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媒體都存在對印度的誤解曲解 誤導中國社會對印度的正確認識

國內媒體都存在對印度的誤解曲解 誤導中國社會對印度的正確認識

龍興春:觀察印度切忌盲人摸象

近些年,由於印度魅力型領導人莫迪上台,以《摔跤吧!爸爸》為代表的多部印度電影在中國火爆,中印軍事對峙,以及中印領導人的頻繁會晤等極具新聞價值的因素影響,中國社會對印度的關注空前增加,每天都可以看到傳統媒體與自媒體對印度的大量報道和評論。相較過去中國社會注意力更多聚焦發達國家,增加關注印度這個有13億人口的鄰國,應該說是一件好事。然而,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都存在對印度的誤解和曲解,誤導中國社會對印度的正確認識。

誤把個別當整體。以莫迪2016年11月的「廢鈔令」為例,中國媒體跟印度媒體一樣,較多地報道了反對該政策的意見,特別是很多負面但吸引眼球的新聞,如銀行門口排隊換新鈔的長龍,病人因醫院不接受舊鈔錯過救治而死亡,以及反對黨對「廢鈔令」的嚴厲批判。給人的感覺是民怨沸騰,莫迪即將為其匪夷所思的決策付出政治代價,甚至可能在隨後幾個邦舉行的選舉中失利。那段時間,本人跟印度學者、青年學生和媒體人士保持著密切交流,他們多數認為,「廢鈔令」有缺陷,也有不得已之處,出現一些暫時混亂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看起來,「廢鈔令」在政治上肯定是成功的。相比很多光說不練的政客,「廢鈔令」顯示了莫迪政府改革和反腐敗的決心,塑造了敢想敢幹的形象,並且在打擊腐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多數民眾的肯定。2017年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在多數邦的選舉都獲得了勝利,特別是在人口兩億的北方邦贏得了403席中的325席,為贏得2019年的全國大選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能把反對黨的觀點看成印度的民意。印度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政黨多如牛毛,加上印度人愛辯論、愛發表不同意見的天性,印度政府的任何內外政策都會聽到反對聲音,甚至為反對而反對,經常出現某執政黨下台後反對自己原先大力推行的政策。如對華政策上,不管是印人黨還是國大黨,在野的時候都會指責政府對中國太軟弱。反對意見通過媒體放得很大,如果不加以全面觀察,很容易誤認為是印度的民意。

紙上規定不等於現實。國內有些自媒體在抱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和上學難時,有時喜歡拿印度作為比較,指出印度法律規定了免費義務教育和免費醫療的制度,以及印度醫療水平很高,吸引很多外國人到印度治病。中國教育和醫療的確存在問題,但拿印度作為楷模肯定是選錯了對象。常識告訴我們,好的義務教育和免費醫療的實現都需要物質基礎支撐,而不能只看紙面的規定。在人均收入水平只有中國1/5的印度,免費意味著低質量,少數富人和外國人享有的醫療水準不代表印度整體水平。比對中印義務教育最恰當的指標是文盲率,對比醫療最恰當的指標是人均壽命,而印度的人均壽命是64歲,中國是76歲,中國幾乎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印度的文盲率約30%。

印度學者和媒體不等於印度政府。印度的媒體高度發達,英文報紙的發行量比美國還高,媒體和學者對任何議題都會發表不同觀點,常常有突發奇想。國內有些媒體,特別是自媒體常把印度學者或印度媒體的觀點轉述為「印度」的觀點,讓人誤以為是印度政府的立場。如針對中國民航局要求外國航空公司改正把台灣錯誤標為國家的做法,印度學者提出只有中國承認「一個印度」,印度才會承認一個中國,但這並不是印度政府的立場,印度航空公司網站隨後就把「台灣」改成了「中華台北」。

印裔美國人不能代表印度人。近年來,出現很多印度裔美國人出任著名大公司CEO的現象,但幾乎沒有華人擔任同等職位。因此,有些專家學者和媒體據此認為印度人的管理水平高於中國人,並進一步推論印度經濟的發展前景好於中國。但對比中國和印度的現實,不難發現中國的政府管理、企業管理、社會管理水平都高於印度,最明顯的是印度發生的重大火車事故遠遠多於中國。實際上,印裔美國人CEO多數在美國出生長大或接受教育,代表的是美國的管理水平,而非印度的管理水平。否則,只能說明印度管理水平最高的人都去了美國,中國管理水平最高的人都留在了國內。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的國家,多樣性是這個國家的最大特點。有印度研究的前輩曾說,「你在印度看到的任何現象可能都是真的,相反的情況可能也是真的,但都是個別或部分的,不是整體或全部」。印度的複雜性不輸中國,我們抱怨外國誤解中國的時候,也要切忌片面、簡單地理解和判斷產生「盲人摸象」寓言故事的印度。(作者是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軍間諜機被一罐紅牛坑了 維修費高達11萬美元
印度高官「藐視」東風-21:垂直俯衝打航母 布拉莫斯也能做到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