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吾村進士王錫韓

吾村進士王錫韓

又到農曆六月初一,每年的這天,村裡都要祭祀王氏仙祖王道源,逢會唱戲。去年發布了村裡《王氏家譜》整理的文字,裡頭有王氏15世孫王汝霖所撰的《仙祖傳》和《始祖引言》,今年翻閱清代的《太平縣誌》(按:今襄汾由襄陵和汾城合併,汾城為原太平縣所在地,小時候村人們常說去縣裡趕集就是去汾城),在裡頭又發現了好多王氏祖先的記載。這回發布的進士王錫韓就是王汝霖的父親,可惜王錫韓只活了40歲,他的文集也都找不到了,好在縣誌中錄有一些他的文字。同時代的進士王奐曾文集中還存有寫給他的祭文和墓志銘。

仙祖钁爺王道源塑像

王錫韓 1638—1678 清山西太平人,字季侯,號雲岩。康熙三年進士。官順天固安知縣。有《菊園剩草》、《松石齋集》。?據國學大師網歷史人物查詢

乾隆40年《太平縣誌》

?王錫韓,字季侯,號雲岩。產姑射之崥,俶儻瑰瑋,咸曰:山靈之粹集於一人也。少讀書屬文,如不經意,而非時下所可儔。庚子(1660)捷於鄉,甲辰(1664)成進士(按:為三甲第78名,與著《聲律啟蒙》的車萬育同榜,車為三甲第84名,進士題名碑圖見下)。令直屬之固安,守正不阿,儉素自處,石壕之驚,夜吏絕跡。戊午(1678)分校京闈,力斥丕休,一時名長安。所刻有文稿行世,愛杜陵秋興,每手草八首與同志話。額其齋曰:千峰萬壑之堂,則其胸次可知矣。祀鄉賢。

咸豐《固安縣誌》卷五

王錫韓,字雲岩按,雲岩是其號),太平人,康熙甲辰(1664)進士,十三年(1674)令固安,有善政。丁巳(1677)分闈,公明取士,不為勢屈,解元科舉時,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王喆生(為康熙21年進士,二甲第六名,江南松江府青浦縣人,為《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廬之弟子)出其門。以勞成疾,出闈卒於官,士民泣送之。子汝霖亦成進士。?(按:太平縣誌無相關記載,此當是誤記)

王錫韓與車萬育同榜,均為三甲

其父王登魁,縣誌《人物誌·耆賓》亦載,圖見下:

王登魁,字文圃,賈崗人。事繼母孝謹。父自恩素喜恤乏,歿後,積有遺券,悉焚之,以成先志。居鄉善以禮訓俗,族黨罔不率者。遇有建置,每捐資董其役,所創修有龍神祠、雲壽院(下有王錫韓所寫的《重修雲壽寺記》)諸處。晚教子成進士,日惟以清慎訓之。邑鄉飲延為耆賓。年八十五卒。

其孫王棠馨,縣誌《人物誌·孝義》亦載,圖見下:

??王棠馨,字繹萱,崇祀鄉賢。進士錫韓孫,廩生汝霖子也。早孤,資性穎慧,言詞明敏。息訟解紛,庄人賴以相安。邑中修建多所經營。施地開路,至今便之。有碑記。

按:王棠馨於雍正七年(1729)重修了家譜,圖見下:

縣誌載:雲壽寺,在縣東北十五里連村,後梁貞明三年建,初名遠果,金大定十三年賜今額。又一在縣西南十五里賈崗村,元至元年間建,國朝順治十八年邑儒士王登魁主修,子進士錫韓有記。(記文見下,按乾隆版縣誌增補了記錄,說:?乾隆 年重修,進士劉贄有記,不過縣誌中沒有收錄劉贄所寫的記)

我村中的?廟下(哈),不知和雲壽寺有無關係。廟下以前有一供銷社商店,商店占的便是一間老房子,商店前是一大片空地,露天電影常在那裡放映,那裡曾是一個紅火的地方。記得以前還看到有殘缺的石碑在地,上面有刻字。廟下的老房子早被拆了,昨天回村裡,在舞台東北角看到了新建的一小間廟,好在牆上嵌了一塊碑記,叫《捐施地基碑記》,從原來廟裡挪過來的,大致看了一下內容,確認捐地的也是家譜中人,縣誌人物誌有載的,叫王愫,字愨庵。日後再整理出來。

據父輩們說,村小學所在地以前也是一座大廟,頗壯觀,有村人的小學就在裡頭讀的,上世紀文革期間廟被拆,木頭被做成了語錄牌。所以,我很懷疑父輩們記憶中的大廟就是雲壽寺。我上小學的90年代,新蓋了小學校,早已沒有一點廟的痕迹了。

雍正版縣誌雲壽寺條

重修雲壽寺記

國朝進士王錫韓?

