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彭于晏

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彭于晏

星期日

配樂 | 李宇春《野蠻生長》

配圖 | 網路

7月份的我們,無疑是幸福的。

前有《葯神》口碑炸裂,後有《邪不壓正》未播先火。

電影除了能帶給我們社會生命的現世思考之外,也最能讓我們重新認識或發現一群人。

今天我想跟你們聊聊《邪不壓正》的男主角彭于晏,那個求生欲很強的彭于晏。

GIF

粉絲們喜歡這樣形容自己的愛豆: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意思是說,身為偶像,想要被人喜歡:

你要麼長得好看,要麼才華無限,要麼人設成功。

娛樂圈裡,長得好看是基本要求;

求生技能「才華」也必須有那麼一兩項,專精程度,視人而定。

另外人品那項,現在的明星流行凹人設。

別管他私底下什麼樣,只要你看見的是他想讓你看的,那就夠了。

這幾樣東西,做到個六七分,想在娛樂圈裡謀得一席之地便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這個圈子裡,聰明的人大都愛走捷徑:

做毫不費力的表面功夫,不管是演戲,還是做人。

這種集體偷懶造成了一種現實假象:

我可以毫不費力,依舊風生水起。

可老人們愛說一句話: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大家都沉浸在福運沼澤中時。

有那麼個叫彭于晏的人哼哧哼哧地在那裡做「沒必要」的努力,固執地想要把別人用來混飯吃的東西修鍊到十分。

因為吃過苦,所以他懂得珍惜當下、愛護羽毛的必要。

因為吃過苦,所以他求生欲很強,他渴望掙脫泥潭,抓住一切能抓住的,然後借勢生長。

如果說在《葯神》里最新翻紅的王傳君是風骨不俗、離經叛道,那彭于晏就是兢兢業業、厚積薄發。

一次媒體採訪中,主持人問彭于晏不做演員會去做什麼。

他一口氣說出了四個職業:

MMA選手,單車手、體操選手、廚師。

這回答絕非臨時起意、信口雌黃,他確實能勝任這些工作。

這些技能是他拍戲時的額外「收穫」。

說想當MMA選手,是因為拍《激戰》時,他花了三個月時間接受密集訓練和「魔鬼訓練」。

最後體脂率降到3%(正常成年男性體脂率為15%~18%)。

電影結束時,他也學會了綜合格鬥,巴西柔術和泰拳。

說想當單車手,是因為他拍電影《破風》的時候,每天繞香港的山騎行6、7個小時,幾乎把全香港的山都騎個遍,最後考下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說想當體操選手,是因為他拍《翻滾吧,阿信》時,他每天進行十幾余小時的專業體操訓練,歷時八個月。

拍完電影,他可以熟練操作體操的6個全部項目。

除此之外,他不做演員,也還有很多職業可供選擇:

拍電影《海豚愛上貓》的時候,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的資格證。

拍電影《聽說》的時候,他學會了手語

拍《我在墾丁天氣晴》的時候,他學會了衝浪

拍《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的時候,他學會了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

拍《湄公河行動》的時候,他學會了泰語、緬甸語和射擊,還參加了泰國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訓

......

我其實很不想將彭于晏的努力用諸如此的文字和數字簡單羅列。

因為我覺得文字遠不能描述出那汗水背後萬分之一的掙扎與艱辛。

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演員像他這樣,願意花時間與精力把自己變成考證達人和十項全能。

我也從來沒見過這樣一位演員,把每一個角色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個角色,如饑似渴,野蠻生長。

了解彭于晏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很孝順。

彭于晏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身邊全是女人。

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仔,彭于晏卻絲毫不恃寵而驕,反而異常懂事體貼。

他開始進娛樂圈時動機很單純:

其一是想替母親減輕家庭負擔;

其二便是因為外婆喜歡看電影,喜歡電影明星,一直希望家裡能出個演員。

2002年,外婆過世,彭于晏回台奔喪,碰上小時候拍廣告的導演,如此便進入了娛樂圈。

他開始入行時不算有信念,懵懵懂懂,跌跌撞撞。

自從2002年拍完電視劇《愛情白皮書》後,彭于晏就一直不溫不火。

2006年,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和阮經天一起主演鈕承澤導演的電影《六號出口》,結果,票房慘不忍睹。

那幾年,阮經天憑藉電影《艋舺》拿下金馬影帝。

彼時的余文樂也因為《無間道》等作品迅速躥紅、名聲大噪。

彭于晏開始坐不住了。

他自我懷疑過、怨天尤人過,最後也就想通了:

「其實自己不夠好。」

不管當初動機如何,既然選擇了演員一行,就要把它做好。

所以大家因為難度大都不願意接的電影《翻滾吧,阿信》,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拼盡全力。

也是從那以後,他便把「拚命」二字刻進了骨子裡。

這世界給過每個人困難,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抱怨命運,然後便是選擇逃避或安於現狀。

那一小部分會自省並迎難而上的人,反倒顯得難能可貴。

努力用嘴說出來總是顯得過於蒼白。

用結果來證明最有力道。

彭于晏近年的進步和蛻變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說早年彭于晏是用身體在拼,這幾年,他開始動用頭腦。

張藝謀的《長城》里,彭于晏戲份不多,前後不過拍了十天。

但沒戲的時候,他會留在片場偷師:

看一流的導演怎麼導戲,好的演員怎麼表現,好萊塢團隊怎麼拍電影等等。

從細節去揣摩角色,漸漸變成了彭于晏的一個習慣,也是他想要提升演技的一個小手段。

在《乘風破浪》里,他飾演鄧超父親,其中的一些細節設計,讓他小小得意。

在和小弟打牌時,他用腳趾頭夾住撲克牌,一晃一晃的,徐正太這個弔兒郎當的小鎮地痞角色就生動起來。

我們永遠都以為我就是世界。

其實真的是識時務者才為俊傑,到一個年紀你會發現,這世界不會改變,你得改變。

和彭于晏合作過的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都對他讚譽有加。

《邪不壓正》的導演姜文稱讚他才貌雙全:

「他了不起,真的了不起,看他的戲,是假裝用身體演,但實際是用頭腦演的,這樣的演員其實不多」

我的理解是,睿智如姜文怕是早就看出了彭于晏的大智若愚。

出道至今,他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越來越好的資源,也合作過很多影帝影后。

但前輩面前,他始終把姿態放得很低。

梁家輝跟他說,「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會知道你是在做藝術的表演。」

所以他就笨拙地把演戲當成功夫來練。

做一件事,堅持下去,並且做到最好。

這是彭于晏的職業道德,也是他的處世之道。

電影《邪不壓正》里,彭于晏飾演為愛復仇的主角李天然。

李天然執拗、倔強、無懼無畏。

彭于晏演李天然,像在講自己:

你看,我並不是一個天才,我也是一步一步學,加之比較耐操。

其實這個世界有時候真的很爛,像彭于晏一樣耐操一點,才能配上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因為想紅起內訌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完美裝逼指南

TAG:因為想紅起內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