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雜交水稻紮根菲律賓

中國雜交水稻紮根菲律賓

在菲律賓的不少超市賣場,有一款宣傳語為「菲律賓最好吃的」大米,受到很多當地民眾的歡迎。這款利用了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培育出的大米,是在中國農業技術專家的幫助下由菲律賓西嶺熱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發推廣的。此外,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中菲農業技術中心,迄今已與菲律賓專家共同開展了兩期農業技術合作項目,涵蓋雜交水稻、農業機械和沼氣技術等領域。中國農業專家的無私幫助,不僅推動了菲律賓農業科技的發展,而且將中菲友誼的種子播撒在菲律賓民眾的心中。

「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朋友」

在馬尼拉以南的內湖省,一片被高大椰樹包圍著的試驗田裡,菲律賓西嶺熱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幾位中國專家正在帶領當地助手進行雜交水稻育種。在育苗大棚內,記者見到了正在檢查秧苗發育情況的中國雜交水稻專家張昭東。這位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退休的老人,已經在菲律賓工作了19年。「如果不是你們來,我都是打赤腳的」,這位農業科學家見到記者時如是說。

談起雜交水稻,張昭東滿臉洋溢著自豪與喜悅。他說,隨著菲律賓農民對於雜交水稻優勢的認知程度不斷提高,現在種植面積大幅增長。近20年來,為了在菲律賓選育雜交水稻品種和普及雜交水稻種植知識,他已經跑遍了這個千島之國,大規模推廣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如今,菲律賓400萬公頃的耕地中,超過1/10種植著雜交水稻,糧食高產給農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得利馬是試驗田周圍村子的農民,他從19年前就跟著張昭東一起培育雜交水稻。他對記者說,剛開始的時候,村裡沒有人相信這種「神奇的技術」,但是隨著部分年輕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種植了雜交水稻之後,大家看到了中國技術帶來的巨大產量,紛紛改種雜交水稻。「我們的雜交稻產量比過去常規稻提高了60%以上。收入提高了,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朋友!」得利馬說。

「從沒見過這樣高產的水稻」

菲律賓西嶺熱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董事長林育慶是菲律賓傑出華人企業家和僑領,19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讓他了解到雜交水稻的巨大優勢,並從此與這一粒小小的種子結緣。林育慶告訴記者,開始進行雜交水稻試驗時,他先去拜訪了權威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的費馬尼博士,結果得到的答案是雜交水稻只有在溫帶和亞熱帶才能成功種植,而地處熱帶的菲律賓並不適合雜交水稻生長。

「我當時看到了中國通過雜交水稻技術解決了『吃不飽飯』的問題,也聽說了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決定到中國去試一試。」林育慶說,在朋友的介紹下,1998年初他在長沙見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並得到了袁隆平的支持與鼓勵。不久後,袁隆平派出張昭東等三人前往菲律賓,與林育慶合作在菲律賓開展實驗研究,決心要為這個熱帶國家培育出優質的雜交水稻。

張昭東團隊從國內帶去了精心挑選的雜交水稻品種並在菲律賓試種。但由於氣候原因,到菲律賓後,這些種子的生長周期從原本120天縮短至90天,測交後不是產量低,就是結實率低。「我們當時只能在本地尋找野生水稻品種,進行了多次雜交測試,直到2001年初,我們的團隊終於利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培育出了適合菲律賓土壤氣候的熱帶雜交水稻品種——西嶺8號。」

這個雜交水稻品種一經推出,即在菲律賓引起廣泛重視。林育慶說,當時試種時,西嶺8號的最高單產達到了17噸/公頃,遠遠超過了菲律賓水稻平均單產3噸/公頃的水平,而且在抗旱、抗澇、抗倒伏、抗病蟲害等方面也展示了超強的優勢。當時有個農民已經80多歲了,他表示:「種了一輩子田,從沒見過這樣高產的水稻,真是奇蹟!」

除了高產品種,張昭東還帶領科研團隊,培育出了口感軟糯的優質雜交稻,一改菲律賓同行對於中國雜交水稻口感不佳的刻板印象,並創造了享譽菲律賓的大米品牌。

將雜交水稻技術傳到更遠地方

在中菲農業技術中心前中方主任成良計看來,西嶺8號等雜交水稻品種在菲律賓的成功推廣種植,帶動了菲律賓水稻栽培技術的提升,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與國際交流合作,更讓菲律賓認識了解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為兩國農業領域深入合作打開了一扇大門。

根據菲律賓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該國糧食自給率不斷提高,在2016年已達到95.01%,較前一年增長6個百分點,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雜交水稻技術的推廣。成良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03年時,菲律賓全國水稻平均單產為3.4噸/公頃,15年後這一數字提高到4噸/公頃,按照菲律賓水稻種植面積400萬公頃計算,稻米一年凈增產量240萬噸。「在主產區和核心產區,旱季時雜交水稻的產量甚至可以達到8噸/公頃」,成良計說,雜交水稻技術幫助菲律賓真正提高了糧食產量,保障了菲律賓國家的糧食安全。

通過中菲農業技術中心專家10多年來的努力,他們在菲律賓培育的15個品種中,已經有兩個品種通過了菲律賓政府的審定並獲得推廣。目前,中菲農業技術中心第三期項目即將啟動,成良計說,中心將在菲律賓的三個片區建立試驗示範基地,並派遣專家常駐,與當地企業夥伴合作推廣雜交水稻品種。

在林育慶看來,他的目標不僅是在菲律賓推廣雜交水稻,更是要通過菲律賓將這項改變人類「靠天吃飯」的農業技術傳到更遠的地方。目前,他的公司已經在緬甸、印尼、孟加拉國、印度等地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獲得了良好的收穫。

林育慶說,中國專家在菲律賓幫助發展雜交水稻技術,培養了大批本地技術人才,現在這些菲籍專家又前往其他國家推廣雜交水稻技術,造福世界人民。

(本報馬尼拉7月1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7日 21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5G+」未來已來,巨變將至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