中更多的是暗物質,占宇宙總物質和能量的95%以上,如果說宇宙的暗物質形成了星系、恆星和行星,也包括我們的地球。這些暗物質是以「引力」進行宇宙星體的運動,並在運動中通過大量吸收暗能量,從而加速宇宙的膨脹。這種暗物質或可理解成「看不見、摸不著和萬重山」的虛空與多維空間。

早在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提出:「一粒沙中,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是否可以理解為在一粒沙中存在著一個微觀的暗物質宇宙?又佛經有云「殺一生命,等於殺一世界。」是說每當一個生命的出生也是一個世界的出生,而所有生命其本身又是獨一無二的世界。若將地球當作一個微縮的宇宙,人類當作宇宙中的一顆星體,那麼物質運動的引力是否如同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法則或是某種契合?同樣地,是否我們的地球也存在著多重空間,在引力的作用下,使之平行向前,沒有任何交點,除非發生某種毀滅性的爆炸或者聚變。

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如果說靈魂在暗物質的虛空中是一種無限的存在,可以小到一粒沙,可以大到宇宙。我們人類的一切認知源於我們的思維意識,又通過思維判斷讓我們去了解未知。無論在任何經、緯度的不同靈魂,乃至超越時間、空間的微觀世界,其存在都是一樣的。如果可以對所感知事物進行非科學的定義,我想這種暗物質作為一種存在或虛無更為合適,當然這些都是未有科學依據的,僅在思維意識中拼湊出的假象。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參悟時,或許看到了一粒沙中的微觀世界(這裡的「看到」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種醒覺和頓悟)。當參照物發生改變時,在世界沒有絕對的衡量,僅僅是作為一種參照和一種相對比較,一粒沙中不僅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還是一個微觀宇宙。假設這個微觀宇宙也有95%以上的暗物質存在,又或者直接說暗物質存在於一粒沙中,那麼這種暗物質是否類似於靈魂或者思維意識?如果是作為思維意識體懸浮於這個微觀世界,是否可以將暗物質理解成虛空中的隱匿能量?無論這種隱匿能量的存在形態是怎樣的,哪怕是超越時間、時空,或是超越我們人類認知的形態存在,我相信都與人類的思維意識大同小異。倘若這個假設成立,那麼在一粒沙中也應該有超越於我們認知範圍之外,卻存在於我們思維意識之中的「無常」,這種無常將會伴隨著我們輪迴的每一生、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分鐘、每一秒,乃至每一萬分之一秒。

我們對宇宙和暗物質所知程度,有如宇宙中的一粒沙,在世界天文、物理學界對宇宙「暗物質」尚未有定論之前,我先將其理解如下:

宇宙非宇宙,時空非時空,盡入虛空無盡藏,虛空無盡廣大,唯其心性而至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鸞雀 的精彩文章:

一封舊信:曾經我們是多麼樂觀的面對人生

TAG:鸞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