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隊奪冠的六大秘訣

法國隊奪冠的六大秘訣

北京時間7月15日23點,2018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上演,由法國隊對陣大黑馬克羅埃西亞隊。

當賽前上屆冠軍德國隊隊長拉姆在球場展示大力神杯時,我腦海中頓時浮現出2006年世界盃齊達內被紅牌罰下場,與獎盃擦肩而過的那傷心一幕,不由想:這個夜晚,又會是哪一個曾經的英雄,在大力神杯前黯然神傷?會是摩得里奇嗎?答案是曼朱基奇。這個半決賽加時進球將克羅埃西亞送進決賽的英雄,一個烏龍球決定了決賽的走勢,讓克羅埃西亞隊最終以二比四負於法國,眼看著法國隊捧起大力神杯瘋狂而肆意的慶祝,而自己只能品嘗苦澀與酸楚。

2006年,齊達內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留下一個憂傷的背影

奪冠的法國瘋狂慶祝

摩得里奇一定希望捧的不是金球,而是金杯

為什麼是法國?而不是全場控球佔61%,射門次數也遠多於對手的克羅埃西亞?為什麼不是世界盃前最大的熱門巴西、德國、西班牙,甚至全隊身價最高的比利時?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隊,都有資格捧起大力神杯,那為什麼最終是法國在列強之中脫穎而出,最終捧杯呢?

在我看來,完善而先進的青訓體系、開放包容的文化、冠軍氣質的教練、合理的戰術,相對有利的分組與賽程,加一點運氣,是法國隊奪冠的六大秘訣。

1 完善而先進的青訓體系

在傳統的歐洲五大聯賽中,法國俱樂部的成績是最差的,歷史上只有馬賽隊1993年拿過一次歐冠冠軍,最後還因為打假球被取消成績。近些年,法國雖然也湧現出如巴黎聖日爾曼這樣的豪門,但在歐冠賽場上仍無所作為,連四強都難進一次,成績甚至還不如葡萄牙與荷蘭。

但法國的青訓體系,卻可說是五大豪門中最先進的,培養了數量眾多的天才球員。不僅法國隊自身湧現了如博格巴、姆巴佩這樣一大批天才球員,有人說法國即使派出兩支國家隊,平均實力也相差無幾,可見其人才儲備之豐厚。此外,象喬治-維阿、德羅巴、阿扎爾、薩利赫等著名球星,也是在法國的聯賽中成長起來的,法甲成為歐洲頂級球星的孵化器。

法國足球有著無比雄厚的根基,2015年法國足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法國的註冊球員數量達到2204706人,擁有17753家業餘足球俱樂部,每年舉辦的足球賽事超過100萬場。整個法國擁有足球場地超過3萬塊,幾乎每2200人,就有一個足球場!

法國還有31個級別的足球聯賽,其中9個在法屬海外行政區。法國足協的相關僱員(球探、賽事組織者等)達到7000名,還有35萬志願者為足協服務。

法甲和法乙的40家職業俱樂部、數萬家業餘足球俱樂部、每年超100萬場的比賽、精細到縣級的聯賽、分布在全法的足協工作人員、志願者,成熟的青訓基礎設施,像一張巨大的網,搜羅足球天才。

青少年級別的大賽,法國碩果累累。2013年的U20世界盃,博格巴帶領的法國國青隊奪冠;2015年U15歐洲杯,法國國少登頂歐洲。

獲得最佳新秀獎的姆巴佩是法國完善青訓體系的傑出代表

今年6月,英國《電訊報》推出「世界50大年輕球員(未滿22歲)」榜單,法國當仁不讓的成為最大贏家。姆巴佩排名第1,登貝萊排名第3,科曼排名第6。在2016-17賽季歐冠淘汰賽6場比賽中,姆巴佩攻入6球。全歐洲豪門都在追逐姆巴佩,出生於1998年12月的姆巴佩,身價高達1.8億歐元。世界盃決賽階段,姆巴佩攻入四球,星光閃耀,上一個在世界盃決賽階段做到這一點的20歲以下年輕球員是球王貝利,可說姆巴佩與法國隊的前途,不可限量。