上御極之六載(即康熙六年1667),余邑雲壽寺告成。是役也,始於順治之十八年(1661)。先是,寺傾圮有日矣,家大人憫焉,爰董修之,而共襄厥事者,則余族等若而人,及南北院等若而人。計工自寶相莊嚴而外,重葺正殿三、南殿三、東西廡各五,環牆以磚甃之,又新增北廊五、南左房一、右門樓一。凡土木工匠之費,約四百金有奇。閱七載,工乃竣,遂屬余為文以記之。

余惟釋氏之教,奚自來乎?天下道,一而已矣。其人則士農工商也,其習則禮樂射御書數也,其倫則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也。然則,釋氏之教,又奚自來乎?蓋嘗論之:賞罰者,帝王之權也,權正而道以行。經傳者,聖賢之教也,教立而道以明。然以天下人之眾,匹夫匹婦之愚,每有權所不及施,教所不及勸,而洗心滌慮,反怵然於釋氏因果之說,此何以故?蓋教有以正及者,譬之布帛菽粟之不可無也。教有以旁出者,譬之柑栗橘柚,其味相反而皆適於口也。今家大人暨諸執事年且髦,其與人為善之心無地不存,而特寄其概於是,?此物此志也(此處斷句存疑)。夫不然,佛之身且不有矣,而何有於身後之相?相既不有矣,而又何有於崇身後之相之功乎哉?人亦有言,大千世界之中,何者是佛,又何者非佛?鄉之人得此意而存之,將履其地而善興,不履其地而善亦興,有無待入廟而思敬者,是則家大人與人為善之心也。其於聖天子及良有司化民成俗之意,或少有裨乎?於是乎書。

王錫韓參與了康熙十二年太平縣誌編纂,寫有志序一篇,見下:

上圖自1986年襄汾縣誌編纂委員會

光緒太平縣誌整理版,得之吾友良白兄

太平縣進士西曹路村王奐曾的《旭華堂文集》中收有關於王錫韓的兩篇,一為《公祭固安公文》,一為《固安知縣雲岩王公墓志銘》,前者用典頗多,文字上難些,以後再整理。後者對於了解王錫韓生平及家世有大幫助,現已整理出,見下,日後再翻譯成白話文。王奐曾父親王履浩與王錫韓為同科舉人,加之同宗之誼,為文當可信。

固安知縣雲岩王公墓志銘

康熙戊午(1678)正月十日,順天府固安知縣王公卒於官,縣人哀之,斂金致賻以歸其襯(當作櫬)。國制,卒官者請部給符,令所在驛致之。公以貧,不得請歸。後十年,始克葬。將葬,孤汝霖走向公族子奐曾,泣而言曰:吾父行歸土矣,請為銘。奐曾惟公鳳昔之好,不忘於心,痛念先君子與公為同年兄弟,加之宗誼篤密,平時相期,俱不在小,先君子既齎志以歿,公又不幸,以不獲竟所施也。悲緒中擾,不能以文,謹掇其生平大概,為常人所難者,次第之。

公少有文名,為制舉藝尤奇警動人,見賞於知縣事盧公易,盧公者,閩名士,乙未第二人也。游於庠,一試食餼,試必高等,學使者臨校院司道府諸小試,凡獎賚舊例,同學或不預者,公皆取分予之。庚子(1660)登山西鄉試,是科直省試額各減舊額之半,山西四十人,知名者尤盛,而公時少年,裒然為分經之首。甲辰(1664)改試格,耑用策論表判會試,時議以八股為浮文,欲得士之有經濟實學者,試額亦減舊之半,而令下及試期僅五月耳,公是科成進士。

其始任固安也,值國有三籓之變,特令停計典務,為姑息以悅士大夫,不肖者遽謂當乘間求在官之利,以言動公,公謝曰:某昔有先人之戒,某才薄,何堪為此?

