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更大的利益——龍江風格誕生的時代背景

為了更大的利益——龍江風格誕生的時代背景

楊志明作品選登

《為了更大的利益》――這是我國國家級刊物於1963年最早向世界介紹「榜山風格」的英文文章(最近廈門大學外文系主任楊仕焯教授將它譯為中文)。這篇文章標題的背景相片:是當時聞名全國的水稻高產紅旗單位――山後大隊社員收割早稻的情景。收割早稻的地點正是山後大隊英地生產隊的稻田(現為龍海鑽石大酒店)。稻田後面村子就是當時山後大隊英地自然村。(村中左邊那幢坐南朝北的古老大房子,因龍海華僑幼兒園新校區建設需要剛於2016年5月折除)。

鄭厚根保存下來的龍江風格影集相片中還有兩張同樣極為出名的相片。一張是山後大隊社員在插秧(刊登在《福建日報》1963年4月14日頭版,命名為「巧綉大地」),是榜山風格「保車」成功的標誌,被廣泛引用,也是當時榜山風格幾天後將在全省出名的信號。

漳州報1963年4月21日 閩南春潮

上圖《福建日報》「巧綉大地」——山後大隊社員在插秧, 是《福建日報》記者戴星拍攝的。下圖「閩南春潮」畫刊首幅照片命名為「巧綉大地」, 是《漳州報》記者李岸同時同地拍攝的。

另一張是山後大隊的社員在搶收早稻(刊登在《漳州報》1963年7月27日「抗天奏凱歌」的畫刊,命名為「喜刈黃金稻,開鐮傳捷報」――拍于山後大隊)。這一張相片在《人民畫報》譯為多種語言,傳遍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當時《龍江頌》兩天後開始創作的信號。這兩張相片拍攝地點就是當時報紙報道的水稻高產狀元地——英地洋一坵3畝8分田(現在為鑽石大酒店與三遠住宅小區之間的祖山路上)。

1963年7月27日 《漳州報》「抗天奏凱歌」畫刊

1963年9月《人民畫報》「抗天奏凱歌」 照片

福建省南部九龍江下游,今年發生罕見的大旱,大部分地從去年十月以來七個半月沒有下過透雨,??????,這是山後大隊早稻豐收田。

九龍江西溪堵江截流的地點在榜山公社洋西大隊,人們通常認為榜山公社或洋西大隊為龍江風格的發祥地。但是為什麼當年中國向世界介紹1963年發生在九龍江下游龍海縣的故事時,都選擇山後大隊稻田豐收景象作為背景?因為龍江風格的誕生背景與此有著非同尋常的密切關係,龍江頌故事也是從這個地方的奪紅旗與保紅旗拉開序幕的。

一、九龍江西溪堵江截流的時代背景有兩個:抗擊千年乾旱、奪得華東高產紅旗。榜山風格不僅保住下游十萬畝良田,為實現千斤縣做出貢獻,而且為國家農業生產新高潮的到來做出貢獻。

曾啟川(當年通知陳文和採訪榜山風格的漳州報總編室主任) 在《榜山風格的提出與新聞報道》的回憶文章開頭寫道:「1963年2月,龍海縣先後出席華東區和福建省兩個農業先進生產者、先進單位代表會議精神傳達後,整個農村正在掀起一個轟轟烈烈而又踏踏實實的生產運動,力爭再奪水稻千斤縣。可是,天不作美,------」 曾啟川準確地反映了堵江截流時的真實背景------山後大隊奪取華東(也是全國)水稻高產紅旗,全國與華東區號召「學先進、趕先進」運動,我省、龍溪地區與龍海縣直接提出的「學山後、趕山後」運動正轟轟烈烈開展。(當時《文匯報》、《解放日報》、《福建日報》對山後大隊有突出報道,2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光明日報》頭版都提出表揚。)。

1963年2月1日-2月16日,中央華東局在上海召開華東農業先進集體代表會議(既歷史上有名的華東群英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公社化以來,華東地區的全國勞模、華東勞模進行的一場「比先進」的大集會,尤如武俠中的「華山論劍」,不過這次「華東論劍」論的是農業生產,比的是誰更先進。周總理親自出席了這次大會,並做了一個關於學先進趕先進掀起農業生產新高潮的動員報告,山後大隊黨支部書記楊金海2月11日在大會上做了《克服增產到頂的思想 高產再高產》的經驗介紹(漳州檔案局存檔的大會分發的發言稿,楊金海該發言稿排序第二號)。

