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尋找一個西方盧芹齋
盧芹齋曾將大量中國古代文物賣至歐、美,包括 : 青銅器、古玉器、南北朝與隋、唐的佛像、唐三彩雕塑等等。
他最出名的事件,是在1916至1917年間,將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跟」拳毛騧」賣至美國,現存於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博物館。許多中國人視他為賣國賊,對他痛恨不已。
盧芹齋在1950年曾試圖為自己辯護。他說 : "我出口的文物都是從市場上通過與別人競標買來的;我賣到國外的文物如今都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如果當時把它們留在了中國,恐怕只會讓不了解它們價值的人給毀掉」。
許多文物如果當時不在歐、美,是否能逃過文革浩劫而健在 ? 確實難說。
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盧芹齋盜賣中國文物,取悅了歐、美帝國主義者,不僅賺得錢財,還能周旋於美國上流社會,與洛克菲勒、摩根、范德堡等豪門巨賈做生意;可謂賣祖求榮之極。
但歐、美文物藝術界對盧芹齋卻極為感謝;像巴黎吉美美術館、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堪薩斯城Nelson Atkins 博物館等,不僅從盧芹齋處買到中國文物,還得到他的慷慨捐贈。
或許有人以為,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這段時間,歐、美對中國古文物都垂涎欲滴、虎視眈眈,而盧芹齋則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實際情形根本不是這樣。
歐、美人士以往接觸到的中國東西,都是一些外銷瓷器或掐絲琺琅器,因此對中國古文物所知有限。盧芹齋為了讓歐美人士欣賞中國古文物,投注了大量心力。
他不斷支持學者研究中國文物,1937年自己還出版了一本『中國藝術簡史:新手入門速記指南』,以西方常用的術語,如平衡、對稱、協調等,來解說中國藝術。
此外,他還經常舉辦藝術沙龍,讓歐美各大博物館長、大收藏家等來欣賞、評論中國古代藝術。所以,盧芹齋在20世紀上半葉,好像成了中國文化的大使,在西方世界很有發言權。
他辦的藝術展覽,經常兼顧藝術史,讓歐、美人士欣賞中國古文物的同時,還能了解中國藝術史的輝煌。
19至20世紀上半葉,歐、美上流社會對中國人難免輕視。媒體也經常醜化中國人為「不誠實的騙子」,是吸鴉片、好賭的異教徒等等。
所以,盧芹齋的誠信一開始很受懷疑;像洛克菲勒第一次接觸,就懷疑盧芹齋賣的一個瓷瓶是假貨,生意也沒談成。但是盧芹齋透過忍辱、努力跟堅持,終於獲得歐美文物界的絕對信任,這真的很難得。
我前面提到過的英國骨董商Giuseppe Eskenazi,他在香港買中國骨董,拿回倫敦去賣,價錢通常一下子就漲了好多倍。為什麼能這樣 ? 因為他有信譽,歐、美博物館、收藏家信任他。
如果香港骨董商直接跑去歐、美博物館賣東西,再便宜人家也不敢要。盧芹齋去世已經半個多世紀,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中國骨董商像他一樣,能取得國際廣泛的信任;由此可見盧芹齋在誠信方面的成就。
盧芹齋賣到西方的文物,中國人一定都想把它要回來。但是中國文物在西方博物館裡,日日夜夜向西方人宣揚中國文化之悠久與燦爛,讓西方人了解中國、尊敬中國,有甚麼不好呢?拿回來讓中國人自己關起門來孤芳自賞,又有甚麼意義呢?
況且,目前許多中國人還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古文物;如果懂得珍惜,就不會制假賣假,讓古文物污染沉淪,讓後世中國人失掉對先人文物的尊敬與認知。大陸現在贗品泛濫,古文物留在國外,其實可以免除感染,維持其可信度;拿回國內,久而必然蒙塵。
我經常到國外逛博物館,發覺西方大博物館,幾乎都有中國文物;可是中國的大博物館,卻絕少看見西方文物。這對中國文化發展,不是好事情。中國要恢復以往的光榮,不能只靠硬實力,還要有文化上的軟實力。
一個文化對其他文化要能深入了解,才能截長補短、兼容並蓄,把自己變成強勢文化;如果故步自封,甚至夜郎自大;那中國文化就很難登上世界的主流地位。
日本京都附近有一座MIHO美術館,是由宗教團體「神慈秀明會」所建,設計人系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貝聿銘在答應設計前,要求會長小山女士展現國際觀,能廣納各地的藝術品,不要以日本為限。
小山女士也信守諾言,使館藏文物囊括了中、日、埃及、中東、希臘、羅馬、中南美等各地的古文物,成為一個可敬的世界古文明博物館。
中國近年來經濟大幅成長,民間財富也急遽增加,許多地方私人博物館紛紛成立,如雨後春筍。可惜有些博物館陳列的竟然全是惡濁的贗品,令人錯愕。
中國現在應該要做的,不是去索回所謂流失海外的文物,而是應該尋找一個西方的盧芹齋;讓這位西方盧芹齋把西方有價值的文物大量引進到中國來;使中國未來文化發展,能恢復盛唐時期海納百川的氣度與雍容。這才是中國之幸,相信當為所有中國人所樂見。
圖片來源網路
我
輕戳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古韻雅集-第五期精品瓷器拍賣會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專欄丨張輝:誰給黃花梨起名字
※四大發明要把指南針撤下,瓷器補上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