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明一項制度,讓長城600年屹立不倒,後人值得學習
原標題:朱元璋發明一項制度,讓長城600年屹立不倒,後人值得學習
在人類進入「熱武器」時代前,城牆的結實與否幾乎就是一個國家在戰爭中能否勝利的關鍵,堅固且高達的城牆更是一個王朝興盛發達的表現,因此其工程質量必須要得到保證,不能有任何差錯。不過,那些在歷史書中曾出現過的城牆,多多少少都已垂倒於連綿的戰火之中,沒有頂住歲月的壓力。
不過南京的明長城卻是一個例外。
南京明長城是如今世界上最堅固的城牆之一,在當時也是全球最長的城牆。從修建到今天已600多年,國家朝代都已換了幾茬,但明長城依然屹立在那。除了距今時間較短外,朱元璋的親自檢查以及合理的政策也是明長城堅固至今的重要原因。
早在朱元璋建立統一的大明王朝前,就曾牢記「廣積糧、高築牆」這六個字,隨即便開始給自己的根據地大規模建立城牆。由於南京地處多餘地帶,且河流眾多,土壤鬆弛,因此,朱元璋聽從下屬意見決定放棄一直沿用的夯土結構以及土石混合結構,採用全磚堆積構造。
不過這對於當時的生產力來說,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南京一地的產量根本不足以提供數以億記的磚塊,所耗材料需要分擔給長江各航段包括湖南湖北在內的148個州縣,連軍隊和衛所都要參與到燒磚搬磚的工作中。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全民板磚」了。
不過正是因為產地地域跨度極大,燒磚的土壤土質不一,再加上一項痛恨貪腐的朱元璋擔心下屬官員會偷工減料以中飽私囊,因此朱元璋下旨,令各產地地方官員以及負責磚塊製造的基層負責人和工匠農夫都要在所製造的磚塊上刻下姓名,以便在出現質量事故時追究責任,最高可處以極刑。
沒有人會不相信朱元璋會砍你的腦袋,因此上至地方官員下至燒磚工匠農夫,無不嚴把質量,僅中華門至今就有642年的歷史,直到今天上面所刻的名字仍能清晰可認。這種徹徹底底的「責任細分制」保證了明長城的六百年不倒。
如果現在也有朱元璋那個追責力度,估計很多難事都會迎刃而解。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到,此人若在,大陸就不會丟
※美國投在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去哪了?蘇聯人撿走了嗎?
TAG:歷史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