楊金海華東群英會上的發言稿(漳州檔案局存檔)

當時,水稻高產技術是國家迫切需要的,也是中國農民及勞模們正苦苦尋找的。楊金海發言後立即引起轟動、被各省與會勞模譽為「天外有天」(2日9日楊金海在小組討論發言時就已引起轟動)。參加會議的有732名勞動模範,華東地區最著名的全國勞模、華東勞模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如江蘇的陳永康、浙江慈溪縣的羅祥根、山東黃縣的仲偉傳、山東莘縣的曾廣福、江西萍鄉市彭光賢、江西金溪縣的丁長華、江西彭澤縣江善講、福建福州鄭依姆、江蘇黃橋鎮何永樂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全國勞動模範的始祖級人物,都是毛主席多次接見的最早的全國勞模,幾乎都是全國人大第一屆甚至連續多屆的代表。福建省還有全省家喻戶曉的勞模閩侯的黃寶洛、福清音西的陳德順、永泰的檀積蒲(被編為連環畫故事書「新愚公檀積蒲」)等等著名全國與華東的勞動模範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這樣一個先進人物雲集進行比先進的大集會上,龍海縣山後大隊以水稻高產核心技術(矮腳南特號栽培技術、擱田烤田技術)的成功突破,超越了我國水稻生產技術最發達的蘇州地區和潮汕地區,比得了水稻高產第一、奪取了高產紅旗。為福建省爭了光,也確立了龍海縣在全國農業的標兵地位。楊金海發言摘要及各省勞模驚嘆讚揚學習山後大隊的感言等連續幾天(2月10日、12日、15日、16日)在《解放日報》與《文匯報》的頭版頭條刊登。有三十多位與會的勞模(包括華西大隊黨支書吳仁寶)在楊金海發言後,紛紛到上海錦江飯店龍溪地區代表住宿地要求詳細介紹經驗(見2月20日、23日、24日《福建日報》報道。龍海楊永發、漳浦戴榮宗勞模最近回憶:楊金海向各省來訪勞模介紹高產經驗時,戴榮宗勞模就在場幫助翻譯普通話)。各省許多勞模表示,會後他們將組織到龍海山後大隊現場參觀取經。奪紅旗的喜訊傳回漳州,龍溪地委書記馬興元從大局出發,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龍海縣抗旱鬥爭不僅是龍海縣的生產計劃,已經是事關全省和全國的生產計劃;把水稻高產技術及時傳播出去,這是國家的迫切需要,馬興元對龍海的抗旱鬥爭高度重視,他調度抗旱物資對西溪堵江給予全力支持。龍海縣委書記劉秉仁從漳州打電話給龍海縣領導交代堵江事宜,於是決定堵江的「舟中會議」 在當天召開了。在這次堵江截流中產生了榜山風格,榜山風格不僅保住了九龍江下游蓮花等公社十萬畝良田,而且保證了山後大隊的高產經驗再次檢驗並及時向全省全國傳播,龍海至全國很快都創造了1963年豐收奇蹟。這與榜山風格的貢獻是分不開。(當年報紙大量報道見證了1963年學山後的奇蹟,如1965年9月20日《人民日報》的《從反對到擁護——記勞動模範彭光賢探索水稻高產的鬥爭》)。龍海(當時為山後大隊)高產經驗在龍江風格(當時為榜山風格)的協力下創造了偉大的龍江頌故事。

二、山後大隊科學創新、再創高產紀錄並幫助各地豐收的故事是《龍江頌》創作的重要源泉,是推進榜山風格升華為龍江風格的主要原因。科學創新幫助共進是龍江風格中極為重要的又一內涵。(在當時重要的文獻資料中對這個內涵有完整的記載,將另文詳述)。

