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才能在股票上獲得超額收益?

如何才能在股票上獲得超額收益?

來源:價值成長(ID:fscydcg

作者:邊塞小股民

首先需要我們知道的是,如果想再股票上獲得收益其主要是從股價的波動中獲益(當然也有分紅)事實上如果你想獲得豐厚的收益只能靠股價的漲跌來獲得(中間的差額)。

股價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公司當前的市值,而市值我們之前學過,有一個公式:市值=PE×凈利潤

那如果想獲得超額收益,前提是股價(市值)大幅上漲,而如果想要股價大幅上漲,必須伴隨著PE和凈利潤的大幅上升。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推導一下:首先這個公式是成立的。如果成立的話那麼我們的變數只有兩個,換句話說假設我們想在一隻股票上獲得十倍的收益,那麼如果估值(PE)不變的情況下,凈利潤需要增長十倍就可以達到。如果你想增長五倍的,只需凈利潤增長五倍即可。同樣,在實際中估值並不是常常固定不變的,如果估值提升一倍的話,那麼我們只需要判斷公司未來凈利潤增長五倍就可以獲得十倍收益。

如果你看懂上面的推導,下面就好理解了:

這個推導似乎沒什麼問題吧,但是從這個推導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要使得這個邏輯真正適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需要找到業績不斷增長公司,或者困境反轉業績改善的公司(周期股)2,估值(PE)在未來會上升的公司

這個邏輯在理論上是成立的。那麼我們繼續把問題深入,深入了解PE和凈利潤以及股價的關係。

1

先來說說PE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家公司的股價是實時變化的,既然股價變化那麼對應的就是市值的變化,市值=PE×凈利潤。而公司的基本面(凈利潤)怎麼可能變化的這麼快,事實上在同一個基本面的前提下,市場對公司的估值(pe)也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極大。在三聚氰胺事件出來以後各大奶製品公司股價紛紛下跌,基本面變了嗎?沒有,變得是市場的對這個行業的「看法」。換句話說變得是市場對公司的」預期「。

再比如,我們身邊那些大藍籌,盈利較穩定,不會出現大波動,公司競爭格局也不是太難看懂,但是正是因為他太穩定,市場給他的預期不會有太多的期待,所以對應的估值就不會太高,你甚至可能會發現,一個一億市值的公司,他們什麼都沒有,連行業格局都極其複雜,PE卻可以在五六十倍,原因很簡單,正因為他們未來的高不確定性,才使得市場給予了無限的遐想,超高的預期。

很早之前,《股市長線法寶》作者傑里米·西格爾教授對此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一隻股票投資的長期收益率不完全依賴於所投資公司的實際增長率,而是取決於該增長率與投資者預期之間的差值。

這句話怎麼理解,如果一家公司市場對他的預期是50%的增長速度,而實際公司利潤的增速在30%,儘管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增速了,那你照樣有可能虧損。

這種事情我們還見的少嗎。市場常常對於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產品給予了超高預期,遠遠超過了公司實際的增長,但是公司要是交不出來另市場滿意的「成績單」。不好意思,股價該跌還會跌的,通常情況下他還有一個說法:市場給了該行業或者公司足夠的溢價。

對,PE除了我們之前說的帶有估值的含義,其實還有一種意思就是市場的預期。在牛市的時候40~50倍以上的市盈率都是常態,而在熊市10倍以下的PE都是一大把的。公司變了嗎?在牛市高點的前後,同一家公司,估值/股價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極大的反差。是什麼變了?是「預期」。

2

然後說凈利潤

如果估值不變的話,要想股價上升,那麼就需要要找到業績不斷增長公司或者還有一種叫做困境反轉的企業比如說周期股。

而利潤的增長怎麼判斷?這就需要我們對基本面的全面分析,根據行業現狀和公司的情況來大致判斷公司未來利潤的增長率。與其說業績的增長,不如說基本面的向好,因為業績增長的前提是公司是否有能力有實力去維持或者提升盈利。這一方面需要我們對公司的研究程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的洞察。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多研究公司就是了,公司研究的越多,你對未來的把握越理性,才能極大的提高確定性(至少它不能為負)。這也是我多次強調的分析公司的重要性。

利潤增長不是壞事,但是如果碰到市場對於該公司給予了極高的「預期」那就是壞事了。本來一家公司一年20%的利潤增速做的好好的,市場非要基於某些「概念」給予了極高的預期比如50%的增速,如果公司達不到要求,不好意思,該打臉還得打臉。

3

接著我們來談股價

通過上面的梳理,我想各位也應該清楚股價其實是圍繞著PE(預期)利潤這兩個變數來變化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獲得高收益,就必須弄清楚股價背後的框架,這對我們培養大局觀有一個很好的見解,下面我分三個維度來談談這背後的邏輯。

股價上漲:

註:

1,這裡面的不變,不是真的固定不變的,而是維持一個穩定的中樞小幅波動。(下同)

2,PE在這裡包含著一定的「預期」因素。(下同)

