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VAR!法克之戰展現本屆世界盃四大特產

VAR!法克之戰展現本屆世界盃四大特產

體壇+記者畢陌發自莫斯科

剛踢完90分鐘的球場上,工作人員正在搭建頒獎儀式的領獎台,法國隊球員披著國旗慶祝,克羅埃西亞隊也在右側的克羅埃西亞球迷看台前合影留念——此時突然暴雨傾瀉而下,盧日尼基夜幕的燈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道道水柱,劈頭蓋臉向場上的人群而來。

法國球員在大雨中慶祝奪冠

在俄羅斯乾燥涼爽的氣候條件下,本屆世界盃還沒有出現過雨戰。俄羅斯的夏天並不是不下雨,不過在俄羅斯,經歷過的幾場雨都巧妙避開了比賽日: 在薩馬拉,傍晚時分陰雲密布,然後隨著幾聲悶雷傾盆大雨傾瀉而下,24小時前,英格蘭與瑞典正在薩馬拉郊區的球場交手。揭幕戰前幾天到莫斯科,天天冒著小雨在莫斯科毫無夏意的涼風裡奔波。

英格蘭2:0擊敗瑞典24小時後,薩馬拉突降暴雨,城區積水三尺

盧日尼基突如其來的暴雨中,球員瞬間就濕透了衣服,不少看台下層的球迷向上撤退避雨。場地里,馬克龍筆挺的西裝也被毫無遮攔地打濕,基塔羅維奇脫了外邊的禮服,身穿克羅埃西亞球衣向主教練達利奇低語,碩大的雨點肆無忌憚地打在因凡蒂諾的標誌性光頭上,場內唯一一把黑傘則用來拱衛普京。過了片刻,場內工作人員方才為這幾位政要找來雨傘——其中包括一位女士。

馬克龍和基塔羅維奇很有CP感

球員自然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剛剛成為世界冠軍的法國球員在雨里以各種姿勢滑跪,傾盆大雨是7場激戰後恰如其時的慶祝背景。頒獎儀式結束許久後,仍然興緻十足的法國球員闖入了新聞發布會大廳,圍住主教練德尚一陣狂歡,個別情緒高漲者跳上的發布會的桌子——球員口中大呼「On voulait tout casser」(我們將衝破一切)或者「Regardez, Macron」 (看著,馬克龍總統)。

沒有上場的門迪倒是最興奮的一個

新聞發布會進行到一半,法國球員沖入大廳圍著主帥德尚慶祝

上半場末段,此時天還沒黑,盧日尼基球場上空就罩著厚厚的烏雲,偶爾有幾聲悶雷響起,混雜在球迷高亢的助威與尖叫聲中。節奏緊張的上半場彷彿本屆世界盃的濃縮: 法國靠定位球打破了僵局,進球的方式是本屆世界盃第12粒烏龍球,總數量為前20屆世界盃烏龍球總和的三成。克羅埃西亞扳平的一球同樣來自定位球引起的禁區混戰。最後出場的是VAR技術,法國隊的角球——又來自定位球——打入禁區引起混亂,在片刻的協商後,主裁皮塔納跑到場邊觀看視頻,又過了稍許,皮塔納跑回球場,在全場的鼓雜訊中指向點球點,格里茲曼穩穩罰入。

本屆世界盃四大特產: 定位球,烏龍球,點球,VAR。前三者往屆世界盃並非沒有,但本屆世界盃在數量上有爆炸性的增長。新生事物VAR則將足球發展到了另一個時代: 佩里西奇手球後比賽中斷片刻,但至少VAR的應用可以把事實基本清晰地還原——雖然皮塔納對視頻的解讀,不少人持不同的觀點,但至少裁判的判斷可以基於事實本身,而非通過即時觀察得到的錯誤信息。

VAR的好處在於,這項技術把可以還原事實,爭議點在於如何用規則解釋事實,而前VAR時代裁判的判罰可能基於眼拙看到的假象——比如兩年前歐洲杯決賽,事實是攻方手球,主裁看成守方手球,葡萄牙差點因為這個自由球得分

VAR如何適時使用還是這項新生技術的難點,比如法國打開僵局所依靠的自由球就大有疑問,但VAR並沒有在這個應該出現的案例中及時介入——在目前VAR應用規則的情況下,為及時啟用VAR也不是裁判的錯誤,畢竟這個案例並不構成VAR介入的充分條件。

上半場就出現了3粒進球,世界盃自1958年以來第一次,雖然實力佔優的法國隊比分領先,克羅埃西亞的表現讓比賽一直籠罩在世界盃決賽該有的緊張感中——克羅埃西亞踢得更有侵略性,中場佔據了一定優勢,坎特早早吃到黃牌,比分落後只能歸咎於不太友好的裁判尺度以及糟糕的運氣。

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克羅埃西亞主教練達利奇認為「法國上半場兩個進球都很有爭議。從我的角度,這兩個進球都不應存在」,在場的記者聽到這個論調,自然一擁而上追問,達利奇連忙解釋澄清「我沒有說我質疑裁判的判罰,我很尊重裁判,只是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觀點,裁判既然判罰了點球,我們就要接受。至於VAR, 結果對本方有利的情況下,是個好東西,結果對本方不那麼有利,那麼它也不是一個好東西。」

