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杯中山海經 | 盛夏的圖蘭朵

杯中山海經 | 盛夏的圖蘭朵

原標題:杯中山海經 | 盛夏的圖蘭朵


伏天兒的夜晚交織著紡織娘用翅膀摩擦出的夜曲,山間悠悠吹來的熏風中夾雜著合歡花的甜潤。夏夜總是悠長而豐富,時間都因這熏風變得漫長起來。帶上耳機來製造片刻的與世隔絕,輕啜杯中淡淡的茉莉花茶,來祛除暑熱中的昏昧似乎成了潛意識中的 不二選擇。


蘇軾喜把茉莉比喻成「暗麝」,這與茉莉在中國小家碧玉般的形象大不相同,倒與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斯演繹的歌劇《圖蘭朵》的風格有幾分相似。《圖蘭朵》是普契尼在去世前未完成的東方風格歌劇,從現在全球快速融合的視野來看,倒有種超前的合理性。其中有幾處採用了當時蘇北的民歌《鮮花調》中的部分旋律。

清乾隆年間,茉莉花的栽植漸漸移向了江南。勞動之餘衍生了採摘茉莉花時哼唱的「鮮花調」,隨後逐漸衍發出了民歌《茉莉花》。這蘇北民間巷弄中酥軟、婉轉的民歌從何時開始跑到了普契尼的歌劇中呢?這還得從中英外交史上第一次失敗的會晤說起。



1792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自己博學多才的表兄馬戛爾尼勛爵以慶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為名,率領使館出使中國。其使團的財務總管—也是馬戛爾尼的私人秘書約翰·巴羅,和使團的另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在此次出訪路途中,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當時的使團成員在回國後,多數都對此次出使做了詳細記錄。惠特納按照西方樂譜的方式,為《茉莉花》配上了歐洲風格的序曲跟伴奏。而約翰·巴羅則在其《中國旅行記》中用五線譜為聽到的《茉莉花》打了譜,並為了保證所聽唱調的精準性,特別使用了羅馬拼音跟英文將歌詞翻譯出來,以便於記錄下原汁原味的民歌風情。雖然這次出使任務成了中英外交史上的敗筆。但蘇北民歌茉莉花,就這樣被英國使團帶到回了歐洲。



《中國旅行記》中記錄乾隆年間《茉莉花》的曲譜


百年以後,義大利歌劇家普契尼正著手創作歌劇《圖蘭朵》,劇中用什麼音樂去營造東方特有的神秘感,讓普契尼傷透了腦筋。他用數年尋找,卻沒有絲毫的靈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義大利駐華使館工作的朋友聚會時,聽到了八音盒中播放的《茉莉花》的旋律,當時就極為興奮的把八音盒帶到家中反覆聆聽,最終把這悠揚古雅的小調用在了歌劇《圖蘭朵》中。


茉莉花茶到底是什麼氣質?在我的感官世界中,它總是有著卡拉斯演繹的《圖蘭朵》中東方式的艷冷。有很多人說《圖蘭朵》是普契尼臆想中的東方,實則不然,想來盛唐時期大唐的包容與開放,讓茉莉——這種波斯人通過古老的商道帶到中國,氣味奔放的花卉在中國的土地上得以繁盛。與中國傳統審美意味中,梅的清冷、蘭的幽遠、竹的青逸、菊的苦寒都截然不同。茉莉開放的時候總是暑熱正盛,她帶著整個夏天的陽光能量,與茶這種微寒低調的飲品結合,只要把控得當,杯中的幽香總能恰到好處的平衡茶的清甜,毫不喧賓奪主。


當然,聽到許多人在說起茉莉花茶的時候嗤之以鼻。大概因為茉莉花茶親民的價格,讓人忽略了她盛夏中如雪般美麗的存在,這誤解幾乎都產生於近代。宋代詩人江奎在《茉莉》一詩中寫道:「他年若我修花史,列做人間第一香。」江奎倒沒有說錯,在調香師的世界,茉莉被稱作為香料之王,是調香中不可缺少的香料。茉莉的萃取也充滿了挑戰,八百萬朵茉莉花才能萃取出一千克茉莉精油。因此在精油專櫃中,茉莉精油的價格總最昂貴的。