由上表可知,如果你想獲得超額的收益,就必須找到未來PE(預期)和利潤都上升的公司。

有一個術語叫「戴維斯雙擊」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這種情況情況,當一家公司利潤持續增長提高,同時市場給予的估值(PE)也提高,股價就會得到了相乘倍數的上漲,這就叫戴維斯雙擊。

這個收益是巨大的,也足夠你賺的盆滿缽滿。所以你要想獲得超額的收益我們就必須找到滿足第一種情況(紅字)的公司。就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貴州茅台最最開始的時候其實市場對於它的「預期」並不是很高,但是隨著競爭優勢的顯著提高,盈利能力大幅上升,市場也漸漸關注到這一家公司,最終導致戴維斯雙擊(估值與利潤的雙升)

而剩下的第二,第三種其實也都可以為我們獲得不錯的收益,比如第三種情況,如果估值不變,也就是說市場處於一個相對波動較低的區間中,或者業務比較複雜沒有什麼值得市場關注的行業龍頭,其估值波動相對較小,如格力電器,PE始終圍繞著10PE這個中位線波動,但是格力電器,卻能靠著優秀的業績讓人獲得極高的回報。而在第二種情況中,往往出現在市場普遍一致向好的行情中比如對某個行業過多的「期許」或者在牛市時期,這時候公司的利潤可能還沒來的及顯現,但是隨著預期高漲,股價卻節節攀升。

總之,要想股價上漲那麼其底線,就是預期和業績都不能差,你可以不變但是覺對不能下降。

股價下跌:

股價永遠不可能只長不跌,如果那樣的話股市也就不存在了,同樣他也有以下三種情況:

有了上面的基礎,這張表其實應該是更好理解了,第一條和上面相反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戴維斯雙殺".當一個公司業績下滑時,每股收益減少或下降,這時市場給予的估值也下降,股價得到相乘倍數的下跌,這就叫戴維斯雙殺。這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虧損。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強周期行業的身上,當行業從鼎盛時期開始下滑的時候,利潤大幅下跌,市場也會往往毫不留情的給予極低的估值,比如煤炭行業,直到現在為止市場上還會出現「煤炭必定消失」的鬼話。

第二第三種情況就更好理解了,尤其是第二種,前段時間市場連連下跌,全A股有幾千股都在下跌,這其中不乏包含著很多優質股。是他們的盈利出問題了嗎?還是他們的基本面變了?都沒有,是這個市場基於某些「因素」導致最後出現一致性的低「預期」,也就是很多人說的「系統性風險」。這個是基於整個市場的低「預期」導致的股價一致下跌,同樣的情況還有牛市剛結束後,當然也有市場對行業和個股的低『預期「,道理同上,這裡不在舉例。

ps: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論是「戴維斯雙擊」"戴維斯雙殺"似乎只有強周期股能在這兩種情況當中隨意遊走,所以說強周期股把握好了盆滿缽滿把握不好,不好意思,關燈吃面!

股價震蕩

在股價的波動里,還有一種情況,其實就是股價不漲也不跌,能氣死好多人,可是在一個長周期里,其實震蕩市是偏多的,那他們是什麼情況呢:

第一種情況,其實就是常見的震蕩市標準,市場對股市的」預期「不溫不火,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再加上公司自身的盈利情況也沒有進一步提升,所以股價也自然上下震蕩,這是熊市常有的狀態。

這裡最關鍵是第二第三種情況,他們當然會也會有震蕩的行情,但是這裡之所以要打一個問號,是因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兩個變數相對的變化幅度最極端的例子,比如在牛市,儘管很多公司業績平庸,甚至出現負值,但是這時候市場「預期」的幅度遠大於業績的幅度,所以還是會伴隨著股價的上升,同理,如果在在牛市剛結束以後,公司業績在牛逼,還是得受大環境的影響,股價下跌。

通過上面三個維度對股價剖析,大家就會對某一隻股票的漲跌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只有了解背後的原因,才能更加理性。

事實上,對於同一家公司而言,每種情況都不是固定的,甚至說他們之間是可以來回輪換的,就拿神華來說,在去年年報的時候神華突然每股派息2.97元 股息率高達17.8%,這在當時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預期」接著便伴隨著股價的上漲(超出現有的預期,市場會過分的期許更大的預期)但是今年呢?每股派息0.91 元。這個分紅差嗎?其實並不算差,但是沒辦法市場先生認為你去年每股能分2.97元那今年就一定能分4塊甚至5塊,我的「預期」就在那,你沒達到?下跌吧!但是在去年大漲之前的情況呢?PE和凈利潤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所以對應的股價也是平穩的震蕩

再比如我們前面說的茅台,格力,他們其實不斷的在表一的三種情況中來回輪動的,因此同一家公司不同的時期所處的情況是不同的,這需要我們來加以判斷。

小結:

如果我們只想著尋找未來會戴維斯雙擊的公司,那必定會錯失很多的投資機會。畢竟超額收益的機會不是隨時都有的。其實,我認為,投資嘛,沒必要太較真,在衡量某家公司未來的情況的時候,只要有可能滿足表一的三種情況都值得我們關注,其實歷史證明,他們的收益都不低,很可觀。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買入這家公司的未來」也正因為如此在上一篇文章中就說分析公司最後一步是對公司有一個「預判」。其實就是根據多方面的評估,來大致預判公司未來可能的走勢。

