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倡導一周休3天的報告,到底說了些什麼?
7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簡稱「《綠皮書》」),建議2030年實行「做四休三」,引起網友爭議。事實上,這是一份全面解析中國休閑發展的專業報告。
《綠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並在京主辦「休閑與美好生活: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綠皮書》發布暨研討會」。
《綠皮書》指出,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發展要務的當下中國,休閑發展面臨重要機遇,也存在各種不足,突出地表現為:休閑時間不均衡、不充分、不自由;休閑公共產品供給不足;休閑公共設施和服務存在明顯區域差別和城鄉差異;特殊群體的休閑需求尚未受到重視;休閑公共政策缺位等。
《綠皮書》指出——
國人休閑時間不充分、不均衡、不自由
中央電視台、國家統計局等聯合調查結果顯示,除去工作和睡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為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其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閑時間更少,分別是1.94、2.04、2.14和2.25小時。而美德英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約為5小時,是國人的兩倍。
除了休閑時間不充分之外,由於帶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實,我國居民休閑時間也不均衡、不自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對全國2552名在業者進行的調查顯示,「有帶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僅佔31.3%。
由於帶薪年休假制度長期沒有落實,人們休假和出遊的時間高度集中,尤其是「十一」等長假。以2016年為例,29天的節假日中,全國接待遊客量約佔全年國內旅遊接待人次的32%,旅遊收入約佔全年旅遊收入的40%。
《綠皮書》指出——
面向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休閑公共設施嚴重不足
首先,面向老人的休閑公共設施不足。截至2015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4億人。老年人有充足的自由時間和旺盛的休閑需求,然而,相應的休閑活動場所和設施卻不足。近年來,不少城市頻繁出現因老人跳廣場舞而引發糾紛的現象。一方面,公園、廣場、綠地少,特別是縣市一級更少,小區內的公共休閑娛樂設施不足或失於維護,農村就更為缺乏;另一方面,適合老年人需要或為老人所專用的公共休閑娛樂設施稀缺。人數不斷增加、休閑需求高漲的老年群體,卻沒有適合的休閑空間,已成為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
其次,殘疾人的休閑需求尚未得到重視。儘管2008年頒布的《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積極創造條件」,但現實中,殘疾人在出行以及參與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旅遊活動中仍然普遍存在各種不便。很多城市道路的盲道、人行道交通信號、公共建築的升降梯以及殘疾人廁位等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維護情況都欠佳,可供殘疾人使用的體育、文化和旅遊公共設施很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7~15歲殘疾青少年發展狀況與需求研究報告》顯示,殘疾青少年的休閑娛樂多局限於家中,以看電影電視、發獃和上網為主。
最後,留守兒童的休閑、文化生活尚未受到重視。由於農村文化和體育等基礎設施缺乏,課餘生活單調,尤其是暑假期間,留守兒童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卻缺乏相應的文化、娛樂和休閑設施和服務來滿足其需求。很多地方沒有圖書館和體育設施,卻有不少電子遊戲室、錄像廳、網吧等,加之缺少監管,導致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單調甚至低俗,不僅不利於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會形成一定的社會隱患。
《綠皮書》指出——
休閑旅遊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潛力投資領域之一
旅遊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之一。2015年,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突破萬億元,2016年達到12997億元,2017年超過1.5萬億元。旅遊地產、旅遊特色小鎮、在線旅遊、自駕車與房車營地、民宿、旅遊演藝等諸多細分行業吸引了各路資本。
例如,2017年,河北省重點推進100個旅遊綜合體、旅遊新業態、旅遊小鎮、休閑度假項目,確保年內完成旅遊項目投資800億元以上;安徽省推出旅遊轉型升級項目工程包,全年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江西省面向港澳推出總投資額超千億元旅遊招商項目;重慶簽約43個旅遊項目,投資超1700億元;青海省計劃三年投資3000億元於旅遊;2017年有36個旅遊項目落地武漢,總規模超千億元。
近幾年,體育行業也吸引了大量的資本。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體育」概念的走熱,大量資金進入體育行業,發展線上業務;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體育行業是消費升級的熱點,開始投資體育培訓、場館建設等。除了各類健身休閑服務外,體育裝備、飲食、康復、賽事組織、傳媒等也得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體育與飲食、生活、時尚、旅遊、文化等領域之間的融合越來越廣泛。
