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代就能做琉璃,為什麼卻不會做玻璃?道理其實很簡單
最新
07-16
中國人做玻璃的歷史,雖說要晚於西亞地區,卻最晚也在西周年間就開始:河南洛陽與陝西寶雞的西周墓葬里,就出土過玻璃珠與玻璃管。春秋戰國年間的各地墓葬里,玻璃製品也更多更豐富,不單有玻璃珠這樣的小物件,還以「模壓」「纏絲」等技術,制出各種玻璃製品的首飾。漢朝的墓葬更出土了玻璃碗與平板玻璃,全是百分百的「中國製造」。
琉璃,是玻璃的古代別名,實際上是同一種物質,也就是熔化成液體狀態後又凝固的二氧化硅。最近有很多人拿「琉璃」來炒作,甚至有鄰居問我,「我家琉璃如意晚上怎麼不發光啊?」我回答說:「用手電筒照一下就會發光。」長長心吧!琉璃就是玻璃。就算是琉璃瓦上的琉璃,也是玻璃質的。
琉璃珠以戰國蜻蜓眼最為難得,無論是西亞流入還是本土製作,都工藝精湛,圖案細膩。由於蜻蜓眼只出現在戰國時期這短短三百年,有關於蜻蜓眼的製作工藝已無處可尋,以至於其工藝已無法復原,令人深感遺憾。
如果說宋元年間的玻璃器皿,還只是宋元瓷器光環下的「配角」,產量還十分有限,那麼明代起的玻璃生產,規模卻是越發壯大。明初博山玻璃作坊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玻璃生產作坊。玻璃制的玉帶玉佩,明初時就是四品以下官員的法定裝飾。花鳥人物造型的玻璃制玉佩,更在明朝百姓家十分風行。
※天龍八部里的喬峰能打贏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嗎?沒想到差別如此大
※《亮劍》平安之戰,楚雲飛5000人打日軍3000人,為何不能做到全殲?道理很簡單
TAG:搞笑平頭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