畿北諸屬設有屯庄,旗丁在縣者以滿職主之,縣事涉旗丁,滿職與縣令相可否。公在官,持大體,事至必以理屈之,皆氣沮而退,第顧其屬,指公曰:彼西人,彼西人。每歲,里下有應事名色啗官吏以金,蓋固安陋規也,公一切卻絕禁之,會編審里胥又?金若干,將持以進,公知之,懲其首事,而以金換錢百餘緍,照令散訖。公既勵苦操冰櫱,聲聞遠近,上官咸嘆賞之。

丁巳(1677)以軍興餉匱,特舉監科,以鼓天下士之尚義者。公分校北闈,闈中議論囂騰,主者意隱有所為,至欲奪分校論文之柄,公奮然爭之,卒以公所取士冠其榜?(即固安縣誌中提到的解元王喆生出其門)。

公居恆孝謹,親終時初得出身,猶未離寒素,而葬祭務極豐腆,遂至貸人以佐費,曰:後即貴不逮也,使吾無他日悔可矣。素所為詩文,多散佚不收,存者《菊園剩草》《松石齋集》,尤喜論制藝,言皆確鑿,拈一題必有一定之法。跡其生平見事之早,亦有似乎此。嗚呼,公今沒矣,公之文章行事昭然在人耳目,其可沒哉!

公諱錫韓,字季侯,號雲岩,世居太平縣賈崗(同村),曾祖諱世強,祖諱自恩,考諱登魁,以公贈文林郎,前妣荊氏庾氏,妣郭氏,贈皆孺人。其先代世系與諸行實,俱已詳贈公志中。公生明崇貞戊寅(1638年)十月十七日,卒之年四十一歲。娶衛氏,封儒人,衛公諱文科女,妾毛氏。男汝霖,邑庠廩生,娶張氏。女二。今擇康熙戊辰(1688年)十一月一日,葬於焦村北原贈公冢之東。(?按:縣誌記載知縣王錫韓墓在縣西十里賈崗村東南,御史王奐曾志,據此墓誌則縣誌上當是誤記,或者本村和焦村皆有?存疑。)

嗚呼,士之以才自負,不見知於世,不獲施於當時者,由古而來不少矣,可勝嘆哉!若公者,更不永其年。嗚呼,是尤可悲也,遂銘,銘曰:公有言矣,術無不窮,維公之為斯言,將謂天下必道而始通,公誠以道矣,胡為乎不潰所成而鬱抑以終?世及今矣,即賢聖能必其有所功。秩孰為高卑而纔則已充,壽孰知修短而學則已豐。百世之下,其有誦遺文而訪固安君之懿蹤者,姑山之麓,坎首離趾,有高其封,是曰我族父之幽宮。

附記:

前幾年,有甘肅蘭州永登縣王治順先生來村裡尋根,據他家家譜記載,其祖上是康熙年間從我村遷過去的。今年前陣子,有山東濟寧嘉祥縣梁寶寺鎮王鋪村人聯繫村裡,他們這一支是明朝洪武年間遷出的。

之前對家譜中世系部分沒留意,最近瀏覽了當年拍攝的照片,雖然不清晰,還是發現了不少值得重視的名錄。比如王汝霖的幾代人,家譜中都有記錄,王錫韓的文字還比較多,可以和縣誌及墓誌相互對照。還有些名字,在縣誌中也有記錄和簡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曾經生活在村裡的祖先們的故事。

遺憾的是,一直沒有親眼見過家譜,據保存家譜的王氏後人說,放到某間屋子裡了,後來再找找不到了。但願早日找到家譜,整理出來,以供遠方的族人認祖歸宗,和後人們傳承接續。

曽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我們的生命和德性因為什麼而厚重起來?因為我們慎重對待逝去的親人,追懷那些遠去的祖先。生命接續不斷,祖先雖遠不忘。

補記:

知道點賈崗歷史的人看了以上資料,或者會發生疑問:上面記載的都是賈崗村何以見得王錫韓就是你們南賈崗村的?難道不可能是北賈崗村的嗎?除了王氏家譜存於我村人手中這點明證外,光緒版縣誌中收錄有舉人竇漢傑?(北膏腴人)的一篇文章?《重修元帝廟記》,?雖然寫的是北賈崗東門外的元帝廟,但文中提到他當時在南賈崗村馬王廟(據父親說就在我家不遠處,也是文革那會兒拆了的,這個還知道名字)設館教學,主持重修元帝廟的幾個人就請他寫文章,文中有這麼一句:

余聞南賈崗王雲岩(按:雲岩是錫韓號)先生以進士起家,崇祀鄉賢,允堪為幼學楷式。

白紙黑字俱在,毋庸置疑。往大了說,他是我們賈崗的先賢,是過去太平縣的鄉賢,也是我們今天汾城人的榮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心齋悟語 的精彩文章:

TAG:言心齋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