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進常青藤了,為什麼不用它的名氣?」|名校光環背後的答案
作為一個不在IvyLeague的藤外人,我想我一個人沒法斷言任何常青藤教育的價值。更不能評價藤校教育的光環到底是好是壞。
我想沒有人比藤校學子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我回想起我看到一篇文采極佳的文章,作者Paige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作為常青藤名校達特茅斯學子的Paige身上所吸引我的絕不僅僅是一份耀眼的個人履歷,更是她向內地自我思考。常青藤的名聲,對她來說,孰是孰非,究竟是與她本我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Paige曾經在她的公眾號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有很多孩子也沒有想好是要一頭扎進大企業,還是奮不顧身投入公益,潛心學術或者奉獻社會義工。因為我相信,這些個選擇沒有孰輕孰重,孰高貴孰庸俗。這都是我們成長,讓自己生命變得有意義的方法。」
「沒有孰輕孰重,孰高貴孰庸俗」
這也是我在我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人類學學習後,最有同感的一句話。為什麼corporate recruiting就霎時間萬千寵愛成了無數留學生爭搶渡過的獨木橋,為什麼義工和學術又似乎成了逼格鄙視鏈的最高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純粹?選擇corporate recruiting為什麼就代表了沒理想沒情懷?創業背後究竟是運氣,人脈,還是被宣傳的「夢想」?
「學校有走corporate recruiting的,也有走學術讀博的,更有每天在樹林里伐木的。但是更多的是在幾者之間遊離,難以用一個標籤落下定義的,也在和非常青藤一樣迷茫思索探究自己青春的孩子。」 Paige的話其實著實也讓我愣了片刻。在一個學術氛圍極強的文理學院中的我,時不時在和常青藤同學的交流中不自覺地給他們打上了職業化的標籤。我以為那些名校學子因為常青藤的光環肯定要短時間內出人頭地,做出一番事業。
在我原本的構想中,他們似乎成了為光環綁架的可憐人,迷失了本來青春的夢想。「你看看那個哈佛女孩劉亦婷,也不還是最後去干金融了嘛?」
我有時候也會懷疑道難道常青藤真的培養了所謂的「優秀的綿羊」嗎?本來應該最精英的教育難道只是為了培養社會的有錢人嗎?
常青藤的名氣到底給他們帶來了什麼?
Paige解答了我的疑惑。為什麼進了常青藤就會有這麼兩極的評價呢?一邊有來自家人朋友的羨慕自豪,一邊也有輿論口誅筆伐。其實標籤化和異化常青藤名校光環是「罪魁禍首」。
不得不說,「常青藤」這三個字放出來就有足夠的影響力,不管這類標籤化的刻板印象中有多少的以偏概全,常青藤學生們還是可以在最快時間內收穫別人的肯可。這是對常青藤吹捧的原因,也是常青藤名氣被詬病的由來。
因為名氣,所以優秀。因為名氣,所以被黑「只有名頭」。常青藤的名氣看起來是簡單地「膚淺又表象的」。
「這樣的名氣所以是雙面的。所做所為一切都會被放大。」 的確,在我們議論劉亦婷和哈佛的時候,黑土麥田創始人也因為自己的堅持和耶魯的名氣打了一個漂亮的回馬槍。所以名氣本身並沒有錯對,「被黑"以及「被議論」體現的恰恰是其影響力之大,潛力之強。
「我對常青藤的名氣是很正視的一個態度,多多少少這個是大多數申請者會考慮的一個因素。所以我沒有必要避開不講它,我很感恩也很幸運。但是這又有什麼錯呢?「Paige和我坦誠布公道。「應該想的是這個給我會帶來什麼,我會怎樣反應,以及我可以做出的影響。」
就像文理學院會有「liberal arts, 理想主義」的標籤,非傳統學校會有「創新,別具一格」的標籤,常青藤的標籤,無論是被討論的「精英主義」還是「職業化」。而處在其中的人,但是對於Paige來說,這僅僅是她身上被外界貼上的眾多標籤中的一個,也許符合也許八竿子打不著,但是絕對談不上多麼獨一無二或者不可觸碰。
從藤校畢業後能做什麼?
