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任總督被刺,慈禧明知真兇卻無可奈何,只得默許曾國藩的處理

新任總督被刺,慈禧明知真兇卻無可奈何,只得默許曾國藩的處理

文/王國棟

看過陳可辛導演的電影《投名狀》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故事是根據晚清奇案「刺馬案」改編的。這可是當年轟動一時的大案子。電影中,三兄弟的恩怨簡單明了,但現實里,情況卻複雜得多。

1870年8月22日,南京發生了轟動全國的大案子,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身亡,成為大清朝開國三百多年來的第一人。馬新貽不但是封疆大吏,還是慈禧太后安插在湘軍地盤上的重要棋子,如今被人刺殺,一下就挑動了滿清統治者敏感的政治神經。多地謠傳曾國藩兄弟即將造反,朝廷上下人心浮動。慈禧太后權衡再三,將直隸總督曾國藩調回兩江總督審理此案(曾國藩原本就是兩江總督,朝廷故意將其調走,馬新貽接任)。結果曾國藩只把兇手張文祥定罪,沒有牽扯到其他人。

那麼,馬新貽被殺真的只是張文祥一人所為嗎?真相可沒有這麼簡單。

馬新貽1821年出生於山東菏澤,字谷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回族。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與李鴻章同榜。

1853年,馬新貽擔任合肥知縣,跟隨欽差大臣袁甲三率兵平叛太平軍,攻破了太平軍佔領的盛家橋、三河鎮等據點,因功升廬州知府。後擔任安徽按察使、布政使等職。1864年任浙江巡撫,1868年二月任閩浙總督,八月調任兩江總督。

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農曆),馬新貽在回署衙的路上時遭張文祥行刺身亡。

這個張文祥本是捻軍,但卻與馬新貽是老相識,兩人有多年交情。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張文祥刺傷馬新貽後,也不逃走,反而高聲大呼:「殺人者張文祥是也!」當場便被總督衛士抓獲。

馬新貽被刺身亡的消息報到北京後,慈禧太后大感震驚。竟有人敢當街行刺堂堂總督大人,況且馬新貽是慈禧太后的欽點的,是慈禧身邊的紅人。

很快,朝廷得到密報,馬新貽是被曾國荃(曾國藩弟弟,湘軍統帥)慫恿張文祥所殺。

但是,由兩江總督府上報上來的情況卻與秘報的說法大相徑庭。據奏摺上說,馬新貽當年剿滅捻軍時被匪首張文祥等人擒獲,馬新貽私自答應收編這些叛匪,並與之結義金蘭,以保全性命。馬新貽還合夥張文祥等人演雙簧,一邊假意攻,一邊假意跑,讓馬新貽向朝廷謊報軍功。馬新貽升任兩江總督後,設計謀殺了前來投奔的捻軍,但張文祥卻恩將仇報,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張文祥兄弟曹二虎等人被殺,而張文祥僥倖逃脫。為了報仇,張文祥便在路上埋伏,刺殺馬新貽。

真相到底是什麼?該如何處理?

這是擺在慈禧面前的兩個問題。

針對兩份奏報,慈禧傾向於相信密報。她與親信大臣秘商後,認為決定讓原兩江總督、現已調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徹查馬新貽案。

對於案件的真相,相信曾國藩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他到任兩江後,照例提審了張文祥,根據張文祥口供,曾國藩向朝廷上了一道摺子,闡明案件緣由與判決:捻軍匪首張文祥為報私仇,勾結海盜,謀刺兩江總督馬新貽,按律凌遲處死。

慈禧太后接到這份奏報了,一言不發,默許了曾國藩的處置。

其實在馬新貽被刺案中,疑點重重。案發時,原本馬新貽是騎馬前行,即使張文祥想行刺,也萬難得手。結果有湘軍軍官突然跑出來跪在馬新貽面前喊冤,擾亂了總督護衛的注意,張文祥就是在總督護衛去拉扯這個軍官的檔口,飛身而出,一刀刺中馬新貽的右肋,將其刺於馬下。

與其說這是一起刑事案件,不如說這是一起政治案件。

此案牽涉的不僅僅是馬新貽、張文祥,還隱隱約約有曾國荃和湘軍的影子,而當時湘軍已經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

這種複雜的政治格局之下,慈禧不得不默許了曾國藩的處理結果,不牽涉、不擴大,就事論事。

就這樣,一個轟動全國的案子在政治權力的博弈中被淹沒了。馬新貽被刺案也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懸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在清朝,武官想晉陞至正一品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鐵血將軍,人稱「中國巴頓」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