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說無常經》佛制規矩,度亡必念

《佛說無常經》佛制規矩,度亡必念

前言:

1、佛制:凡為亡人送葬,皆念此經迴向。

2、佛制:凡是下葬、施工動土,砍伐樹木等事,事前念此經三遍,回遮一切不吉,不必占卜、風水。

3、佛制:佛於《無常經》開許配樂譜曲演唱,可以隨情感自由吟詠。除此經外,其它佛經不許隨意配樂、編曲等唱誦。自寫讚頌文等不在此例,然而類似《普賢行願品》《普門品》之類確屬佛經的內容,譜曲歌唱,若依照此經來看,恐怕就不是很妥當了。是否屬於末法亂像,值得商榷。

4、近代律宗大師,弘一法師,曾經作文提倡此經。但是現在人死了,我們還是念彌陀經等,念此經的儀軌傳統。沒有恢復起來。希望後來人努力恢復。其實有需要才有市場,居士護法知道有這回事,要求寺院這麼干,寺院也就幹了。這是護法的重要性。

5、本經內容簡單,但因佛聖言量、以及馬鳴菩薩的提倡,而加持力極大。如能每天黃昏念頌,以至於背誦,善哉。

——此前言為慧庵師父注於《無常經》後。

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靜 奉制 譯

(初啟)

稽首歸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盤安隱處。

大舍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歸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

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者咸到無為岸。

法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歸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沈溺,  咸令出離至菩提。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  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  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  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  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  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  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  獨覺聲聞眾,

尚舍無常身,  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並眷屬,

目觀生死隔,  云何不愁嘆。

是故勸諸人,  諦聽真實法,

共舍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中啟)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庄彩咸歸壞,  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  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  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  恆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龍、葯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後啟)

常求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  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  此時徒嘆恨。

兩目俱飜上,  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  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  短氣喉中干,

死王催伺命,  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  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  任彼繩牽去。

將至琰魔王,  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  黑闇不過痴,

病不越怨家,  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  恆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  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  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  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  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  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  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  智者善應思。

天阿蘇羅葯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恆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佛說無常經 終

附錄兩則佛教詞典中的內容。

1、【三啟經】

(經名)佛說無常經之異名。一卷,唐義凈譯。馬鳴菩薩於經前與經後讚歎三寶之德,論迴向發願,添述意及宣明經意無常之偈頌,開一部為三段,故名為三啟經。佛制使以此經於葬亡時諷詠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禮塔必諷詠此經。寄歸傳四曰:「所誦之經多誦三啟,乃是尊者馬鳴之所集置,初可十頌許取經意讚歎三尊。次述正經,是佛親說,讀誦既了,更陳十餘頌論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云三啟。」毗奈耶雜事四曰:「然有二事作吟詠聲:一謂贊大師德,二謂誦三啟經,余皆不合。」同十八曰:「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並說伽陀為其咒願。」

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2、【無常經(梵Anityata^-su^tra,藏Mi-rtag-pa-n~id-kyimdo)】

一卷。唐·義凈譯。又稱《無常三啟經》或《三啟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敘述老病死難免,依止佛法可益群生,常安樂。末尾附臨終之行儀及葬法等臨終方訣(高麗藏本無此方訣)。本經可能原是某經的一部分,不知何時始被分出,用作葬場讀誦的經典。據《開元釋教錄》卷九所載,大足元年(701)九月二十三日,義凈於東都大福寺譯此經。西藏有斯倫德拉菩提(Surendrabodhi)及耶協提(Ye-s/es sde)譯本。敦煌本也有本經的寫本。

此外,《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三、《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及卷十八、《薩婆多部律攝》卷七、卷九及卷十二、《有部毗奈耶頌》卷中等處,皆有引用或述及本經之文句。又,《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尼衣喪制〉條中,言及苾芻逝世行火葬時,令生者誦《無常經》;卷四〈贊詠之禮〉條亦言於晡後或黃昏時多誦《三啟經》。由此可知,本經於印度相當盛行。由本經可知佛教徒所行葬法的情形,故本經實為研究古印度宗教風俗的珍貴文獻。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鳴禪林 的精彩文章:

TAG:馬鳴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