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歲男童多器官衰竭死亡,全因這幾種名字的葯,你家孩子可能還在吃!

3歲男童多器官衰竭死亡,全因這幾種名字的葯,你家孩子可能還在吃!

孩子感冒了,總有「有經驗」的好心人勸你給孩子吃點「抗生素壓一壓」;孩子咽喉腫痛,又有好心人出主意「吃點消炎藥就好了」。

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家長都有這麼一個觀念:「消炎藥」就是抗生素,發炎了就使用「消炎藥」也就是抗生素,並認為抗生素可以治療所有炎症。

真的是這樣嗎???

小編今天在這裡統一回復:不是!絕對不是!真的真的真的不是這樣!

消炎藥,它是指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藥物,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使炎症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令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

消炎藥分類固醇類消炎藥(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等)。

而抗生素並不是直接針對炎症來發揮作用的,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細菌或真菌,它會殺死機體內一切微生物。

之所以那麼多好心人會建議使用抗生素,是因為抗生素效果的確快。但是,自行使用抗生素完全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危險行為。

除了與消炎藥混淆,這幾種常見的抗生素誤區也是「深入人心」:

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

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每種抗生素優劣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選擇。有的老葯藥效比較穩定,不良反應比較明確;新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抗生素髮生了耐葯。如果老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抗生素。

使用種類越多越有效

一般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聯合用藥會增加不合理用藥因素,這樣容易降低療效。為避免耐葯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能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習慣在藥店買感冒藥的同時加抗生素使用,實際上是濫用。

普通感冒的病原體有200多種,全都是病毒,有0.5%~2%的普通感冒可能繼發細菌感染。繼發細菌感染,才須遵醫囑服用抗生素,不分病症直接用抗生素不僅對治療無益,還得額外擔負抗生素的副作用風險。

頻繁更換抗生素

頻繁更換藥物,不僅傷身而且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

此外,給葯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會影響療效。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購買抗生素比購買槍支還要嚴格。

也許真的不是每個爸爸媽媽都了解抗生素以及濫用抗生素到底會帶來什麼危害。

說了這麼多,到底抗生素具體是個什麼概念?

抗生素一般是指細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能夠殺死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類物質及其衍生物,用於治療敏感微生物(常為細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簡言之,抗生素能殺死你體內的致病菌,同時也會殺死人體內的益生菌,它是柄雙刃劍,請在醫生的醫囑下合理使用

抗生素是挽救人類危機的一種好葯,二戰時期,正是因為有了抗生素的存在,挽救了很多生命,但前提是合理使用。持續濫用抗生素,會催生出一種可怕的怪物——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是指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病原體,即使用了很多種抗生素,卻也無法把它們殺死。

換言之,感染上了超級細菌,就接近於【無葯可醫】。

為了證明小編不是製造噱頭,散播聳人聽聞的言論。我特地找了些案例新聞

2015年,湖北一個3歲的男寶寶因為腹痛被送進醫院,檢查發現,他感染了一種超級細菌——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

名字很長,也很可怕。

短短三周,小男孩就因為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6年福州的11歲男孩因急性竇炎入院,頭孢、阿莫西林等各種抗生素都起不到作用。

因為過敏濫用抗生素,他也感染上了超級細菌。

你看,孩子的健康安全,哪裡承受得起一個「萬一」?

培養出超級細菌,是最糟糕的危害,但並不是唯一的危害:

濫用抗生素容易損害兒童的身體器官,給未來的健康埋下隱患。

濫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兒童體內正常菌群的破壞,破壞他們的抵抗力,易引起二次感染。

濫用抗生素會引起孩子體內的細菌對抗素產生耐藥性,這是培養超級細菌的一個步驟。

西林、頭孢、黴素、硝唑、沙星,警惕名字中有上面幾個字的藥物,起這些名字的絕大多數藥品都是抗生素,很少有例外。

這些抗生素,必須在醫生的診斷下,按時按劑量服用藥物;自行隨意服用,就是濫用。

抗生素是典型的「六親不認」型殺手,它的宗旨就是所有細菌通通消滅。

一般來說,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時,醫生也往往都會建議使用益生菌配合治療,幫助寶寶腸道菌群儘快恢復。

益生菌是一種給予一定數量、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製劑。

抗生素殺死了致病菌及與之同存的益生菌,對人體的健康來說,後患無窮。應該儘早補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體內微生態屏障。

因為小孩子的腸道和成人的腸道畢竟不同,腸道菌群的特點也不一樣。

那是不是菌種越多越好呢?菌種成分越多孩子就補充得越多?請牢記:貪多嚼不爛!

對於身體來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合才最好。一般來說,兒童使用的益生菌最好不要有除活菌外的添加劑。

很多抗生素都是通過肝臟和腎臟在代謝過程時對肝、腎及腸道產生危害,孩子體內的各種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非常容易遭到抗生素的殘害或潛在傷害,而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功能在腸道中。

可以設想一下,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免疫功能是多麼孱弱。

要想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始終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整潔的生活環境分不開。

藥物、保健品可以為健康出份力,但爸爸媽媽還是要給自家孩子培養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還有適當的運動。

在抗生素濫用的環境下,作為父母,多了解一些關於抗生素的知識,總是沒有錯的。自己的娃自己最疼,為了成為最堅固的一道關卡,哪家父母都不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衛視 的精彩文章:

《中餐廳》7月13日開業啦!第二季海報首發開啟「美味故事」!

TAG:湖南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