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婆娑飛舞鳳 宛轉起蟠龍

婆娑飛舞鳳 宛轉起蟠龍

唐代韓愈在《送高閑上人序》中專門談及了同處唐代的大書家張旭的草書書寫狀態,其敬服之心溢於言表,他是這樣說的,「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後世紛紛將此言作為草書可直抒胸臆的定評。誠然,在人們看來,中規中矩的唐楷自不待言,即便是有較大自由度的魏碑,在書寫過程中所受到的制約性是不能與草書同日而語的。

關於草書的形成緣起,漢代的趙壹對於當時盛行的草書多有質疑,遂寫出名為《非草書》一文,成為我國最早出現的書法批評文獻之一。姑且不論趙壹寫此文的動機如何,其中卻透露出草書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指,非聖人之業也。但貴刪難省煩,損復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故其贊曰:「臨事從宜。」就是這樣一個原本於易為易知目的而出現的書寫樣式,到了有心的書法家手中卻成為了一個最能「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的絕佳載體。於是,圍繞於此,歷代書家們各顯其能,無所不用其極,書壇因此而愈加燦爛,書家因此而更可抒懷,甚至也給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們搭建了借品評書作之機施展其創構美文美句才能的絕好平台。

對於初涉書藝,一時難以窺伺其中奧妙的人們來說,不妨細細品讀一下南北朝蕭衍是如何於此間展開審美想像與聯想的,他以充滿想像而細膩的筆調將草書之美描述的是那樣的淋漓盡致那樣的美輪美奐。在他的筆下,草書所呈現給我們的樣相是這樣的:

「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緩則雅行,急則鵲厲,抽如雉啄,點如兔擲。乍駐乍引,任意所為。或粗或細,隨態運奇,雲集水散,風回電馳。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葡之蔓延,女蘿之繁縈,澤蛟之相絞,山熊之對爭。若舉翅而不飛,欲走而還停,狀雲山之有玄玉,河漢之有列星。厥體難窮,其類多容,炯娜如削弱柳,聳拔如裊長松;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縱橫如結,聯綿如繩,流離似綉,磊落如陵,暐暐曄曄,弈弈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顛,斜而復正,斷而還連。若白水之游群魚,藂林之掛騰猿;狀眾獸之逸原陸,飛鳥之戲晴天;象烏雲之罩恆岳,紫霧之出衡山。巉岩若嶺,脈脈如泉,文不謝于波瀾,義不愧於深淵。傳志意於君子,報款曲於人間,蓋略言其梗概,未足稱其要妙焉。」

不妨想像一下,當我們一邊抑揚頓挫地吟詠這如上的美篇,一邊觀賞古典法書,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草書是一個大概念,如果細分,按時間發展順序,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今草,按用筆及結字方式的連綿程度區分,又可分為小草、大草(狂草)。總之,若從形體變化和自由呈現度而言,草書無意是諸多書體中最便捷也最能抒發作者情感的書體。

唐代孫過庭的《書譜》可謂小草中的經典之作,但見那利落洒脫的筆線組成自然多變的形體,或輕或重或聚或散,其靈動飛揚的形態烘托出激蕩洒脫神采。如果沒有接受過草書辨識專門訓練,或許我們無法判讀其間大多數的字形究所指究竟為何,但是,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透過這眾多點線組合群所構成的形態,能否感到一種「或重若崩雲,或輕若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群星之列河漢」(孫過庭《書譜》語句)的意象氛圍。作為書法審美的初始階段,若能獲得如此的審美感受,則可稱距離深入書法堂奧為期不遠了。

孫過庭《書譜》(局部)

宋代黃庭堅(1045-1105)的《李白憶舊遊詩》則不僅是歷代大草中的扛鼎之作,也是黃庭堅晚年的巔峰之作。在這裡我們分明可以看到孫過庭小草那種字間行間的區隔已經被徹底衝破,筆畫間的連綿盤繞也更加複雜多變,直可謂「滿紙雲煙」。與他同為宋代人的施宜生對此間的解讀無疑對我們加深理解黃氏草書大有裨益。在施宜生眼中那不斷呈現在眼前的鸞舞蛇驚之狀、絕岸頹峰之勢絕非黃庭堅的恣意而為,而恰恰是「行行當行止當止,錯亂中間有條理。意溢毫搖手不知,心自書空不書紙。」的結果。由此論也可見書法之所以被中外有識者奉為東方藝術之最高聖殿,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正是在於這種身心一體的表現狀態。

黃庭堅《李白憶舊遊》(局部)

所謂「章草」是在漢代從隸書簡便快捷書寫方式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正所謂前人以為法,後人以為律。正是當時應一時之需的書寫方法,幾經錘鍊,終於演進成一種獨特的書體。被認為是隋代或唐代人所書寫的《出師頌》可以認為是章草的經典之作。那規整而富於變化,蒼勁而不乏厚潤的體式與線質,讓我們再次品味到所謂的「古樸典雅」究竟是什麼。

隋人《出師頌》(局部)

草書發展到明清之際,又掀起了一個高潮,並由此帶來了審美上一次具有革命性的變革,後世人們稱此時期的書法現象為「明清調」。其總體傾向就是在審美傾向上大膽突破了以往強調的中和之美,以激越跳蕩縱橫飛動為其特色。其代表人物為張瑞圖(1570-1641)、黃道周(1585-1646)、王鐸(1592-1652)、倪元璐(1593-1644)、傅山(1607-1684)。而當下「明清調」的審美樣式得到社會的推崇,恐怕可以從競爭激烈人心思變與不拘一格不畏先賢的社會心理變化中找到原因吧。

喻建十,1959年生,字九可。斎號不動容斎、小易簡樓。

1985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専業,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學,1996年畢業於日本大阪教育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2003年底回國。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美術専業類教學指導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喻建十《我不如陶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十聊書畫 的精彩文章:

TAG:建十聊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