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藝術家,他把照片當作畫布

這個藝術家,他把照片當作畫布

現如今隨著媒介融合趨勢的發展,繪畫與攝影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攝影技術改變了藝術家觀看世界的方式。德國視覺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繪畫作品就保留了攝影的痕迹,可以說,他對抽象繪畫和照片繪畫(photo-based painting)的實驗極大地促進了媒介發展的歷史。

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里希特1932年出生於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童年在德累斯頓的生活使他的前期作品或多或少受到了納粹主義藝術的影響,儘管他被稱為德國的波普藝術家,但其呈現的「波普藝術」卻與發源地美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由於現代西方藝術傳入德國使得里希特更加傾向於「德國繪畫的偉大傳統」。

1995, 51 cm x 61 cm,Oil on canvas

Women in Garden Swing,1968,95 x 115 cm

1971,10 cm x 80 cm,Evening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塞爾多夫逐漸發展成為德國藝術的新陣地。1961年里希特前往西德,和Sigmar Polke等人一起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學習,並與許多前衛藝術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此期間,里希特無所畏懼地投入到激進的藝術浪潮之中,並開始製作極具個人特色的模糊性的照片式繪畫。

後來,里希特受Georges de La Tour 和 Francisco deZurbarán 等版畫藝術家的影響,並以女兒貝蒂、閃爍的蠟燭、航空、女性肖像、田園風光等物像為參考,探討了圖像內容中的衝突性及其形式上的要素構成。他開始嘗試安排放置不同程度的自然光線下的蠟燭和頭骨,而這些蠟燭畫和頭骨畫與他之前大規模的抽象繪畫相吻合,代表了與那些了無生趣的抽象作品的完全對立。

1982,布上油畫,《兩支蠟燭》,1296.25萬美元紐約佳士得

1983,Skull系列,Oil on canvas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里希特將抽象美引入到他的具象作品中,而他的模糊畫正適應著當下追求復古膠片攝影的流行趨勢。「虛化的技法是迅速獲得普遍性的唯一可能的辦法。」里希特本人說道。這樣的繪畫作品與以往任何與藝術有關的常規標準都無關,它沒有特定的風格和構圖,讓我們可以輕易地從以往經歷中跳脫而出。這些作品既保持了與照片本質上的相似性,但又不只是攝影的複寫。

Roses系列,Oil on canvas,1994-2007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Gerhard Richter 直接以家庭、朋友、風景、建築物和街景等照片為素材,創作了超過2000幅超彩繪照片(Overpainted Photographs),通過畫布上的塗鴉技術來分析繪畫表達。正是這組系列作品證明了里希特在不同媒介融合中的廣泛創造性成就,他在畫布上對照片的摹寫和挪移,引發了觀者在「攝影」與「繪畫」的本質之間關於視覺表現的豐富聯想。

sdfd

Richter 的攝影作品系列 Overpainted,Lacquer on colour photograph

無論是使用繪畫作為攝影的手段,還是基於攝影作品上的抽象色彩,里希特通過媒介融合為觀者呈現出那些遊離於形象與抽象藝術之間、充滿矛盾風格的作品,將不斷質疑著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界限。

-END-

號外 | Cc主義 文章公開徵集

要求 & 字數:文章風格以論證性為主,題材不限,不論是藝術、設計、時尚、音樂、電影、旅行...只要腦洞夠大,有自己的觀點,就可以把你們的文章狠狠砸向我們,字數最好保持在500-1000字,所以千萬別把你的畢業論文發過來。

形式&稿費:300-1000不等,根據發稿頻次和文章質量而定。投稿方式:word文檔編輯圖文,附圖片。郵箱:hr@cc-ism.net

有任何問題需要諮詢,請撩C妹

正在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主義 的精彩文章:

沉浸式展覽,怎麼就成了網紅的拍照聖地
他鏡頭裡的精神病人,是一擊被遺忘的心靈震撼

TAG:Cc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