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為什麼「讓他三尺又何妨」能流傳至今,原來是這意思!

為什麼「讓他三尺又何妨」能流傳至今,原來是這意思!

—回復『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山亭自樂

巫娜

00:00/04:14

詩詞君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這裡的「留一步與人行」指的就是適當的讓步。

讓步,並不是退卻,也不是一味的妥協,而是一種尊重,一種胸懷,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涵養。

懂得適時的讓步,是一種巧妙的智慧、沉穩的成熟。

- 01 -

讓他三尺又何妨,

智慧的人懂的讓步

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在桐城老家宅院與鄰居吳家的宅院間有一條小巷,後來吳家修房砌牆想占,兩家人因此發生了爭執。

張英的家人給他寫信,試圖倚仗他的權勢壓倒對方。

張英看完信,給家裡回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讀罷,知曉含義,主動讓出了三尺地界。

鄰居被張家的舉動感動,也讓出了三尺。就這樣,「六尺巷」成為千古佳話。

張英當時身居高位,卻不想以權壓人,而是選擇用飽含善意的讓步去維護彼此間的關係。

與《六尺巷》的典故有很多,宋朝福州的孝義巷蔡趙兩家,還有安陽仁義巷郭朴(郭東野)讓牆。

而之所以能保持「和」這樣一種雙方互惠的微妙狀態,需要的就是主動讓步的心態。

中華民族文化向來提倡「以善為本,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

真正有涵養的人,不在於爭強爭勝,而在於懂得寬容與讓步,化干戈為玉帛。

- 02 -


幸福的家庭,

懂得讓步和包容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網上有一個小故事,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著妻子。

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麼還讓著我。」

丈夫說:「因為我怕吵贏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夫妻相處總會有分歧,一定要爭個對錯。殊不知,贏得了結果卻輸了感情,自己也落個不愉快。

讓步不是軟弱,而是收穫幸福的契機,是一種拋棄了小聰明的大智慧。

懂得讓步的人,總是讓人舒適溫暖,如聞清新脫俗之幽蘭,如見晨光熹微中青山。

- 03 -

大度大氣的人,

懂得讓步

《菜根譚》中有句話,「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管鮑之交的典故足以證明。

管鮑二人年輕時曾一起經商,分錢的時候,管仲總是多拿一點,但鮑叔牙「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管仲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事,結果總是適得其反,但鮑叔牙「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不僅如此,鮑叔牙還極力勸阻齊桓公打消殺死管仲的念頭,並且封曾經射殺過齊桓公的管仲為相。

管仲因此曾由衷地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鮑之交歷來被人們奉為交友的典範。的確,如鮑叔牙這樣懂得讓步的人,才是最可交的朋友。

今天你讓別人了一步,明天他會記得你的人情,還多交了一個好友。

生活中遇到事情總要讓一步才算是最高明,因為讓一步就是為日後進一步的根本。

而待人接物寬厚一些實際上是福澤,因為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人生路途,荊棘遍布;家人相處,摩擦不斷;朋友相處,想法不一。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懂得適時的讓步,生命里就會多一份韌性、一份張力和一份成熟。

懂得適時的不爭,也許會感悟到人生里的諸多智慧地選擇。

正如南懷瑾所說,「生命,只在被慾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讓他三尺又何妨。

互相讓步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互相讓步的夫妻一定會千年共枕,互相讓步的朋友一定會百年同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天地 的精彩文章:

父親代表著什麼,你知道嗎?
一個人如何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看這一點!

TAG:詩詞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