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經國:如何處理張學良?蔣介石:此乃籠中之虎,不可放也!

蔣經國:如何處理張學良?蔣介石:此乃籠中之虎,不可放也!

國、共之間最主要一個節點便是西安事變了。當時紅軍經過了25000里的長征終達陝北地區,但是形勢依舊緊張。蔣介石一方提出了攘外先安內的政策,他認為只有國內局勢穩定了才能徹底的對付外敵。於是,就對紅軍隊伍展開了猛烈的進攻。此時,張學良受到周恩來的遊說,決定憑藉自己的力量來達成國、共之間的合作,一致對付外敵。從而發起了(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

張學良在發動了西安事變結束後,在宋美齡的請求下護送蔣介石回到了南京。然而剛回到自己地盤的蔣介石就直接命令下屬將張學良抓捕了,本來他是想直接處死張的,但在其夫人宋美齡的強烈力保之下改為了軟禁。抗日結束之後,當張學良以為可以迎來自由光明的時候,於1947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被帶往了台灣,開始了更漫長的軟禁的生活。

在此之前,蔣介石與張學良一直是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甚至可以說蔣介石能夠統一了全國離不開張學良的協助。張學良是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他的一生遭遇了大喜和大悲、名譽上的大起和大落,就算如此他仍舊是中國近代史上獨樹一幟的人物。年僅27歲的他就接任其父張作霖的權勢,面對日軍對東北的侵略他「放棄」過抵抗,在國家的大局勢面前認清方向,又為促進國共間的「統一」而努力。

張學良對蔣介石最大的幫助就是,在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後主動進行了東北易幟。他以大局為重,與1928年的12月29日對全國進行宣告,從今日起服從於國民政府,改變東北三省的旗幟。他的這一個偉大的重要舉措,表示了北伐的告結,而國民政府方面也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中原大戰之時,閻錫山以及馮玉祥等軍閥結盟,並率領大批部隊對蔣介石進行「政治威脅」,於河南、山東等地發動了戰爭。張學良又幫助蔣介石,對其進行兵力援助,使得這些反對的軍閥們很快就投降了。從此之後,蔣穩穩的坐上了國民領袖的位置。

雖然張學良曾經幫助過蔣介石很多,但是自從西安事變被軟禁之後,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張學良也未能重獲自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蔣介石臨終之前,蔣經國就問過其父親,之後張學良放還是不放?而蔣介石就對自己的兒子蔣經國只說了這10個字:此乃籠中之虎,不可放也!就決定了張學良接下來的命運。所以,在蔣介石死後蔣經國上台後仍舊沒能放了張學良。

那難道張學良這一輩子就在軟禁中,無自由中度過餘生了嗎?並不是,一直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2年,90歲高齡的張學良才最終獲得了自由。

很多人都覺得,蔣介石囚禁了張學良半生,肯定是恨蔣的。不過,在蔣介石去世的時候,張學良心中的恨也許就已經消散和釋懷了。在蔣介石去世舉行弔唁儀式的時候,張學良與妻子還為其送去了輓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運歷史 的精彩文章:

農民發現一堆碎片沒當回事,多年後才知,原來是6000年前的神物
她出身名門,為了張學良不惜和父親斷絕關係,至今仍是一段佳話

TAG:大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