「我既然都進常青藤了,以後為什麼不用它的名氣呢?」Paige對我道,「既然這麼多人黑我們只有名氣,那這名氣不用白不用了。」
「那用來幹嘛呢?」我問道。
「影響力可以做很大的事情。我和朋友現在在搞一個留守兒童的ngo,有其它常青藤和高校的,如果真的到了需要拉贊助那一步,我們絕對不會藏著掖著,會利用這個big name。」Paige認真地回答道。「因為就有很多人關注到我們,無論是可以一起參加的學生還是被名頭吸引過來的投資者。那一起我們也就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我感嘆道「你真的打破了我對藤校的一些成見」。
Paige輕鬆道:「別! 打破成見後你就會對我有所期望。我並沒有多不同,我現在也在正在找公司實習。但是我看清楚的是,未來路很長,現在大家說的「常青藤所以目標學校」或者「常青藤畢業去金融」只是幾十年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步。
況且每人有自己的家庭狀況以及幾十年的規劃,所以有沒有為這個社會貢獻以及常青藤教育的價值還值得更長遠地商討。看到太多學長學姐公司兩三年後去創業, 搞公益,ngo.. 沒有前面兩年的沉澱和人脈也沒有後面的厚積薄發」。
「是啊,好與不好,有無夢想,是否世俗,確實沒有這麼非黑即白」我回復道。
真正地在中和這兩種看似水火不容的人生道路,才是真正地放眼未來。
常青藤之後的路從來都不止一條
在職業和公益的「對抗」中,Paige在用她常青藤的光環尋找自己的答案。我更加佩服她的是她對學歷光環的冷靜地分析和思考。「沒有熟高貴熟庸俗」,光環就只是個中性的物體,只在看擁有的人怎麼使用。而身在達特茅斯光環下的Paige選擇讓藤校光環為自己的職業規劃所用,也為自己的一份對公益的熱忱而服務。
哈佛女孩或許是在畢業後選擇了「世俗」的金融工作,但是現在也在慈善行業中積極活躍著。達特茅斯的Paige在暑假找到了一份名企的重要實習,但是她依舊筆耕不輟在她的公眾號里幫平凡人傳遞不平凡的聲音。她的《南山人物》收穫上千瀏覽,直接為一個堅強的長沙姑娘發聲。
或許她也和很多人一樣,曾經對自己的藤校選擇存有顧慮,也或許在光環下停下腳步不知夢在何方。但是Paige用她的公眾號和文字無時無刻都不在告訴世界,和我,常青藤教育帶給她的確是光環。而她,正要用這束光芒照亮自己的未來,用這束光給更多人帶來希望。
「我的夢想可以成為一個在現實主義泥土裡的理想主義的花,我可以給世界創造價值,讓自己活得瀟洒。」
褪去耀眼的外衣,常青藤教育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四年之後學生們又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當我們試圖一言以蔽之時,就陷入了個體差異的死胡同。接觸了數以千計的留學生和無數在擇校中糾結的留學生家庭,我一直不敢給他們任何一個關於常青藤的準確答案。
但是這次我和Paige討論的正是常青藤的價值,世界級名校光芒後的珍貴。當留學媒體和留學社群對常青藤展現出極為兩極分化的評價時,我和Paige想打破偏見和成見看到常青藤名校光環背後的優質教育。
我們相信優秀的教育不會限制於名氣和課堂大小。因為它只會讓你更加有探索世界、探索自己的渴望。常青藤就如Paige告訴我的那樣,它不會決定的你的職業你的一生。但是它會用這四年告訴你,你可以有未來的無限可能。
本文來源:Panopath過來人 ,ID:Panopath_liuxue
※5萬美金就能在美國買一套房子的14個地方
※2018全美宜居城市 top30
TAG:海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