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研究敦煌古代工匠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出版
近日,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的著作《敦煌古代工匠研究》出版。該書獲得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書影。文物出版社/供圖
敦煌地區在公元4世紀到14世紀期間開鑿興建了以莫高窟為首的敦煌佛教石窟群(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水俠口、東千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玉門昌馬石窟等)。這些石窟保存了我國古代洞窟八百五十多座,壁畫五萬多平米,彩塑三千多身。它們是世界範圍內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寶庫,同時它們也是了解敦煌古代一千多年間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藝術圖像密碼。這一享譽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離不開歷代無數工匠的畢生付出。敦煌古代工匠生動地闡釋了工匠精神,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他們與當地手工業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與進步有什麼關係?他們又是如何創造出這輝煌的敦煌藝術的呢?《敦煌古代工匠研究》一書就對大家所關注的這一問題進行了的探討。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一書分為兩部分。上篇為研究篇,首先對敦煌工匠的基本情況如行業類別、技術等級等作了介紹,接著從手工業經濟和科學技術兩方面分別進行探討。而本篇的重點是藝術工匠部分,這部分同時結合畫史、畫論等文獻,分為藝術創造和藝術設計兩個專題,前者是對創造敦煌石窟藝術的歷代工匠們各方面的情況加以深入探討,特別是對工匠們營造石窟的情況做了詳細地闡述;後者從藝術設計學的角度認識敦煌藝術與敦煌工匠。本篇還對當代藝術家們關心的「藝術家」與「匠人」的問題專門進行了深入討論。在工匠特色研究部分,分地域、藝術、民族民間三方面,並結合當時當地的社會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最後將敦煌工匠研究納入藝術人類學的軌道,試圖建立敦煌藝術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體系。
下篇為史料篇,全面梳理和展示了與敦煌古代工匠相關的史料,敦煌工匠史料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記載和歌頌「功德主」即洞窟窟主們營造佛窟的碑、銘、贊、記資料中有關於「良工」與「巧匠」的零星描述;佛窟與佛畫中的工匠供養人畫像與題記;官府和寺院的收支賬目中關於工匠的役使和供給記錄。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是一項集藝術史、經濟史和科學技術史為一體的跨學科研究,實際上也是當下流行的交叉學科,即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大門類科學之間發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門類科學內部眾多學科之間發生的內部交叉所形成的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因而有利於有效地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社會問題的研究。具體地說,敦煌工匠以及敦煌的整個歷史文化,即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問題,需要用交叉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深入研究。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將敦煌工匠置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大背景下,就敦煌工匠的特色,行會組織的進步意義及其封建經濟制度的制約等問題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同時通過對敦煌歷代工匠藝術活動、社會地位、生活待遇及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背景的深入考察,闡明敦煌歷代的藝術工匠們都是最偉大的藝術大師!敦煌歷史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敦煌工匠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通過研究敦煌古代工匠,向世人介紹敦煌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們各方面的情況,謳歌幾十代敦煌藝術、敦煌歷史的創造者們的豐功偉績,展示中華民族先民們的創造與奉獻精神,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有益成分,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提供歷史借鑒。
馬德,敦煌研究院研究員。1978年入敦煌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至今,1998年起擔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敦煌研究》雜誌編委、敦煌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特聘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1998年入選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曾任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客員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已出版著作10部,發表論文160篇,代表作有《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古敦煌佛教社會化論略》、《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敘錄》(獲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三等獎、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敦煌遺書資料庫建設」首席專家;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二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5項,主持完成院級科研項目3項。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作者(右)與該書責編(左)在莫高窟前合影。文物出版社/供圖
在後記中,作者回憶自己寫該書時所受到的鼓舞:「研究敦煌工匠,就是面對敦煌工匠。在這樣的境況下,我們無法擺脫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獻身精神。我經常有機會見到國內各地的同行專家學者,我也常有機會到國外和海外考察流散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物,參加敦煌方面的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外的同行們進行學術交流。無論是國內同行還是國外同行,他們都對在敦煌工作的專家們表示了由衷地崇敬。因為他們在敦煌學到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同時,也從敦煌的文物工作者們身上,領略到了敦煌古代工匠的影子,感悟到了敦煌古代工匠的精神。一位美國的教授朋友對我說:『看來,現在研究工匠要比當年做工匠的還是好得多。』是啊,畢竟又過了一千多年,社會發展了,進步了;雖然還是在敦煌,做敦煌,但我們現在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等,是當年的老祖宗們沒有辦法比較的。我們不可能再過敦煌工匠那樣的苦日子,但我們完全可以像敦煌事業的前輩學者那樣,繼承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優秀精神,為完成我們這一代人所擔負的歷史的神聖使命而貢獻畢生的心血和精力。我時時刻刻都在認真地審視自己,準確地把握自己,擔負起我們應該擔負的歷史使命,上對列祖列宗,下對子孫後代,在人類社會創造與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尋找自己的位置,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敦煌古代工匠研究》就是在這樣的歷史使命感的驅使下,由一群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的人共同的成果。1985年底,我從《敦煌研究》編輯部調入敦煌遺書研究所(後更名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施萍婷老師分配我專門從事敦煌遺書中石窟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很自然地就接觸到敦煌古代工匠文獻。在此期間,敦煌研究院里的一批老一輩專家們紛紛加入中國共產黨,我不僅有幸參與他們的討論和表決,更主要的是在討論中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他們事迹感染!從他們身上,我深刻地領悟到了敦煌歷史上那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創造者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遂成為我研究敦煌古代工匠的動力之一。」
他還表示,「實際上,石窟營造也好,敦煌工匠也好,前輩學者都做過不少工作,已經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礎。在此基礎上,我一方面考察和熟悉石窟,一方面閱讀藏經洞文獻,從文獻中找到大量有關石窟歷史的資料,從事石窟與文獻的結合研究。1992年,我考入中山大學,師從姜伯勤教授學習,1993年日本訪學一年,搜集和整理日本學界有關的研究成果;至1995年,在前輩、導師的精心指導和同事、朋友們的熱情幫助下,我完成了博士論文《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並得以正式出版。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從浩如煙海的各類文獻中,一點一滴地搜集關於敦煌古代工匠的資料,對創造了敦煌石窟藝術的歷代工匠們進行專門研究並發表了幾篇相關的論文;1997年底《敦煌工匠史料》出版,研究工作也告一段落。1998年以來,我主要以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數字化為中心工作,同時開展對敦煌石窟周邊遺迹的繼續考察和敦煌佛教社會史的研究。當然對敦煌工匠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沒有放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劉淼
※與改革開放同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智庫論壇開幕
※劉方喜:語言·文化·技術——40年文論的三次轉向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