1963年6月21日,郭小川在《人民日報》發表《旱天不旱地》長篇通訊之後,榜山風格立即聞名全國,然而此時的龍海縣卻遇到了麻煩:千年大旱之後又遭受嚴重的水災,榜山風格標誌性的工程西溪堵江截流大壩於6月15日被大水沖毀。省委書記葉飛得知災情十分著急,派出了省委訪問工作組趕赴龍海縣山後大隊。省委訪問工作組成員有:省委農工部付部長兼農業廳長肖文玉(解放初任寧德地委書記),省委辦公廳副主任萬瑞仁,省農科院付院長洪海(後來任省農業廳長,晉江地委書記、莆田地委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等一行十幾人。災後一個星期,漳碼公路仍然無法通行,7月6日,省委訪問工作組懷著不安的心情,從漳州乘汽船沿九龍江趕赴山後大隊。山後大隊在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在特大災年創造豐收奇蹟。山後大隊大膽科學創新,再創水稻高產新紀錄,並且幫助帶動其他地方也取得豐收。訪問組成員親眼看到這一情況後,十分激動。省委工作組領導都親自撰寫訪問記,分別在《解放日報》《福建農業》《漳州報》等報刊上發表,如《解放日報》上有《截流抗旱,早稻高產》,《福建農業》上有肖文玉的《訪問楊金海同志》、萬瑞仁的《山後大隊堅持抗旱鬥爭再創早稻高產紀錄》、洪海的《早稻「矮腳南特號」與「陸財號」的一些對比資料》,《漳州報》上有肖文玉的《訪問高產再高產的山後大隊》。

省農業廳長肖文玉採訪楊金海的訪問記

省委辦副主任萬瑞仁等采寫山後大隊

在《訪問楊金海同志》一文中,肖文玉問楊金海這一偉大成績是如何獲得的?楊金海回答的一些原話,成為二十幾天後,省文化廳長陳虹及陳文和等創作《龍江頌》的台詞。此外,1963年2月華東群英會和福建省群英會期間,《文匯報》《解放日報》《福建日報》中許多關於山後大隊高產再高產的文章也是《龍江頌》台詞的重要來源(將另文詳述)。在這篇訪問記中,山後大隊社員讚揚了榜山公社犧牲自己照顧大局的共產主義風格,並學習榜山風格超額完成「征額糧食」任務,訪問記還記載全國勞模黃海澄帶頭學習山後高產經驗,黎明、豆巷、高坑等大隊學山後趕山後,取得大豐收的事實。文中最後號召全省開展」學山後趕山後」運動。

山後大隊熱情無私傳授水稻高產經驗幫的風格,以及許多著名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單位向山後大隊學習取經過程在《福建日報》等報刊上都有詳細的報道,榜山公社及其翠林、平寧等大隊向山後大隊學習取經並獲得大豐收的事實,在《福建日報》也都有報道;如1963年6月14日《福建日報》報道平寧大隊每個農事季節都到山後大隊學習一次。後來平寧大隊代表榜山公社接受高產驗收。在《訪問楊金海同志》一文中,楊金海對龍海縣九龍江西溪堵江截流給予高度評價,稱之為「偉大的創舉」。已經被大水沖毀的西溪堵江截流工程,從此無論是在《人民日報》還是《紅旗》雜誌,提到西溪堵江截流都以「偉大創舉」或「偉大的壯舉」來進行評價。

榜山公社洋西大隊、蓮花公社山後大隊、玉枕大隊,處在九龍江邊的這三個生產大隊是龍江頌故事情節的主要來源地。山後大隊後來直接成為《龍江頌》僅有的龍江與後山兩個地名之一的原型。

70年代初革命樣板戲《龍江頌》改編時,楊金海領導的山後大隊再創畝產超雙千斤的成就,新華社拍攝製成普及全國農村的宣傳畫——《九龍江畔展宏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圖:《九龍江畔展宏圖》「社員喜割豐收稻」(介紹山後大隊連續創造水稻畝產超雙千斤——1971年2101斤、1972年2150斤之成就)。70年代,全國許多到大寨參觀的人發現大寨牆上的宣傳畫正是:《九龍江畔展宏圖》——福建省龍海縣學大寨趕昔陽四年大變樣。

《解放軍畫報》1973年第3期封面。(圖左)

山後大隊畝產2150斤豐收照。(圖右上)

稻穀船運至紫泥公社溪州上交國家糧倉。(圖右下)

《龍江頌》在全國公演之際,《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向全國人民隆重介紹:「龍江風格」正是整個社會主義時代偉大風貌的一個縮影,《龍江頌》是對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人民的一曲響徹雲霄的頌歌。《解放軍畫報》以精美的大幅彩照向全國人民展現龍江頌故事發生十年後,後山的原型——龍海縣山後大隊再創造平均畝產2150斤的超雙千斤的新高產成就,這一成就成為《龍江頌》中「豐收凱歌大結局」的最新故事。

——本文摘自:龍海市委宣傳部

《時代精神的典範--龍江精神研討會論文選編》(增補圖片專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石碼 的精彩文章:

梧閩美文:安靜,多麼美妙的故事

TAG:山石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