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思達上市4年扣非凈利虧9.68億,被指蹭熱度!

納思達上市4年扣非凈利虧9.68億,被指蹭熱度!

來源:中國網財經

兩年前一筆「蛇吞象」式併購讓打印機晶元商納思達(002180.SZ)躋身營收數百億的陣營,但同時也因巨額商譽處理、蹭晶元概念熱度等問題飽受市場質疑。

2016年11月納思達以約270億人民幣收購當時總資產為上市公司7倍左右的紐交所上市公司美國利盟,當年納思達營收達到58.05億,增長183.33%,但凈利潤6107.51萬,同比下降近八成。

去年,納思達營收突破200億達到213.24億,較2014年借殼上市時擴大12倍;凈利潤9.49億,較2014年擴大2倍多,但扣非凈利潤卻虧損13.81億元。

令人關注的是,去年在剝離利盟旗下ES(軟體業務)業務後,納思達以美國會計準則認可的「下推會計處理法」直接將商譽調減了2.56億元,但未影響到當期業績。

與此同時,納思達一直以來強調的主打業務——晶元業務去年營收佔比也由2015年的21.63%降至4.06%,令市場質疑其為「蹭」晶元概念。

7月13日下午,納思達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張劍洲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作出回應,利盟是美國公司,現在仍受到美國證監會監管,中美兩地的會計準則存在差異所以理解會有偏差。晶元業務一直是納思達的龍頭模塊,公司現有的產品線都是晶元的延伸。2016年併購主營列印業務的利盟,由於利盟整體規模比上市公司大很多,公司原先的晶元業務佔比就被沖減了。

上市四年扣非凈利虧9.68億

公開資料顯示,納思達前身為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2014年借殼萬利達上市,珠海賽納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也由龐江華變更為汪東穎、李東飛、曾陽雲。去年5月,艾派克正式更名為納思達,目前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晶元、通用列印耗材及核心部件和再生列印耗材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納思達借殼之前,上市公司凈利潤一直沒有超過4000萬。2014年至2017年,納思達營業收入分別為16.79億、20.49億、58.05億、213.24億,四年營收規模擴大12倍;凈利潤分別為3.43億、2.81億、6107.51萬、9.49億,四年凈利潤擴大2倍多;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94億、1.79億、4031.89萬、-13.81億,換言之納思達登陸資本市場四年來扣非凈利潤累計虧損9.68億元。

對於去年業績大幅增長,納思達曾作出解釋稱,主要是美國政府於2017年12月份通過的稅改法案對美國利盟公司有正面影響,利盟大幅調減了2017年度遞延所得稅費用並相應調增凈利潤所致。

與此同時,去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為-29.61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3.81億,公司表示利盟並表後對可辨認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由於增值額較大,相應地增加了報告期間的折舊、攤銷、存貨轉銷等,使得利盟調整後的凈利潤為較大的虧損。

除此之外,公司2016年對利盟實施控股收購時向銀行及控股股東借款融資,在本報告期產生利息支出;公司完成ES企業軟體業務出售交易,確認處置收益;由於匯率波動確認了較大的匯兌損失。

今年一季度,納思達實現營業收入50.43億元,同比減少3.51%;凈利潤8517.59萬,同比增長109.92%;扣非後凈利潤-1533.64萬,同比增長98.25%。

7月12日,納思達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億元至3.8億元,同時表示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向好,超過預期;匯率大幅波動,對利潤產生較大正面影響。

商譽直接調減2.56億美元未影響業績

納思達近兩年營收規模急速上升來自於一筆「蛇吞象」式併購。

2016年11月當時還是艾派克的上市公司,以約270億人民幣收購當時總資產為上市公司7倍左右的紐交所上市公司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美國利盟公司,以下簡稱「利盟」)。

在當年12月將利盟並表後,艾派克實現業績高速增長。2016年末,艾派克的商譽也因此達到了188.1億元,占期末總資產的35.7%。

去年7月,納思達以13.23億美元的股權處置價款出售利盟的下屬軟體業務公司Kofax100%股權,並在去年年報中確認了人民幣約14.79億元的投資收益。

隨後,在2017年業績預告中納思達對利盟2017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商譽進行了調整,商譽直接調減的金額為2.82億美元,同時稱收購利盟形成的商譽未發生減值。