2開放包容的文化

這屆世界盃法國隊決賽的主力陣容中,只有門將洛里斯、中後衛瓦拉內、前鋒格里茨曼等少數幾名白人球員,佔據場上更多位置的都是黑人球員,如博格巴、姆巴佩、坎特、烏姆蒂蒂等奪冠功臣都是黑人球員。有球迷開玩笑說,這是一支法國非洲隊。而如果對照法國隊1984年在普拉蒂尼的帶領下奪得歐洲杯,1998年在齊達內的帶領下奪得世界盃與本屆捧杯的陣容,會發現法國隊中的黑人球員逐年增多。

這張圖揭示了法國隊首發陣容中的多元化

歷史上,法國曾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國,如塞內加爾、象牙海岸、阿爾及利亞等國家都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後來這些國家雖然相繼獨立,但他們與法國的聯繫仍是千絲萬縷,經濟對法國的依賴性很強,而通過或合法或偷渡,這些國家的人進入法國生活的數量很大。而法國對於移民及非法移民的合法化,又抱著比較寬鬆的政策,這使得法國的黑人數量逐年增多。

再加上法國的青訓體系中,在非洲的原殖民國家有很多球探和培訓機構(發現一名如博格巴這樣的天才球員,將給俱樂部帶豐厚回報),很多非洲的年輕天才球員被法國俱樂部發掘出來,這些球員成名後,很多就加入了法國籍,代表法國參賽。象半決賽中攻入致勝一球的中後衛烏姆蒂蒂,就出生在喀麥隆,擁有喀麥隆與法國的雙重國籍。他在法國里昂俱樂部一步步成長起來,成名後選擇了代表法國參加世界盃。而後腰坎特,則是一名擁有馬里與法國雙重國籍的球員,在法國隊陣中,這樣的球員歷來不少。

現利比亞總統喬治-維阿,就是被法國俱樂部球探發現,並且在法甲成長為世界足球先生

半決賽攻進唯一進球的烏姆蒂蒂,出生在喀麥隆,在法國青訓體系中成長後加入了法國籍

可說在法國,真正做到了來了就是法國人,尤其是對於體育領域更是如此。其實在整個歐洲,如今出現越來越多的非洲和中東人種,都是一種大的趨勢,即使是曾經相對比較保守的如丹麥、瑞士、瑞典這些國家,現在國家隊中都有非洲裔與亞洲裔球員。就連保守的俄羅斯,也有了巴西的歸化球員。我們的亞洲對手日本、卡達等,都擁有過歸化球員。而法國,無疑是所有這些國家中,黑人球員比例最高的,而恰恰是法國隊最終奪冠,非洲球員的運動天賦加上歐洲國家精密的組織,產生了強大的綜合競爭力。相比之下,中國在文化的開放與包容方面還顯得保守甚至迂腐,對於歸化球員的認可與接納程度很低。

3擁有冠軍氣質的主教練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擁有梅西、阿奎羅、迪馬利亞等眾多天才球員的阿根廷,之所以小組賽就差點出局,就是受制於其主教練的平庸。在決賽之前,著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說法國隊主教練德尚是天選的人。這麼說不是迷信,而是相對於克羅埃西亞的主教練達利奇,德尚是法國隊1998年捧得世界盃和2000年捧得歐洲杯的隊長,他比達利奇擁有更多的大賽經驗。世界盃決賽這樣的隆重舞台,除了實力,心態與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每到大賽的決賽,幾乎總是那些決賽經驗更豐富的球隊勝出?就是他們面臨這樣的場合,更有一顆平常心,更知道如何調整、控制,最大限度的抑制對手的同時把握住制勝的機會。