《綠皮書》指出——
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8萬億元,或成未來成長空間最大的行業
目前,我國健康產業規模為2萬億~3萬億元,假定2020年我國用於醫療衛生相關服務業支出佔GDP比重達到世界水平10%,那麼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這意味著中長期健康產業年均複合增速約為21%。
健康服務業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從產值構成看,2012年,我國健康、社保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6%;從就業構成看,我國健康、社會保障部門從業人員佔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的比重約為4.7%。相比較而言,美國健康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數的比重高達11%,藥品製造業僅為0.2%。因此,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就業吸納能力,健康服務業都是中國未來成長空間最大的一個行業。
《綠皮書》指出——
移動醫療、智慧養老、高端醫療服務等領域為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1.規模化運營的專科民營醫院和醫生集團
私立專科連鎖和規模化運營將會是未來民營醫院長期發展的主旋律,標準化運營、品牌管理、醫護人才培養將成為民營醫院差異化競爭的戰略方向。未來,技術壁壘較高的專科領域將有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如腫瘤科、兒科、腦科。
醫生集團有助於打破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實現優質醫療人才從公立醫院向民營醫院、從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機構的優化配置,快速提升民營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能力。目前醫生集團多數為輕資產運作,通過醫生集團與民營醫院等醫院平台的結合,逐步進入實體醫療業務,醫生集團未來有望發展為大型連鎖醫療集團,成為我國衛生醫療體系的重要存在。
2.高端醫療服務
富裕人群健康意識增強,注重醫療服務質量,對服務價格相對不敏感,催生了我國對高端醫療的需求。公立醫院主要為保障國民基本醫療需求,而高端醫療需求市場化成為民營醫院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據預測,未來五年我國每年有3000萬~4000萬的人群需要高端醫療服務。未來高端醫療服務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一是高端社區醫療。二是治療型向消費型延伸的高端醫療。
3.移動醫療
當前,我國醫療互聯網呈現「醫療信息化—在線醫療—移動醫療」的發展趨勢。醫療信息化已基本完成,在線醫療發展較快,且逐步向移動醫療大趨勢轉變。移動醫療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是移動醫療模式的重要載體和用戶窗口。隨著4G時代的來臨以及雲計算設施的完善與技術的成熟,我國移動醫療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4.智慧養老
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將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它可通過對接移動App、健康管理智能硬體等手段有效連接社區內的老齡人與後端基層醫療資源,並與當地後端醫療機構完成有效對接,形成轉診機制。與此同時,未來智慧養老與健康管理對接還需要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商業健康保險等支付主體充分對接,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5.心理健康服務
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近兩年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突飛猛進。據調查,2014年國內基於互聯網的心理諮詢移動產品只有1家,到2016年已達到64家;取得國家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人數由2009年的16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95萬人。與此同時,自2001年以來,國家針對心理諮詢方面的政策頻頻出台。未來,隨著市場需求擴大和國家政策鼓勵,有關心理諮詢與情感疏導方面的健康服務將會成為健康產業領域的一個新的亮點與增長點。
《綠皮書》指出——
文化休閑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微觀企業釋放活力,居民休閑意識需普及
文化休閑產業處於有利的發展環境。第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旅遊、教育、娛樂等文化休閑類消費、體驗式消費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狀況得到改善,休閑體驗得到提升。第三,休閑意識逐漸普及。休閑進入國民生活,活動內容越發豐富,空間不斷延展,時間凸顯個性化。第四,國家、社會資金大力支持。十八大以來全國文化事業費增速每年都超過10.0%。
文化休閑產業蓬勃發展。首先,市場主體壯大,企業活力釋放。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9萬億元。社會資本對行業內資源整合的促進了文化休閑產業調整、資源配置,實現產業運行更有效率,企業運營更有活力。其次,公共文化服務穩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推動下得到進一步落實,居民對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等公共文化休閑設施和場所的利用率不斷提高。再者,傳統文化休閑業平穩發展。電影市場在消費升級和市場下沉中不斷挖掘需求;綜藝市場競爭激烈,節目數量井噴;圖書出版穩定增長,期刊和報紙出版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後,新興文化休閑產業發方興未艾,「互聯網+」在引領文化、休閑、娛樂等文化服務消費。