公元一世紀前,波斯貴族用茉莉精油來為宴會熏香。而在我國隨著唐代,茉莉被達官貴族所喜愛而被大量繁殖。到了宋代栽植逐漸普遍,大戶人家過夏天會擺滿一庭院的茉莉來度夏驅暑。被拿來窨花茶也是從宋代開始逐漸進入民間的。南宋詞人周密居住在浙江湖州時曾記錄道:「茉莉,嶺表所產,古今詠者不甚多。……此花四月開,直至桂花時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而施岳的詞《步月—茉莉》也記錄了當時用茉莉花窨茶的事實,施岳是宋理宗嘉熙四年前後的人,由此大致可推斷那時候我國已經有了茉莉花茶。



只是宋代的茶製作工藝還是蒸青的餅茶,民間也有些散茶的形式,但並不能用我們現在飲茶的視角去看宋代的花茶工藝。如南宋的《調變類編》中記載「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花多則太香,花少則欠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用瓷罐,一層花,一層茶,投間至滿,紙箬扎固入鍋,隔罐湯煮,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 從文中能看到,當時的茶與花是3:1的比例,放在瓷罐中隔水加熱,茉莉花在罐子中由高溫蒸薰散發茉莉精油,被茶吸收。等做好後,取出用紙包裹,後放在火上焙乾,這與當時餅茶的乾燥方式一致。


明以後,茶葉的形態發生了改變,團茶廢除,散茶開始流行,炒青綠茶逐漸取代了蒸青綠茶。不同的乾燥方式讓茶味不同,窨制的方法也因此做了調整。《茶譜》中記載:「當花盛開時,以紙糊竹籠兩隔。上層置茶,下層置花,宜密封裹,經宿開換舊花。如此數日,其茶自由香味可愛。」 這種方式我也嘗試過,若不理會現在所謂的茉莉花非遺傳承製作僵化、有點類似表演的流程。只是把篩孔大些的竹篾,用福建特產的竹紙糊起來,把花與茶隔開置放在大的竹筐中,用布封裹嚴實,隔天輕鬆地倒掉舊花換新花。這樣窨制的茉莉花茶不但不會香氣濃烈撲鼻,而且能使花香恰到好處的與茶香結合。只是這樣做需要製作的時間更久,在清朝開始這種費時的製作方式就逐漸消弭了。而那種直接倒花進茶里,攪拌在一起的形式,可以一次性製作更多的茶,逐漸延習了下來。

當然,即使採用明代的窨制方法,也會讓人覺得花香濃烈的話。《群芳譜》中的方法也不妨嘗試:「每晚採花,取井花水半杯,用物架花上,離水一、二分,厚紙密封,次日花即可簪,以水點茶,清香撲鼻,甚妙。」 這方法尤其適合庭院里有幾株茉莉花的人家。夏日的傍晚,炎熱褪去少許,摘上一捧茉莉回來按照這方法窨一些茉莉花水,次日找些春天特留下來上好的綠茶來,用窨好不加溫的茉莉花礦泉水來慢慢浸泡綠茶,三分鐘後就能喝到鮮甜芬芳的茉莉花茶了。


茉莉與茶,總有各種方式可以得其香韻,本來就不必拘泥。甚至某些人生寂寞艱難的時刻,總是要安靜地浸上一杯上好的茉莉花茶,提醒自己這世間的人多愛錦上添花,又有多少能夠雪中送炭?要平靜的做一塊好錦,就像那茶里的茉莉一樣,平衡著茶的清芳跟生活的淡泊,有什麼不好呢?


暗麝侵階倩晚風,夜簪雲鬢雪為從。一杯花茶過後,是淡然芬芳無夢的夏夜吧。


戊戌年盛夏於桐木掃葉山房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一鍵下單解讀宋朝那些人和事兒」組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誰不是謹小慎微地渴望活著?
你是否在吃偽裝的傳統食品?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