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給朱元璋講故事:盤剝過甚導致猴子逃亡 最後那養猴的也餓死了
原標題: 劉伯溫給朱元璋講故事:盤剝過甚導致猴子逃亡 最後那養猴的也餓死了
大明開國元勛、誠意伯劉基劉伯溫當然不會算卦,因為在投奔朱元璋之前,他是元朝江浙儒副提舉兼行省考試官。從小學習春秋經和程朱理學的劉伯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儒,而大儒是「不語怪力亂神」的。誰要當面說劉伯溫會算卦,估計是要挨耳光的。雖然劉伯溫不可能會算卦,但並不影響他講鬼故事,而劉伯溫講鬼故事的初衷,是借鬼喻人,講的實際是預言。除了講鬼故事,他還講猴子的故事,這些故事會彙編成了一本書,取名叫做《郁離子》,這本書曾經獻給朱元璋。估計在劉伯溫獻書給朱元璋的時候,旁人也會替他捏著一把冷汗:有人給楚霸王項羽講猴子的故事,結果被扔進大鍋里煮了,劉伯溫給朱元璋講猴子的故事,結果又會如何?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看這兩個「猴子故事」。
給楚霸王項羽講猴子故事的那個人叫啥,但是留下那個成語大家都耳熟能詳:「沐猴而冠」 。當然,這個「沐猴」不是洗了澡的猴子,《說文》注釋得很明白:「禺,母猴屬,頭似鬼。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亦曰沐猴。」《山海經》則說:「禺似獼猴而長,赤目長尾。」把性格暴烈的楚霸王項羽比作「母猴」或「獼猴」,不下湯鍋才怪呢。
那麼同樣性格暴烈殺伐果斷的明太祖朱元璋聽了這個「猴子故事」之後作何反應呢?他擊節讚歎感同身受,並且高興地說:「這是上天派你們(還包括宋濂、章溢、葉琛)來幫我成就大業的。」
為什麼楚霸王項羽講猴子故事下湯鍋,而劉伯溫給朱元璋講猴子故事卻大受讚賞呢?還是看故事吧,這個故事概括起來就是對猴子盤剝過甚猴子逃亡,養猴的餓死了。
話說有一個人靠養猴子(古代稱獼猴為狙)為生,人們都管他叫狙公。這個狙公每天的任務就是讓一隻老猴子帶著全部大猴子中猴子小猴子進山採集水果堅果,然後他收取十分之一(看來還不算太高),但是有時候猴子們採的還不夠填飽自己的肚子,收不到「賦稅」的狙公就拿起鞭子一頓亂抽,把猴子們打得吱吱怪叫而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一個小猴子提出了疑問:「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種的嗎?」眾猴子回答:「那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我們去采天生的果實,還得經過那老頭子同意嗎?」眾猴子回答:「當然不用,野生的東西誰採到就是誰的。」小猴子這時候揭破了謎底:「既然咱們一點也用不著那老頭子,憑啥白給他幹活?」眾猴子恍然大悟,晚上趁著狙公睡著的時候,把以前交的「賦稅(果實)」全部打包帶走,到山裡逍遙快活去了。而那個失去了剝削對象的狙公,就這麼餓死了。
其實劉伯溫講的這個關於猴子的故事,就是鼓勵人們反抗元朝暴政——統治者只會盤剝百姓,百姓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逃進深山,另一個就是揭竿而起。
這時候有人就提出疑問了:朱元璋不也是「收賦稅的狙公」嗎?他聽了這故事之後怎麼沒有勃然大怒?其實原因很簡單:劉伯溫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是被排擠打壓的元朝官員,朱元璋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還不是收稅的狙公,而是正在跟收稅陣營苦戰,此前他一直是被收稅的猴子。所以劉伯溫講的這個故事正好引起了他的共鳴,所以不但沒有把劉伯溫下湯鍋,反而委以重任——事實上朱元璋開始當狙公的時候,對猴子們也很好,而他的繼任者,那就只能呵呵了。
筆者講述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想說有人給項羽講猴子的故事下了湯鍋,而劉基給朱元璋講猴子的故事卻安然無恙(當時),絕對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道理:說話要會選擇時機。絕對沒有別的意思,絕對沒有,如果讀者諸君想到了別的什麼,那是您的事兒……
※三國時期是南人為相北人為將?曹操和諸葛亮都反對:看看大家籍貫
※李隆基寫了兩個候選宰相名字扣在碗底下考李亨:猜對了獎勵一杯酒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