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姜文這次又玩砸了?別急,姜,還是老的辣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微信號:ppdianying)
皮皮電影/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沉寂四年後,姜文帶著新作《邪不壓正》再次回歸了公眾視野。
儘管四年前《一步之遙》讓他鎩羽而歸,但每一個影迷都相信,只要他願意,分分鐘能再整出一部《讓子彈飛》。
只是首映當天,看著豆瓣評分從開畫的8.3分斷崖式下跌到7.2分,看著單日票房冠軍拱手讓給上映9天的《我不是葯神》,皮哥不由心頭一緊。
本著自己眼見最可信的態度,皮哥還是選擇了第一時間去影院觀看《邪不壓正》。
還是典型的姜文風格:黑色幽默的台詞風格,考究到極致的畫面及配樂,還有永遠晦澀難懂的故事劇情。
《太陽照常升起》出來的時候,我們能吹一句:叫好不叫座。
《讓子彈飛》出來的時候,我們能猛吹一波:姜文站著把錢賺了。
《一步之遙》遭遇滑鐵盧的時候,我們也勉強尬吹道:姜文自己玩嗨了。
今天,當《邪不壓正》遇到口碑和票房都碾壓自己的《我不是葯神》時,姜文,我們還能吹得起來嗎?
能,當然能!
這個時代,需要天才,更需要鬼才。
天才是正統,是權威,是根正苗紅。
鬼才是異類,是小眾,是出其不意。
武俠作家裡,金庸是天才,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能發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古龍是鬼才,一招一式藏於無形,能詠嘆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個體悲涼。
歌詞作者里,林夕是天才,把字用絕,愛情里一句得不到他能換一萬種說法;黃偉文是鬼才,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句子寫出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那麼電影世界裡,諾蘭是天才,斯皮爾伯格是天才,張藝謀也是天才。但說到鬼才,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姜文。
當電影人劃分出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時,姜文卻被排除在外,他的風格太獨特,無法定義。喜歡他的人稱他是內地第一導演,不喜歡他的人卻直言他的電影只會裝逼。
看他的電影,就像讀李商隱的詩一般,無處不在的致敬、隱喻、伏線以及典故,讓人目不暇接。
就說這部《邪不壓正》,裡面涉及到的梗有:梁啟超的腎、蔣介石的日記、帕梅拉案、朱元璋的畫像、李小龍的英文名等,每一個梗都能延續出一個故事。
別人的電影常常乾癟空洞,一劇透就索然無味,姜文的電影里,故事只是個引子,內涵常常因為裝得太滿以致觀眾吃得太撐,消化不良。
關於姜文,關於《邪不壓正》,我們可以談三點。
第一,我們常說,一部好的電影首先要講一個好故事。
真的是這樣嗎?
這讓我想到畢加索,許多不懂畫的人評論他的畫都是亂塗亂畫,不知所云。
可是我們看看畢加索14歲的作品《赤足的少女》,你就明白人家早過了那個寫實派的階段。
畢加索之於繪畫,姜文之於電影!藝術都是相通的,藝術家到一定程度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言有盡而意無窮」,唯一的辦法就是抽象,實現從還原現實到超越現實的跨越。
第二,什麼是好電影?
觀看《我不是葯神》就如同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店小二菜上得快量給得足,客人一頓風捲殘雲好不快活。
看這樣的電影,眼淚與笑聲齊飛,情緒蒸了桑拿,每一個毛孔吃了人生果,說不出的酣暢淋漓。一個字,好,兩個字,牛逼!
觀看《邪不壓正》如同吃螃蟹,有人怕磕牙怕過敏望而卻步,有人手忙腳亂半天僅吃到了一點蟹肉慾求不滿憤怒罵街,當然還有真正的品蟹高手,拿著專業的鉗子手舞足蹈,彷彿做了一次外科手術,吃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好電影也自然毀譽參半。
中國的市場更需要的是《我不是葯神》這樣的大眾消費品,但未來五年十年,當觀眾的觀影水準逐步提高,吃慣了大蔥卷餅的人想喝咖啡了,《邪不壓正》這類電影的意義才能體現,所以不誇張地說,姜文的電影是超越時代的。
第三,姜文的疲態與妥協。
同時,回顧這二十年,也略微能窺探姜文一路的內心變化。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志得意滿,到《鬼子來了》的藝術巔峰,到《太陽照常升起》的極度自我,再到《讓子彈飛》達到商業巔峰。
2014年《一步之遙》又一次的任性後,2018年《邪不壓正》重新向商業靠攏。
姜文的堅持在於守得住底線,姜文的妥協在於在底線框住的圓圈裡面對市場的壓力也來回挪著小碎步,只是這一次,55歲的姜文鋒芒已不如從前,未來他能守得住嗎,他能折騰得起嗎?
這是未知。
但如果他不可以,那皮哥不知道誰還可以。
當周星馳都開始販賣情懷的時候,姜文還能有這樣的驕傲與偏執,這是中國電影的幸事!我們不希望看到廉頗老矣,我們希望他能堅守初心。
畢竟姜,還是老的辣!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時隔18年,這片依舊是我心目中日本「黑幫片」的最佳
※這片堪比《蝴蝶效應》,小伙根據死亡時間,幫父母對抗死神
TAG:皮皮電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