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樂之讀:發現深度閱讀的魔力

樂之讀:發現深度閱讀的魔力

網易蝸牛讀書的一篇專訪稿。正式文章在網易蝸牛上可以找到。這裡發一篇原始稿。

1. 目前的閱讀的情況大概如何?除了閱讀,還有什麼別的愛好?

閱讀佔據了大部分工作之餘的時間。書讀的多了之後,做其它事情的時間自然就少了。人到中年,工作本就忙碌,閑暇之間一共就這麼多,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些什麼,是需要選擇和取捨的。除了陪伴家人外,我選擇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上。

談到「愛好」,在我看來,「愛好」和「打發時間的方式」是不同的。看電影、看綜藝節目、旅遊等,屬於打發時間的方式,可做可不做。閱讀則不同。閱讀是我一有時間就會想到要去做的事情,是自發的、內驅的、不需要刻意起念的——這是我真正的「愛好」。

閱讀的愛好讓我的生活發生的最大的變化,是讓我在任何時刻都不會感到無聊。

以往讀書不太多的時候,總會間歇性地感到無聊,無聊的下午、無聊的長夜、無聊的周末,無所事事,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只能再回頭去尋找些「打發時間的方式」。但把時間打發過去了,也沒有多大的滿足感,反而覺得更加空虛。當這種空虛感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就升華成整個人生的虛無感。

閱讀之所以能幫忙對抗這種虛無感,是因為書里有許多偉大的先輩們都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他們有的向虛無主義妥協,有的以存在主義的方式抗爭。閱讀他們,並不是寄望於直接獲得那個終極答案,而是會感到安心——感到無聊和虛無,本身並不是一個無聊或虛無的問題,而是一個被許多最聰明的腦袋所思考過的,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那麼繼續思考,肯定是有意義的,而且超出了一般世俗層面的意義。而閱讀,提供了最好的繼續探尋這個意義的方式。

大約從五年前開始,我再也沒有感受過「無聊」。我的生活總是滿的——當閑暇的空洞產生時,閱讀就像膨脹的海綿一樣,會自動填滿它。

這種填滿的方式,不僅嚴絲合縫,而且從來都不會重複。每一本書(特指值得讀的書)都是不同的。王小波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打開一本書,就是打開了一個詩意的世界。

我喜歡閱讀勝於電影,是因為書里的世界比電影所能展示的空間更為寬廣,尺度更為恢弘,意向更為深邃;我喜歡閱讀勝於旅遊,是因為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中,旅遊只能在空間的維度上有限度地拓展,而書本可以在時空兩個維度中盡情延伸,而這種無限的延伸,竟然足不出戶就能做到,再也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了。

2. 有沒有對你在閱讀方面影響很深的人?

我的父母都愛讀些書,家裡也一直有些藏書。兒時最早對閱讀的興趣,是從書櫃里的《四大名著》開始的。小學的寒假,每當冷得不想出門時,窩在被窩裡翻四大名著就是我最大的消遣。據不完全統計,《三國演義》我曾讀過接近十遍,《西遊記》讀過三四遍,《水滸傳》讀過兩三遍,倒是《紅樓夢》從來沒有讀過,也算是個挺大的缺憾。

再到後來,對我在閱讀方面影響最深的人,就是那些經典大作的作者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馬爾克斯、米蘭昆德拉、卡佛……他們讓我意識到,文字在探尋意義方面能深入到什麼樣的程度;他們讓我感到驚訝,文字里竟然能蘊藏著那麼巨大的能量;他們為我打開了通往一個個世界的大門;在別處他們也讓我清楚地認識到,好書和爛書之間的差別有多大。

形成閱讀的習慣,可以從模仿他人開始,但要把閱讀變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我們必須直接和書本、和文字、和作者本身建立連接。讀什麼,怎麼讀,與其去找各種《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樣的書來讀,不如好好捧起幾本經典名著,忘掉讀書技巧,忘掉讀書的目的,讓自己的身心沉浸到書里,去感受文字對心靈的最直接的衝擊。

3. 關於書評的深度和易讀性如何提升?

