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湖北省這四個地級單位改過名,改的都不差
湖北省,位於我國中部、長江中游,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為魚米之鄉,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譽。湖北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從春秋戰國之楚國到近代之武昌起義,眾多的歷史事件發生於此,歷史文化名城眾多,建國後,湖北這四個地級單位改過名,改的都不差。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漢江中游,現為湖北省地級市,總面積19774.4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3.9萬人(2016年末)。襄陽市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現為湖北第二大市,僅次於省會武漢,也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城市之一,入選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襄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兩千八百多年的建制史,襄陽城地處要衝,雄踞襄水之陽,在我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素有「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華夏第一城池」之譽,也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襄陽戰國時為楚國要邑,自古分為漢水兩岸的襄陽、樊城兩城,歷史上均為軍事和商業重鎮。建國後,襄陽與樊城並為襄樊市,屬襄陽專區,1979年襄陽專區改稱襄陽地區,襄樊市升為省轄市。1983年,襄陽地區撤銷,其轄地併入襄樊市,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襄陽市。
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現為湖北省地級市,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60萬人。荊州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自古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歷史上曾為兩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為古九州之一。
荊州,古稱郢都、江陵,春秋戰國時期曾為楚國國都四百多年,秦時設江陵縣屬南郡,兩漢時曾設荊州刺史部,南郡屬之。明清時期,為荊州府,先後隸屬於湖廣行省、湖北省,民國初,荊州府廢。建國後,先後設荊州專區、荊州地區,1994年荊州地區及地級沙市市撤銷,成立地級荊沙市,1996年荊沙市改稱荊州市至今。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湖北、陝西、河南、重慶四省市交界處,現為湖北省地級市,總面積23680平方公里,總人口345.94萬人,自古有「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十堰原名鄖陽,為我國著名的汽車城,享譽全國。
十堰,古稱鄖陽,春秋戰國屬秦楚交界處,之後歷代分屬數縣,北宋時始置鄖縣,明時於鄖縣設鄖陽府,屬湖廣行省,清初承襲明制,兩湖分省後,鄖陽府屬湖北省,民國初廢。建國前後,十堰地域為兩鄖專區,屬陝南行署區,1950年復歸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1952年,鄖陽專區撤銷,其地併入襄陽專區,1956年於鄖縣復置鄖陽地區。1969年,縣級十堰市成立,1973年升為省轄市,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成立新的地級十堰市,2014年鄖縣撤銷改設為十堰市鄖陽區。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西陵峽畔,現為湖北省地級市,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11.5萬人,有「三峽明珠·世界電都」之譽。宜昌歷史悠久,歷史上曾有夷陵、西陵、峽州、宜州、拓州、東湖等名,歷為州、府、路等治所,東晉時分夷陵西境置宜昌縣,宜昌之名始見。
宜昌明時為夷陵州,清時升為宜昌府,民國初廢。建國後,宜昌設宜昌專區,1958年改設為宜都工業區,1961年宜都工業區撤銷,復設宜昌專區,1968年改稱宜昌地區。1979年,縣級宜昌市升為省轄市,1992年,宜昌地市合併,成立新的地級宜昌市。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點贊,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我國最特殊的五個省,簡稱有兩個,都位於西部地區
※歐洲三國,現為歐洲大陸三強,歷史上竟然源自同一國家?
TAG: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