而2017年末,納思達資產負債表上的商譽為122.79億,當期業績並未受到影響,這都是來自於美國會計準則允許的「下推會計法」的實施。

納思達在年報中作出解釋,2017年末公司收購利盟國際重述前的合併商譽價值為20.6億美元;考慮2017 年11月,利盟國際依據上述事項追溯合併基準日時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原確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由於負債的減少而相應地增加2.56億美元,相應調減了合併商譽2.56億美元,追溯調整後2017年末公司收購利盟國際的合併商譽價值為18.0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17.87億元),該項調整不影響2016年、2017年當期損益。

張劍洲也向長江商報記者進一步說明,因為利盟之前是在紐交所上市,後來被公司私有化退市,但目前利盟仍有3.4億美金的債券在美國市場上流通,所以利盟還在被美國證監會監管,納思達也次因此受到了雙重監管。兩地的會計準則存在差異,如果用A股我們通常熟悉的概念去套用,很容易出現偏差。對於商譽的認定,美國方面有非常嚴格的會計規則,例如追溯調整,這都必須要遵循美國的會計規則。

去年晶元營收佔比僅4.06%

作為知名的印表機晶元製造商,市場對於納思達「晶元概念股龍頭」的名號一直頗有微詞。

2015年至2017年,納思達晶元業務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1.63%、15.52%、4.06%。去年,公司列印業務、耗材分別佔總營收的66%、11.75%,晶元業務營收8.6億排在第三。

張劍洲特別作出說明,納思達的晶元業務是有一部分是賣給公司自己耗材業務部門, 這一部分是屬於內部銷售。這樣來看,去年公司晶元業務的總收入應該是14億元左右,銷售毛利約9.87億元,毛利率約為70.02%。

他進一步介紹,晶元業務一直是公司的龍頭模塊,2014年納思達借殼上市時業務模塊就只有晶元業務,公司也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之後投資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市場上說納思達是晶元公司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納思達分為晶元、耗材以及2016年併購利盟的整機三個業務模塊,從晶元開始,到耗材、印表機、列印管理服務,公司的整個產品線都是晶元的產業延伸。

年報顯示晶元業務佔比小,主要還是因為利盟的營收規模比納思達大很多,將從事列印業務的利盟並表後,公司原先的晶元業務佔比就相對減少了。

另一方面,2014年至2017年,納思達整體銷售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分別為61.09%、40.31%、35.66%、26.59%。

張劍洲表示,2015年公司完成了對美國公司SCC以及賽納耗材資產的收購,新增了通用列印耗材和再生列印耗材業務及其他核心耗材零配件業務。由於SCC當時幾近虧損,所以並表後對公司的毛利率也有影響。但公司自身晶元模塊的毛利率是在上升的,去年晶元業務毛利率上升到了81.35%。

「另外,之前公司耗材的毛利率大概是在40多,去年公司耗材業務毛利率是39.51%,那是因為去年公司併購了三家同行公司,利潤按照股權比例並表,我認為這是有拉低我們的耗材平均毛利率。」張劍洲說。

張劍洲強調,如果只看公司整體毛利率的話是下降的,畢竟利盟並表當年(2016年)是虧損的。納思達從2014年借殼上市,2015年兩次重組,2016年的重大收購,2017年出售ES業務,這些報表呈現出的數字是沒有辦法以一個簡單的單一業務來看的。公司籃子里的東西太多了,而且變化的時間節點也非常複雜,又涉及到中美會計規則的不同,所以做同一口徑的對比是非常困難的,對比出的數據沒有任何意義。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去年納思達定增募資14億元分別用於耗材資產組等五個項目投資,其中約9億元投入到美國再生耗材生產基地項目和美國研發中心項目。但年報顯示,上述兩個投資項目進度為零。

張劍洲稱:「因為現在正處於中美貿易戰期間,公司現在看不懂美國方面的出牌。如果我們按照原來的計劃往美國做項目投資,對股東們來說都存在風險。公司目前正在考慮更換募投方向,我們也不想讓投資人產生不確定的損失。」

不過,張劍洲進一步說明,從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戰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什麼特別影響。兼容耗材本身是賣得非常便宜的,這是剛需,美國也沒有做這個業務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全球矽片產業變遷:從美國到日本,再到中國?
2021年商用,自動駕駛的天使與魔鬼!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