在我看來,書評的深度如何,完全取決於書評人自己思考的有多深。

有些書評,會以大量的篇幅複述書里的情節,這並不是思考,而是複述和歸納;有些書評,會對作者的生平經歷作大幅的介紹,這也不是思考,而是查資料和拼湊素材。

我所認為的思考,是需要真正「動腦子」的,儘可能地加大思考的功率,撕開文字表面的包裝,從時代背景、故事情節、環境描寫、人物對話所構築的叢林中劈開一條路來,去領悟作者藏在文字深處的,他們所希望表達但又不會直接表達的深刻的意義。

我們很多人都在學生時代被語文課的「閱讀理解」摧殘過。「窗帘為什麼是藍色的?作者想表達什麼情緒?」——作者本人表示,他自己寫的時候也不知道。

於是,有人對閱讀理解深惡痛絕,進而擴展到,對所有希望「理解」文字背後的行為都失去了興趣——這就顯得矯枉過正,因噎廢食了。

「閱讀理解」的問題,不在試圖去「理解」本身,而是嘗試理解的角度,過於狹隘,過於微觀。考試里的閱讀理解,所選取的都是書本里極小的片段,是一段長長的視頻里的一個定格的瞬間,這就猶如管中窺豹,知其一點,不及其餘,「理解」的角度,自然有失偏頗。真正的「閱讀理解」,除了短篇小說之外,都是要把作品通過整體的視角去思考的,在總領全局的方向之下思考意義,再通過細節里的描述對其進行補充,才不至於南轅北轍。

再者,有些讀者常常會以「一千個讀者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來安慰自己,讀書能讀出什麼東西來,無所謂,畢竟每個人想得都不一樣。

這其實是人類所擅長的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無力窺探經典作家們深邃的思想,還硬是不肯承認,這其實本質是一種傲慢。

《三體》里說過:「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有很多書是我讀不懂的。福克納的短篇、納博科夫的長篇,都感到難以解讀;至於《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之類的書,至今還不敢涉獵。

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意識到自己認知水平的局限,會對作者們感到敬畏,而不是胡亂抒發些感悟,再以「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自己的遮羞布。

因此,對書理解的深淺差異,自然是有的。

比如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如果只讀到帶顏色的性愛,或是不羈的愛情、孤獨和自由;比如奧威爾的《1984》和《動物莊園》,如果只讀出對群眾們麻木不仁的怒其不爭,和對專制制度的劣根性的批判;比如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如果只讀出腦洞大開的幻象和隱喻,而沒有解讀;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如果只看到出軌、輕重、責任、媚俗的政治;再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如果只看到魔幻主義寫法,和孤獨的主題……這樣的點評都顯得流於表面,還在意義的外圍徘徊。

有深度的書評者需要的,是揭開表面的這層浮光掠影,用自己的思考,深入到文字的內核中去。

至於可讀性,倒不是太大的問題。我們大多數書評人的水平,還沒有高到需要以犧牲可讀性來成全表達的準確性的高度。如果真有可讀性不強的文章,那隻能說是作者自己本身的思考就出了問題。可讀性和邏輯性息息相關,如果思維邏輯一團漿糊,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那寫出來的文章肯定不會具有可讀性的。

4. 什麼時刻讓你感覺最孤獨?