補充:怎樣應對「預期」

之所以在這裡加一個補充內容,是因為大家只有讀到這兒,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下面說的話。

利潤的判斷這個大家應該沒有疑問,只要對公司有一個系統的分析那麼你自然而然就會判斷出公司未來利潤的增長點在哪?以及有無增長空間,無非不過就是增長多與少的問題,可是這個PE怎麼搞,你不是說PE還代表著「預期」?「預期」有長有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天,而有的可以持續一年以上,這個怎麼辦?為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前提是利潤增速向好的公司):

1,不考慮「預期」只考慮估值在公司歷史估值區間底部考慮買入。因為長期來看公司的估值也是圍繞著一根中軸線來回波動的,所以如果估值(PE)真的已經是歷史最低了,那麼他未來上升的概率就越大。

2,在熊市或者市場普遍對行業「預期」較低的時候買入。具體的小策略:翻看研報,或者網路論壇,看看他們大多數對這個行業/公司的看法,往往就是市場的看法。比如在前幾年,因為某些政策方面的原因,導致市場對白酒股普遍不看好。

3,公司在同行業中存在嚴重「折價」的情形。很多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就是某一家或者幾家公司在同行業中其實是被低估的,沒有被市場「顧及」到。或者遭遇到某個「黑天鵝」事件,導致整個市場對該公司不看好。我們首先要思考股價下跌有沒有道理,沒有的話就是不錯的入場時段。

以上便是我對預期把握的理解,這裡的前提是必須找到那些基本面向好並且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公司。細心的朋友其實可以發現,這裡主要還是以防守為主,以退為進,我們不是去猜測預期,而是我們在預期到來之前提前布局,讓預期來找我們,化被動為主動,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可能會有一個時間差(事實上我們所判斷的預期很多時候和市場真正的「預期」有很大的時間差)。但是除此之外便好處大大的,比如他可以避免我們判斷錯誤而導致虧損。

4

如何才能在股票上獲得超額收益?

好,現在我們來回答一下最開始的問題,如何才能在股票上獲得超額收益?

這個問題我沒法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你特么這不是玩兒我呢?先別罵街,聽我把話說完,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我給你的,是你自己得出來的,也必須是你自己才能得出的答案。

此話怎講?每個人的跟蹤的標的都是不同的,而理論上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的股票不止一個?其次同樣的股票,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市場預期最終導致的收益都是不同的,所以我根本就沒辦法告訴你一個具體策略告訴你買哪支股票可以獲得十倍收益,那是所謂的股評家」做的事,我做不到,事實上這件事只有上帝能做到。

但是你說氣人不氣人,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可以得出來的,因為每個人對自己手中的股票看法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基於基本面的分析,你一定會有更深的理解,你自己知道自己目前的股票池是個什麼情況,也就更能知道它是否對應我上面說的哪種情況。

請大家每當買入一家公司以前請認真思考下面三個問題,當你對這三個問題有了一個很確定的答案,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找到了可以為你獲得超額收益的股票。

1,行業空間能否會滿足企業利潤增長(通常根據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比如長期毛利率,營業額的增長幅度等等),公司目前有沒有潛在的「項目」「產能」「資產」當這些實現以後未來盈利是否會上升,如果能的話可以有幾倍的成長機會?

2,估值水平在你買入的程度上,處於什麼位置?還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歷史區間估值的極限最高才50PE,那麼如果你40倍PE買入的話,那麼對業績的要求那真是一丁點兒折扣也不能打了,也就是說不能有一點失誤。

3,假設我們的目標是股價增長十倍,那麼10倍後的市值是否看起來非常的匪夷所思?特別是需要結合到這個行業的特點後來看,更是如此嗎?這裡其實說的就是估值差,反觀世界上各大股市每個行業都會有一定的估值差,比如醫藥行業,不光是中國,在美國該板塊常年來也是相對整個市場有很大的「溢價」。在比如強周期行業,因為行業的特點,市場普遍對這一類行業給予低預期,因此你也很難在周期股中找到高股價的公司。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行業估值的波動區間來結合第2點來思考有多大的可能性。

這三個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圍繞著估值(PE)和盈利(凈利潤)能否雙提升的三個思考框架,我們只要思考清楚這些,那麼你才會對你的股票所面臨的漲跌視若無睹,才能更冷靜的處理問題。所以說這巴拉巴拉一大堆,我其實是在給你一個尋找十倍牛股的框架,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必須了解某隻股票漲跌背後的原因。

總言而之:

如果想要獲得超額收益(十倍以上)就必須把表一第一種情況把握好了【PE(預期)/利潤未來上升】並理解透了,要細細的拿捏著其中的「度」,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時時都有。

但如果你只想讓股票收益不那麼平庸,只需找到未來有潛力成為表一的公司即可,其實這樣我們選擇的標的就會多一些,也相對容易些,事實上收益也不差,最重要的是他也有可能「輪動"到我們說的第一種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理財師 的精彩文章:

我身邊資產上億的富翁,都是怎麼做到的?

TAG:首席理財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