產業未來值得期待。本土文化休閑深度挖掘表現出文化自信,提升對外影響力;文化休閑產業與農業現代化相結合,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文化市場監管尚需順應形勢,加強制度設計,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完善文化市場監管體制,建立執法協作機制。
《綠皮書》指出——
抓住體育產業供給側改革契機,釋放城市居民體育休閑需求
城市居民體育休閑發展現狀:1,城鎮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高體驗性參與式消費需求增加。2,城市日常健身休閑活動蓬勃發展,體育旅遊、戶外休閑需求大量激發。3,城市積極加強體育休閑發展規劃與引導,多渠道加快服務設施與產品供給。
約束體育休閑業態發展的因素:1、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增速明顯放緩,基本消費支出仍佔據較高比重。2、體育休閑觀念仍較狹隘,場地不足等因素依然約束體育休閑消費轉型升級。
加快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體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落實促進體育休閑消費的制度性安排,形成有利於體育休閑消費的有利環境;加快推進體育休閑市場供給多元化,加大已有體育休閑資源的對外開放;體育休閑企業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結構。
《綠皮書》指出——
城鎮公共休閑服務水平明顯偏低,供給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亟待提高
城鎮居民公共休閑服務需求與公共休閑服務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8836美元,中國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相繼形成休閑化的特點。財政的支持力度約束著公共休閑服務的發展,但各級政府對公共休閑服務的投入與快速增長的公共休閑需求不匹配;公共休閑服務供給明顯不足,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服務水平差異較大。
城鎮公共休閑服務均等化程度不一。從整體來看,中國城鎮基本公共休閑服務綜合評價的基尼係數接近0.2,處於絕對均等水平。但是從地區公共休閑服務綜合評價、供給實力、基礎服務功能、資源配置等各個方面看,整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東北、東、中、西部四大經濟區域的對比發現,在公共休閑服務的綜合評價、供給實力、基礎設施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差異化程度明顯,東部地區各項指標均值遠高於其他地區。各項指標基尼係數的觀察,發現中國東部地區各項指標的基尼係數值普遍較大,內部的均等化水平最低;中國東北部及中部地區各項指標的內部均等化水平較高。
本報告研究認為: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地區間人口規模和結構不同;政府間財政關係不協調;制約中國城鎮公共休閑服務出現非均等化現象的因素。
公共休閑服務均等化的政策導向更加明顯;休閑時間的增多將成為均等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私家車的日益普及為城鎮居民帶來更多休閑機會;公共休閑標準化建設逐漸完善。
《綠皮書》指出——
休閑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休閑質量尚需時日
休閑成為影響居民幸福感的關鍵因子。本報告通過對城鄉居民分別構建計量經濟模型考察休閑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表明:休閑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顯著,且休閑因素的影響程度高於收入因素。中國顯著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均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導致中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休閑和幸福感也呈現出明顯不同的特徵。
本報告的研究結論具有很強的政策含義。第一,休閑已成為影響居民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關鍵變數,且對居民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的提升作用大於收入因素。第二,居民休閑質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綠皮書》指出——
銀髮群體已成休閑旅遊消費市場重要力量,出遊頻率與消費水平較高
在2016年外出開展休閑旅遊活動的老年人群體中,約有49.1%的老年人外出休閑旅遊2~3次,出遊1次的老年人佔38.4%,而出遊4次及以上的佔12.5%。就逗留時間而言,老年人全年外出開展休閑旅遊活動的逗留時間主要集中在10天及以下,其中5天及以下的佔30.6%,6~10天的佔31.0%,而11~20天的佔24.9%,20天以上的僅佔13.5%。由此可見,老年人群體外出旅遊頻率相對較高,逗留時間相對較長。
據調查結果統計,2016年老年人旅遊消費在10000元以上的佔比為31.8%,然後依次為5001~10000元、3001~5000元、1001~3000元、1000元及以下,其佔比分別為25.3%、21.8%、19.0%與2.1%,顯示了老年人休閑旅遊市場消費水平較高,市場潛力巨大,在老年人休閑旅遊消費構成要素中,總體消費水平最高的是餐飲,其平均消費額為2295.1元,其次為交通,平均消費額為2120.7元,購物與住宿緊隨其後,分別為1692.1元與1593.8元,而景區門票平均消費相對較低,為1102.8元,這說明交通與餐飲是老年群體休閑旅遊消費的重頭戲,老年人在休閑旅遊過程中更注重基本設施的舒適性。
TAG:湖北農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