我曾有過許多孤身一人的經歷。

初中畢業時獨自一人去青島參加全國英語夏令營,第一次坐飛機和通宵大巴;大二暑假時第一次出國,去英國的某大學交流;大三暑假時第一次去北京的公司實習,開始了所謂的異地「打拚」;本科畢業時去瀋陽做半年的輪崗,一個人租一間單身公寓。這以後輾轉杭州、上海、亞特蘭大多地,直到最終安頓下來之前,基本都是一個人獨處的狀態。

奇怪的是,我很少有過」孤獨」的感覺。常聽人提起的「一個人在外地打拚」有多麼不易,我能理解,但並不感同身受。

相反的,我倒是很享受這種「孤獨」的感覺。當有機會選擇獨處或是與一大幫陌生人聚會時,我一定會選擇獨處。

村上春樹說過:「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這話倒也不適用於所有人。就像《挪威的森林》的序言里所寫的那樣:「與其勉強通過與人交往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一個人,一杯茶,一間房,一本書——孤獨嗎?孤獨。但也是一種愜意。

5. 身處糟心事時你是什麼心態?

糟心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生活可能缺少很多東西,但不會缺少糟心事。

以往在面對糟心事時,我會向外部找原因。為什麼房價會那麼高?為什麼A股會這麼爛?為什麼運氣會這麼差?為什麼老天爺會如此不公?

陷在這樣的思維定式里,在糟心事面前總會生起鬱悶、消極,甚至嗔恨的負面情緒。

直到我遇到佛法。我開始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愚昧。

首先,「諸漏皆苦」。苦無處不在,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無一不苦。在苦中求樂,本就如水中撈月。

再者,煩惱源自於無明。無明是無知的意思。之所以會在面對各種糟心事時產生煩惱,並不是外部的原因,而是內心無知的原因。

我們「執假為真」,真假不分;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我愛」的自私念頭,且毫不自知;我們對貪嗔痴三毒的因歡喜不已,把三毒當成畢生的追求……

在這樣的狀態下,無論今生何時能實現財務自由,無論攀至多高的地位,擁有多麼成功的事業,糟心事都會紛至沓來,煩惱都會源源不斷。

只有向內修行,調伏自心,放下我執,才是有希望和煩惱較量的唯一方法。

6. 一直寫作,你覺得會有掏空的感覺嗎?

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寫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寫作是為了賺錢,為了漲粉,為了變現?還是為了出書,為了出名,為了成為經典永流傳?

對我來說,都不是。我不是一個職業寫手,頂多算是一個會保持一定的規律寫點東西的業餘寫手。寫作只是我自我表達的方式。讀完一本書,有了些想法,需要記錄下來,就成了寫作,僅此而已。

帶著這樣的目的寫作,是永遠都不會被掏空的,因為輸入一直都會大於輸出。

當然,這樣「沒有野心」的寫作模式,對很多作者來說並不適用。

對於真正有寫作才華的人,我真心希望他們能把才華髮揮出來,升華成作品,裨益世人。

7. 閱讀和閱歷對你來說哪一個助益最大?

閱讀和閱歷相比較,並不公平,因為兩者不在同一個層面。

對於閱歷來說,我們所經歷的,終其一生,從時間跨度來說,不過幾十年,從空間跨度來說,不過身邊的一畝三分地。無論多麼長壽,遊歷過多少城市,生活多麼跌宕起伏,和閱讀里的無限世界相比,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當然,閱歷也並非毫無用處。閱讀的世界雖然無涯,但要避免閱讀時的走馬觀花、淺嘗輒止,閱歷是可以提供助力的。

有些書,初讀時覺得索然無味,其實是閱歷不夠,領悟不了其中深意。略經世事後翻開重讀,會不自覺地一拍大腿,大呼過癮,這是書中的內容和「閱歷」產生了共振。

不過,「閱歷」並不是「理解」的必要條件。有些事,並不是需要經歷過才會懂得。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點評歷代政事,錢鍾書在《圍城》里諷盡世人,余華在《活著》里寫盡苦難的一生,並不代表著他們需要經歷過這一切。

閱歷可以幫助閱讀,另一方面,閱讀也可以幫助閱歷,而且幫助的幅度更大。

足不出戶,看遍上下五千年,閱盡人生百態,沒有比這更能快速增進閱歷的方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之讀 的精彩文章:

TAG:樂之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