達利奇離開新聞發布會大廳的時候,廳堂里的一百多名記者為達利奇獻上了熱烈的掌聲,對克羅埃西亞本屆比賽體現出來的奮鬥精神致以最高的敬意。

達利奇或許還是欠缺經驗,這位教練之前的最大舞台僅僅是2016年亞冠決賽

決定本場比賽結果的賽眼除了佩里西奇手球導致的VAR點球判罰以外,另一個出現在下半場開始。這段時間,急於扳平比分的克羅埃西亞氣勢比上半場更猛,靠強硬的逼搶的嫻熟的傳遞,一度把法國隊壓在半場: 雷比奇接佩里西奇直塞,斜插入禁區一腳勁射被注意力集中的洛里斯單掌托出——換成差一點的門將,這球多半就進了。

對於實力稍弱的一方,想要贏得勝利,需要(A)良好的運氣 (B)把握住少數稍縱即逝的機會(這也需要對方配合)。克羅埃西亞本場比賽顯然沒有好運氣,而洛里斯的表現讓克羅埃西亞沒能滿足條件B。

這個撲救是這場比賽的賽眼

幾分鐘後,克羅埃西亞正在沿左路反擊推進,看台上幾位身著白色制服的球迷跳下,沖進球場狂奔, 球場安保以最快速度制服這幾位球迷,將其一一拖出球場。印象里這是2004年歐洲杯決賽「吉米蹦」之後,第一次在世界盃&歐洲杯大賽上碰到球場入侵者(pitch invader)。一屆安保森嚴,井然有序的世界盃,在最後一場比賽一個小鬧劇收尾。

很邪惡的畫面^_^

這幾名球場入侵者著裝統一,似乎屬於某個組織——不到一個小時,俄羅斯一個被稱為Pussy Riot (譯名各位腦補) 的社會行動團體認領了這一事件,該組織以朋克搖滾與行為藝術作為載體表達女性主義,支持LGBT權益, 反普京專制,反俄羅斯東正教干涉政治等左翼自由派立場。

世界盃前後30天,各國記者與遊客看到那個友好,和諧,文明的俄羅斯,未必是俄羅斯平日的模樣。威權體制下不同的聲音理應得到表達,尤其是世界盃這個對當局而言起到宣傳作用的平台。當然,球場入侵這樣的表達形式,值得商榷——至少對急於扳平比分,又恰逢反擊良機的克羅埃西亞隊不公平。

反東正教反普京的Pussy Riot在此次世界盃前就已經被西方媒體多次報道

      因為這個插曲比賽中斷了幾分鐘,比賽重啟後,克羅埃西亞隊失去了下半場開場的銳氣,而法國隊抓住這個機會,一舉發力,6分鐘之內通過反擊攻入兩球。

克羅埃西亞在這場比賽所經歷了近10分鐘斷片狀態和半決賽上半場0:1落後時的表現一模一樣。差別在於,英格蘭以斯特林為首引領的反擊沒能趁著克羅埃西亞的斷片狀態一舉擴大比分,給了克羅埃西亞喘息之機。而法國以姆巴佩為首引領的反擊一舉打垮了克羅埃西亞的後防線。簡單的說,就是法國反擊小組與英格蘭反擊小組的球員水平區別,斯特林與姆巴佩之間的能力差距。

作為反擊最有威脅的點,斯特林和姆巴佩的能力差距決定了比賽結果的不同

上半場的比賽還有些世界盃決賽的窒息感,在克羅埃西亞這個斷片後徹底蕩然無存。和前幾屆打到加時的世界盃決賽畫風截然不同,肉眼可見的差距下,雙方的後防都有些漫不經心——克羅埃西亞來自於實力體力不足下的進退失據,法國來自於過於放鬆的心態。

洛里斯很快就來了一個世界盃決賽史上最低級的門將失誤,直接抹消了這位本屆世界盃一直有著5星級發揮的法國隊長拿金手套獎的可能性。曼朱基奇給最後20分鐘的比賽留下了一點懸念,但克羅埃西亞有氣無力的進攻表現(克羅埃西亞比法國多踢了90分鐘的淘汰賽,幾名核心球員帶傷出戰)不足以製造威脅進一步給實力本就強於自己的對手製造壓力。

洛里斯犯下世界盃決賽史上最低級的防守失誤,半小時後洛里斯作為勝方代表捧起大力神杯

和一個月在同一個球場舉行的揭幕戰畫風相似——下半場熱鬧,戲劇,但和前三屆世界盃決賽貫穿120分鐘的壓抑緊張相比,精疲力竭的克羅埃西亞人在苦撐60多分鐘之後就無法趕上強大對手的腳步。

克羅埃西亞的努力還是沒能越過實力的鴻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戰報+數說:墨西哥刺穿德國 衛冕冠軍首戰告負
小組賽關鍵詞:天台上的世界盃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