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遍了30多個國家的溫情瞬間,連《孤獨星球》都時常出現他的身影
不知道多少人曾懷抱著環遊世界的夢想?
kk記得還在讀書那會,經常拿著一本《孤獨星球》來回翻閱,跟著雜誌里那些遍布在世界的腳步和故事,去探尋非洲的角馬遷徙、冰島的極光一瞬、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節或者帛琉的海底世界……
這些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陌生的,卻總有人不顧一切地去探索,在這些快門和文字的背後,藏著一個人所想傾訴的事情。
Secretdada便是其中一員,dada原名劉炯,他是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LOFTER年度十佳旅行攝影師,也是《孤獨星球》的作者和攝影師,《旅行者》、《旅遊天地》等雜誌的撰稿人。
即便有那麼多頭銜,他還是習慣於把自己隱藏在相機背後,以相機為眼,來觀察著這個世界。
相機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拍照這件事對dada來說,並不是一蹴而就,反而是在漫長的生活中慢慢發酵而成的。
dada在古城會理長大,生活在一個四進院子里,家裡的閣樓上有個暗室,一片紅色燈光籠罩,家人常常進進出出,把底片拿藥水浸泡後再用小夾子掛好,對他來說這個空間充滿著神秘感和私密感,自然而然便也著了迷。
dada長大的四進院子
考上成都的大學後,dada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對於照相這件事便也一發不可收拾。
就這樣一台相機一個人,常常二者作伴在這街頭巷尾走走停停,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似乎成了dada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聲音。
dada說,相機就像是器官。
其實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前,dada在原有的工作軌跡上呆了十餘年,不過辭職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反而是水到渠成一般。
「別人都覺得特別決絕,我只是希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已。」
辭去工作後,拍照這件事便也逐漸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dada對於拍照,有著一些與大多人不一樣的習慣,近乎固執。
往往一般人看圖片,都是找喜歡的攝影師,然後細細翻閱這個攝影師的作品,就像喜歡看電影,往往會追著一個喜歡的導演的作品來看,可是dada不一樣。
「我習慣先忽視作者,非常龐雜地去看各種圖片,然後看到喜歡的便存下來,後來發現很多喜歡的照片,都相對集中在人文類的攝影人身上。」
dada也不喜歡在家裡掛自己拍的照片,他偶爾會去翻看,因為那都是記憶,但卻不喜歡時時刻刻地回顧,他說「那會限制我的想像力」。
他打破了圍繞在身邊的條條框框,他是在攝影,又像是編織了一張在平凡生活中捕捉美好瞬間的網。
攝影,行走中的紀實
在這漫長的經歷里,相機早已成為了dada最信任的夥伴。
dada說他最喜歡的還是一個人享受拍照時間,寂寞是出好照片的法寶,讓自己消失,更多地用快門去聆聽和傾訴。
他最多的時候,每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自駕,在一共三十多個國家裡,定格著生活中轉瞬間的脈脈溫情。
dada告訴我,最能打動自己的照片往往是在行走中發現的特別的瞬間,從雙方一個眼神的交流開始,再到快門聲響後結束,這種默契往往在分秒之間,最後的照片其實是拍攝者和被拍者共同完成的。
每年7月9日之後的一周,在西班牙潘普洛納都有舉世聞名的奔牛節,dada常常混跡其中,感受著在極端危險活動下,參與者卻都舉重若輕的感覺,舉起相機便能自然而然地捕捉到他們的歡樂。
就像這張照片里的場景一樣,一個狂歡後的大叔酒酣醉倒在長椅上,鏡頭剛對準他時,旁邊的幾位女孩就大大方方地擺出各種姿勢,即便在相機的另一頭,拍攝者也能參與到這樣快樂的情緒之中。
「這和搶來的、偷來的照片,餘味不一樣。」
dada躲在相機背後,進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進入,並不是貿然闖入。
就像dada這段時間喜歡的艾略特·杜瓦諾(Elliott Erwitt)還有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一樣,他們執著於以小見大的拍攝方式,以涓涓細流的方式拍攝身邊的故事。dada也是如此。
照片述說著隱藏的自我
照片是沒辦法保持沉默的,它有著自有的語言,當觀眾看到了照片,這場交流便開始了。
dada固執地堅持著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時,再配上自己的文字,常常有人說他「你寫的比拍的好」,或者說「你寫的文字讓一張普通的照片變好了。」
他卻絲毫不在意,「我知道好照片本身就會說話,甚至應該留空間給觀眾自己閱讀,但是我還是習慣提供一個我的閱讀面向和解析方式。」
不管是從照片還是文字,dada看起來都是有著強大表達欲的,不過撇開這些,他卻是個安靜甚至內向的人,他說自己骨子裡有很強的孤獨感。
這是個人人都可以標榜自己是「攝影師」的年代,不管是手拿單反還是手機,都能將生活的點點滴滴化成一張照片。
但生活是有情緒的,照片也應該有著情緒。照片本身不是意義,它背後的故事才是。
- 今日最佳-
- END -
? CopyrightKaishichengdu
圖片授權來自secretdada,
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文章轉載請回複信息[轉載]。
※日行50000步,走遍30多個國家,但你絕對猜不到這個37歲老男孩的真正職業
TAG:開始吧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