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層勤於扛事,中層敢於扛雷,高層勇於扛責!你屬於哪一種?

基層勤於扛事,中層敢於扛雷,高層勇於扛責!你屬於哪一種?

作為護士,你有擔當嗎?

人們總愛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不全對,當機會來臨時,一方面確實需要有才華,但還需要有「擔當」,就是一種不怕麻煩的心態。

這種擔當在在日常工作中或許不明顯,在不尋常情境中,如搶救時,卻會大顯身手。對於個人成長而言,決定生死存亡與激流勇進的不是常規人才,而是勇於擔當且有才幹的「超人(superman)」。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句,眼光不由得停留了下來:「基層勤於扛事,中層敢於扛雷,高層勇於扛責!

1

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急診科同事。

他是一個醫生,但他的故事,也足以對我們護理工作有所啟迪。

醫院內各科室,都有若干名醫生護士,這些醫護人員組成的醫護團隊,團結協作之下,共同完成每天的醫療護理工作。

由於屬於基層醫院的性質,各個科室並不算忙。

與別的醫護同仁一起上班,覺得也就很是平常。但與一名年輕醫生搭班,護士們感覺卻不一樣。

因為這個年輕人的勤謹。

當時才畢業不久,也還沒有成家,年輕人每天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泡在科里,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休閑方式。

這個年輕醫生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擺置」東西,尤其是醫療器械。

無論是科里的,還是新添置的搶救儀器,別人都喜歡享「現成」的,唯獨他,並沒有多餘的話。在大家都還沒有掌握這個儀器的使用,問誰誰不知的時候。

小夥子總是默不作聲的站出來,認真翻看儀器的說明書,在儀器上擺弄、調試,擺弄一陣子,就會用了,然後科里的其他人,就會自覺拜倒其門下,讓其教會自己。

這些儀器壞了,或是調試不好的時候,大家也會想起這個年輕醫生,而他呢,總是耐心、細緻的投入,少頃,就解決了科室同仁眼前的臨床難題。

一同上班的年輕醫生,並不算少,但像小夥子這樣,有專研精神,能「扛事」的人,不多。

當然了,這個年輕的醫生進步也很快,很快就在科里,不,在醫院,脫穎而出。我們有理由相信,假以時日,這個小夥子成長為科里的技術骨幹、中堅力量,是水到渠成的事。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吧,年輕醫生後來跳槽到了我們這裡最好最大的醫院,由於他的抗事與擔當,進步更快,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領導的賞識,現在,他已經穩穩地坐在了龍頭醫院ICU的「第一把交椅」。

臨床一線的醫生護士是這樣,其他崗位的基層人員,成長經歷也是合併同類項。

2

有這麼一個年輕人,在2005年從大學畢業後,被酷訊聘用。他一開始只是個普通工程師,但在工作的第二個年頭,他就連升兩級成為中層經理,管著四五十個人的團隊,負責所有後端技術與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

跟他同期入職的還有兩個清華計算機系的博士,後來都成為這個普通大學本科生的下屬。

他那時既不是技術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經驗的,他得到快速升職憑的就是勤於「扛事」。

「我剛參加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

「工作前兩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編程到挺晚。確實是因為有興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

「我做事從不設邊界。當時我負責技術,但遇到產品與銷售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解決產品的方案。記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銷售總監一起去見客戶。這段經歷讓我知道:怎樣的銷售才是好的銷售。」

很多人把分內分外搞得分明,老是愛把這句掛在嘴邊: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那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

我們護士的崗位職責不也如此嗎!每個護士崗位,都有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條條框框,明確規定:在這個崗位上,你應該做什麼?一、二、三、四……護理管理層面,也會經常下到臨床,動輒提問:「給我背背你的崗位職責是什麼?」

總而言之。這使我們變得專註、專業,能夠快速成長為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

專註只是一方面,僅有專註還不行,亦不過「泯然眾人矣」。唯有「抗事」之人,最是難得。這種勤於「扛事」的責任心,對整個事業的熱情及全面能力的快速成長,使人從平凡中變得不平凡,在人群中閃閃發光,脫穎而岀。

3

護士小敏在護士長眼裡,也挺「扛事」。

平日里,在她值班期間,但凡科里的搶救儀器、科室其他物品出現問題,在別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時候,小敏就會默默地接過來,認真的琢磨,大多數情況下,小毛病小問題,還是能迎刃而解的,當然,也有她擺不平的時候,但此時,科里的其他人員也搞不好啊。

還有,在科里要選拔護理技能大賽選手的時候,有的護士還沒等護士長往她身上壓任務,她自己就開始找理由了:「護士長,我不行!我家裡……」

同樣的情況,同樣班次,同樣的環境,小敏最後代表科室參加了技能操作大賽,並且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她勝出了,成功躋身為「急診科女超人」!

滄海橫流,危急時刻顯身手,方顯英雄本色。

誰具有勇於擔當——「抗事」這種特質,在日常工作、一般的平常情鏡之中,這種特質是難以發現的。只有在非常規工作、不尋常情境中,如急危重病人搶救,或科室最繁忙,或遇到突發事件……此時此刻,才是勇於擔當的人現身並大顯身手、發揮重大作用,速成為中流砥柱、中堅骨幹的絕好機會,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的精彩文章:

TAG: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