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不力 科學屢屢敗給迷信
傳播不力 科學屢屢敗給迷信
科學精神論場
耳邊經常能聽到一些貌似科學的知識,比如吃轉基因食品致癌、致胎兒畸形,爬樓梯傷膝蓋等等,大眾是非難辨。閱讀《科學是如何敗給迷信的》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們分辨朋友圈中的各種謠言和迷信,還能啟發我們建立起一種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大視角。
作者約翰·伯納姆,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經是美國醫學史學會主席,也是科學傳播史的專家。研究領域包括美國醫學史、科學史和社會史,出版了十餘本科學史著作。本書中他梳理了最近200多年來,衛生、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知識在美國走向普及的整個歷史,深入剖析了科學知識在傳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中提煉出了科學知識普及的基本傳播模式。
本書中,伯納姆提出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結論——「科學已經敗給了迷信」。因為相比科學知識傳播的效果,迷信的傳播風頭更勁,甚至常常超越了對科學的信仰。面對迷信的泛濫,作者敏銳地指出,科學之所以敗給迷信,就是因為科學知識的傳播出現了問題。
雖然伯納姆的討論是圍繞著美國19和20世紀的歷史所展開的,他的思路也可以延用至21世紀的今天,分析各種新媒體在科學知識傳播中的作用。結合作者的見解和對中國科普現狀的分析,科學敗給迷信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科普過程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傳播、普及、稀釋和碎片化,理性的科學精神不斷被稀釋。在19世紀前期的美國,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階段,迷信得到了有效的壓制。然而,隨著媒體的興起,理性的科學精神不斷被稀釋,大家不斷接受著碎片化的知識,導致了懷疑精神的喪失,這就讓迷信有了生存的空間。
其次,媒體為了追求傳播效應,科學知識的嚴肅性被削弱。為了讓大眾容易聽懂、接受,甚至是博眼球,媒體所宣傳的科學發現可能會被誇大和歪曲,時常看到驚悚的「標題黨」,真正有價值的科學發現往往由於艱澀難以吸引大眾,被媒體冷落甚至排斥。因此,不專業的科學傳播反倒讓科學變成了偽科學。
商業廣告也在迷信的傳播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保健品的例子最為突出,騙取了多少老年人一輩子的血汗錢。種種利益因素的推動下,科學傳播常常敗給了大眾傳媒和消費文化。
第三,科普知識的生產者變得更加稀缺了。在19世紀的美國和歐洲,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他們不僅是科學的傳播者,而且是一種理性文化的代言人。但隨著各個學科的迅速發展,專業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特別是科學工作者追求SCI,科學家群體也蒙上了功利色彩,無暇顧及大眾,越來越遠離了科普舞台,導致科學傳播過程中,科學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
缺乏科學素養的記者在解讀科學知識時,可能張冠李戴、指鹿為馬,無法判斷可靠的信息或者判斷科學事實,或者一味追求點擊率或者聳人聽聞的程度,從而誇大、歪曲某些事實,導致人們不再信任媒體的科學報道。
最後,應試教育讓學生的知識視野變得更狹窄。網路時代已經推動學習由「應試型學習」轉變為「破案式學習」,也就是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但是絕大多數學校教育還沒有轉變過來,其中教師素質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學生們不僅沒有在青少年時代閱讀大量的跨學科書籍,同時,關注多個科學領域的學習興趣也被抹殺了。新聞專業屬文科,遠離科學,科學專業的閱讀量小,中文基礎差,這種過早分科的應試教育,也讓科普記者變得非常稀缺。
在這方面,歐美要大大優於我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訪問位於美國矽谷的奇點大學。生物學教授上課時,旁邊有個漫畫者站在梯子上,根據他講的內容,把很深奧、很「黑科技」的內容畫成了淺顯易懂的漫畫,半天課下來畫了整整幾面牆。我驚嘆這位畫者的科學素養和想像力,也暗暗佩服美國的基礎教育。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顧問Sir Mark Walport說:「沒有傳播,科學就不算是結束。」然而在現實中,媒體和科學界關係疏遠,科學家抱怨記者缺乏科學素養,誇大事實,造成輿論恐慌,媒體人哀嘆科學家不說「人話」,缺乏同理心,甚至是賣弄學問。
媒體需要科學家在事實的基礎上提供專業的判斷,而科學也需要通過媒體進行傳播與發聲。「科學界有義務支持媒體,同時承認雙方的獨立性。」這是國際科聯的宣言,也代表了科學與媒體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持的關係。或許,我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科學記者」這個職業的消失,對社會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在很多尖銳的科學問題上,比如轉基因,科學家是長期失聲的。要改變現狀,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科學工作者們不能拒絕媒體,而是要去創作同時具有科學性和傳播性的科學作品。比如說美國的航空航天局NASA,就非常善於利用社交網路傳播真正的科學知識。每次有了重大的天文學發現,在新聞發布會之前,他們會在社交媒體上進行預熱,勾起大家的興趣,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他們的發布會。也就是說,想要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科學家們也要服從傳播學的規律,才能讓科學打敗迷信。
社交媒體的興起有利於科普的推廣,但若缺乏有科學素養、社會責任的傳播者,也會為迷信的傳播注入新的動力。今天,傳統媒體,比如廣告的作用已經慢慢減小,而社交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大。今天每個人都可建立自媒體,社交網路上文章內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無法完全得到保證。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媒體上,如果一個人喜歡各種偽科學的信息,通過社交網路上的信息推薦機制,他可能接觸到更多傳播謠言的賬號,反覆強化他對謠言和迷信的認知。
如今,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已經不僅是做幾個科普講座、寫幾篇科普文章那麼簡單了,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如何讓科學的聲音不被繁亂的噪音、謠言所淹沒,是科學傳播中面臨的最大問題。科學傳播工作需要政府、科學家、媒體的配合,打破「科學界失聲定律」,才能真正喚醒社會崇尚科學的熱情,迎來科學的春天。
(作者系華大基因集團執行副總裁,原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廣東這些村民致富靠的是什麼?
※「魔鬼周」到底苦不苦,看看特戰隊員怎麼說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