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遊戲:足球和當代藝術

世界遊戲:足球和當代藝術

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每屆世界盃都會點燃人們的夏日激情,它既是一個全球性體育盛事,又是一場近乎全民的娛樂遊戲。而藝術家們作為社會的敏感神經,是不會輕易錯過參與其中、表達各種態度的。在本屆世界盃決賽之際,我們來看看邁阿密佩雷茲藝術博物館「世界遊戲:足球與當代藝術」這一展覽中,藝術家們的腦洞有多大。

「我想不出有什麼比足球和藝術更誠懇真摯的了。」佩雷茲藝術博物館(PAMM)館長富蘭克林-舍曼(Franklin Sirman)一邊為觀眾熱情地做著導覽,一邊在惋惜美國已然喪失了進2018世界盃的資格。

「邁阿密是個"混血"城市,哪兒的人都有,我認為這裡對足球的狂熱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其他地方。」舍曼說,這也正是他在邁阿密策劃「世界遊戲: 足球和當代藝術」 這一展覽的背景和初衷所在。

展覽現場

國際足聯曾有調查顯示,全球共有200多個國家2億4000萬多人關注著足球,作為目前最受歡迎的國際性體育運動,足球無疑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人由此就日益全球化的現實中民族主義與個人身份、文化奇觀和政治關係等議題展開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

展覽現場

當代藝術家們又是如何看待足球這個全球性的體育現象的?「世界遊戲: 足球和當代藝術」所形成的交叉對話,正在探究著人類經驗的共性。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貝利》,40x40英寸,絲網印刷,1978

「貝利的名字怎麼拼?」

「G-O-D.」

在1970年巴西對決義大利的球賽中,一位泰晤士報記者詢問某個球迷,得到了這樣的答案。

球王貝利在上世紀足球界鑄就的不朽傳奇, 同樣引起了瘋狂迷戀流行文化的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注意。1978年,沃霍爾製作了一系列以巨星運動員為題材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貝利的這張版畫,素材則來源於藝術家此前為其拍攝的寶麗來照片。沃霍爾認為,照片中貝利的眉目間彰顯出了許多運動員共有的神情特徵。

凱辛德·威利( Kehinde Wiley ),《塞繆爾·埃托奧》, 72×60英寸,布面油畫,2010

曾因給奧巴馬畫像而聲名鵲起的黑人畫家凱辛德·威利(Kehinde Wiley )更傾向於以架上繪畫為媒介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體育英雄。喀麥隆球員塞繆爾·埃托奧獲得過三次歐冠冠軍,四次「非洲足球先生「,也是至今唯一一位連續兩年在不同球隊獲得三冠王的球員。藝術家筆下的他皮膚光滑,身形健壯,手肘互抱向後微仰,表情既自信又疏離,俯視眾生,宛若神祗(背景中呈輻射狀的絢麗花紋似乎更渲染了畫中人高貴的身份)。

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與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齊達內:一個21世紀的肖像》,影像裝置,尺寸可變,2005

與凱辛德·威利顯而易見的粉絲心態相反,藝術家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和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刻意用近乎平淡的紀實手法將前法國隊的「足球天才」齊達內拉下了神壇。十幾台攝影機從不同的角度拍下了齊達內在一場球賽90分鐘里的全部表現,大多數時候他都在不斷奔跑、擦汗、整理球衣,而不是在射門——但這些庸常的細節似乎比進球的瞬間更能體現齊達內作為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被概念化了的「明星」的特質。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Hank Willis Thomas),《上帝之手》,玻璃纖維、變色噴漆,19 1/2 x 13 3/4 x 8 7/8英寸,2017

「足球往往是戰爭的替代品。」偏愛戲謔的藝術家漢克·威利斯·托馬斯(Hank Willis Thomas)並不諱言他對於這一世界性運動項目的負面看法。他認為不僅是足球,其它競技球場也將人性弱點與國家利益之間的爭端無限放大了,哪怕是最優秀的球員,也有可能為了取勝而不擇手段。

雕塑《上帝之手》再現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中馬拉多納那個臭名昭著的「手球」。在這場阿根廷與英國的四分之一決賽上,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的馬拉多納,依仗自己矮小身材的優勢瞞天過海,用胳膊將球打進球門,為了防止裁判看出端倪,隨即大聲呼喊隊友過來擁抱,阿根廷隊最終以2:1的比分勝出,並在幾天之後捧得了冠軍獎盃。但這一榮譽卻成為了當年國際足球界的一樁醜聞,不僅激怒了現場的英國球迷,更是進一步惡化了比賽之前就因馬島戰爭已經劍拔弩張的英阿關係。

更多作品及現場

喬治·休斯(George Afedzi Hughes),《平行》, 布上丙烯、油畫顏料與瓷漆,182.88 × 304.8 cm, 2009-11

瑪麗亞·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網子里》 80 11/16 x 80 11/16 英寸 布面油畫 2001

喬治·阿菲斯·休斯 《殖民地製造》 71×97英寸丙烯、油畫2008

克里斯·比爾斯,《基德沒事》,布面丙烯 ,2008


克里斯·比爾斯,《喬治曾是NO.1》,布面丙烯,2013

納爾遜·萊納(Nelson Leirner),《馬拉卡納足球場》,石膏、塑料、陶瓷、木材,120 × 130 × 3/4 × 9.5英寸,2003

米格爾·考爾德(Miguel Calderón), 《墨西哥vs巴西》,DVD視頻轉錄,2004

萊爾·阿什頓·哈里斯 維羅納# 1 明膠銀列印 2001

溫迪·懷特(Wendy White),《綠色之旅》,布上丙烯、木材、瓷漆、噴墨列印、乙烯基,2013

泰倫·西蒙(Taryn Simon) 《球員第三方所有權的禁令,2014年9月26日,瑞士蘇黎世》,裝置與攝影 ,2014

羅伯托·格雷羅,《身著三種顏色的足球運動員》,數字印刷,2005

詹姆·勞里亞諾(Jaime Lauriano),《猝死》,環形視頻投影,24分51秒,2014

古斯塔夫·阿蒂加斯(Gustavo Artigas),《遊戲規則》 ,數字視頻與音頻,2000–2001

羅伯特·葛瑞羅(Roberto Guerrero),《儀式的步驟:快速平穩地移動到另一邊》,數字視頻與音頻,2015


斯蒂芬·迪恩《Volta》單頻道彩色DVD 2002

點擊以下標題、圖片可閱讀精選內容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YOO 的精彩文章:

食指與顧城:未曾被時代磨滅的天真

TAG:ARTY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