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題金山寺》,一首迴文詩,情系金山寺

蘇軾《題金山寺》,一首迴文詩,情系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題金山寺》

這是蘇軾寫的一首迴文詩。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迴文詩讀來迴環往複,綿延無盡,給人以蕩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

宋神宗熙寧初年,蘇軾由於寫了《上神宗皇帝書》、《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批評新法的文章,受到誣陷,不安於在京任職,乃自請外放。於是被任命為杭州通判。這首詩即是他在熙寧四年(1070)赴任時經過鎮江金山寺所作。

蘇軾慕金山寺之名,蕩舟於明月之中,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漁火點點,漁歌互答的美景,禁不住醉意微盪,曠怡愉悅,滿腹詩情油然而起。金山寺雄峙於長江之濱,歷來為遊覽勝地。他略加沉吟,一首《題金山寺》的迴文七律便躍然紙上。

說到金山寺,令人首先想到就是《白蛇傳》的水漫金山。沒錯,蘇軾游的金山寺就是此處。金山寺位於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北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金山寺為禪宗之正宗,中國所有的寺廟山門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鎮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極樂世界。

關於金山寺的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也和蘇軾有關。相傳妙高峰平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高僧佛印鑿岩建造的,離地約有30米,上面有閣。蘇軾曾多次遊歷金山,與佛印、寶覺、圓通等法師交往甚密。元豐八年(1085)中秋,蘇軾攜友重遊金山,江濤滾滾,月色如畫,蘇軾興起,歌詠起熙寧九年(1076)在密州所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歌罷起舞,曰「此便是神仙矣」。

蘇軾曾多次游金山寺,並寫過很多與金山有關的詩詞之作。他最後一次游金山寺是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正值遇赦於儋州北返之時。在寺中,蘇軾看到當年好友李公麟為自己畫的一幅畫像。畫中的他端坐在岩上,一條藤杖斜橫膝上,頭上戴著當年轟動一時的「子瞻帽」,雙目明朗,神態安詳。

蘇軾望著這幅畫像,之前的光輝歲月以及死裡逃生、萬里北返的貶謫生涯,於眼前一一浮現。他百感交集,在畫像旁邊提筆留字,為自己坎坷飄零的一生寫下總結: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自題金山畫像》

此時的蘇軾已年逾花甲,病痛纏身,已然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回首自己的一生,幾起幾落,失意坎坷,縱然有忠義填骨髓的浩瀚之氣,也不得不化為壯志未酬的長長嘆息。

兩個月後,蘇軾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六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南鄉子·集句》,豆蔻花梢二月初
蘇軾《南鄉子·自述》,心若自在,情願佔得一味愚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