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情緒也可能引出大禍端,為什麼航天員注重心理因素

小情緒也可能引出大禍端,為什麼航天員注重心理因素

如果不開心,你有幾種解決辦法?也許有的小夥伴會找人傾訴,有的小夥伴品味美食,有的小夥伴運動減壓。如果你是航天員又身處太空,不開心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也許有人認為,去太空執行任務本身就十分令人激動和興奮,又怎麼會不開心呢?

當然,執行航天任務對任何一個航天員來說,都是機會難得,他們十分珍惜。這是因為許多航天員從成為航天員到執行航天任務可能要準備和等待許多年頭。其中,經歷十多年等待的並不是少數,比如俄羅斯航天員波利亞科夫,從航天員訓練畢業之後16年才首次執行了太空任務。

航天員波利亞科夫

所以,航天員們對待自己的任務絕對是認真嚴肅的。太空生活也會令航天員們興奮並且充滿動力,但時間久了,一切成為常態後,航天員們也會回歸平淡甚至可能低落和消極。

試想,空間中不僅環境狹小、工作生活單調,而且很容易睡眠不足,如果發生人際關係緊張的情況或是與地面控制人員發生衝突,都可能引起信任危機和工作效率降低。如果飛行乘員之間長期不合,還會破壞團隊功能,導致任務失敗。

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睡覺

在太空中,人際衝突更容易導致強烈的情緒出現,比如憤怒。這是因為,如果在地面有兩人發生衝突,互相分開一會兒就可以讓激動的情緒平緩下來,而在太空,乘員們發生衝突沒法分開,還得繼續相處下去。

1976年7月6日發射的聯盟21號飛船載著航天員Vitali Zholobov和Boris Volynov進入太空,第二天,他們與禮炮5號空間站進行了對接。航天員們在空間中進行了晶體生長的科學試驗,觀察了微重力條件下觀賞魚的行動以及太陽觀察等等。他們還在太空中為學生們進行了電視轉播。

從左依次為Volynov、Zholobov

一切看起來似乎有條不紊,就在任務即將結束之際,擔任飛行工程師的Vitali Zholobov情況不好,乘組要求提前返回地球。回到地面後人們發現,乘員們的身心狀況都十分糟糕。後來有心理學家指出,實際上導致這次任務提前結束的原因是乘員之間發生了不明原因的人際關係問題。

雖然人際衝突無法避免,但有些衝突竟然對任務有益。

太空中的乘員們能夠交流和分享太空生活,但和地面控制人員卻做不到。同樣的,地面控制人員也無法完全掌握航天器上的情況,乘員們在心理上還容易認為地面控制人員與任務關係不大。

航天員和地面控制人員之間進行溝通

這樣,乘組和地面控制中心的關係就很容易變得緊張了。但這種緊張關係使乘員們擁有了共同的對立面,反而能夠增強乘員們的凝聚力。

除了人際衝突外,在航天任務中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還有抑鬱、焦慮和其他精神病。為了降低心理問題的產生概率,通常會在選拔、訓練、在軌等不同階段採取措施。

等待選拔的航天員候選人們

比如在選拔階段篩選出更成熟,能夠很好地與他人協作的人,對之後的訓練乃至任務都十分有益。在航天員訓練期間會做相應訓練,讓乘員共同工作,建立聯繫。這也使乘員們在任務期間能夠發現自己或是夥伴產生的問題,儘早予以關注和解決。一旦察覺不能解決,乘組會視情況的嚴重程度向地面申請提前結束航天任務,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來源:《空間生理學》

中國航天基金會已與眾多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如有合作意向,請直接在微信留言

或聯繫合作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航天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