達利奇是一位優秀教練,但顯然在經驗上比德尚要稍遜一籌

這屆世界盃,最終獲得金球獎的是摩德里奇,而不是冠軍法國隊中的一員。為什麼?因為這支法國隊隊員中沒有核心,沒有領袖,他們的領袖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尚。

代表法國捧起過世界盃與歐洲杯的德尚,成功的將多元的法國隊捏合成了一個團結的整體

德尚在選擇隊員時,沒有帶上里貝里,也沒有帶上本澤馬,而是帶上了吉魯,讓很多人看不明白。吉魯除第一場替補之外,其它比賽全是首發,可他作為主力前鋒沒有進一個球。他之所以要選吉魯,首先是要保證球隊的團結,他知道一支奪冠的球隊不一定是最佳人選的組合,但一定是最團結的一個集體。而其次,就是要保證球員能執行主教練的戰術意圖,再優秀的球員,如果不能按教練的戰術意圖去比賽,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績,阿根廷就是這方面的例證。

4 合理的戰術

在對陣阿根廷及半決賽與決賽中,法國隊全場控球時間都不佔優,甚至可以說遠處下風,但卻都最終勝出。以法國人的技術能力,他們並不是不能控球,而是德尚主動制定了放棄控球權,而將重兵布置在後場,先是確保防守的穩定,再利用斷球後的反擊爭取得分。於是我們看到儘管法國隊控球時間遠處下風,但卻都最終贏得了比賽,成為最終的冠軍。儘管有球迷批評德尚的戰術太過於醜陋、功利,勝之不武。但體育比賽從來都是成者王候敗者寇,只要符合規則,選擇最能帶來勝利的戰術無可厚非。巴西隊從1970年奪冠後,每屆世界盃都是奪冠大熱門但每屆都抱撼而歸,直到1994年他們學習歐洲人的防守戰術,用最不像巴西隊的打法出戰,才再次捧杯。

德尚之所以選擇防反戰術,一方面是緣於法國隊的人員特點,另一方面是緣於現代足球的規律。在人員配備上,法國隊擁有姆巴佩與格里茨曼這樣速度奇快的反擊尖刀,及博格巴與坎特這樣的搶斷好手,有機會發動快速的突襲。與阿根廷的關鍵一戰,事實上是本屆世界盃唯一的一次奪冠熱門之間的直接對話,也可以說是提前上演的決賽。正是利用姆巴佩的反電戰,法國隊擊潰了阿根廷,掃清了奪冠道路上的最大障礙,也堅定了德尚繼續沿用此戰術的決心,於是在此後的半決賽與決賽中任用得更加得心應手。

擁有閃電般速度的姆巴佩,是德尚採取防守反擊的最大資本,無論是對阿根廷還是克羅埃西亞,他都是法國隊獲勝的關鍵先生

先恐固後防再伺機反擊也是現代足球的基本規律,得防守者得天下。現代足球速度越來越快,對抗越來越激烈,各隊的防守能力越來越強。在一支球隊擺好防守陣形的時候,任何一支隊想要得分都不容易。小組賽德國隊對韓國隊,八分之一決賽西班牙對俄羅斯,都佔據了場上的絕對優勢,卻都難以進球,反而被對方反擊得分,精明的德尚深諳此理。

足球的運動進攻,分為以多打多的陣地戰,以少打多的偷襲戰,以少打少的反擊戰幾種(反擊中如果把握得好,進攻壓上得快,偶爾還可以形成以多打少,但那種情形非常少見)。根據專業的統計,在運動戰中,最容易形成進球的是以少打少的反擊戰,因為此時對方後防空間較大,有自由發揮空間,而且後衛在退防中極易犯錯誤。據統計,百分之七十的運動戰進球,都是從斷球後到進球,時間少於15秒,傳球少於5腳的進攻。法國隊戰勝阿根廷的進球、比利時戰勝英格蘭的季軍爭奪戰、烏拉圭與葡萄牙的八分之一決賽,都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對陣烏拉圭,中後衛瓦拉內的自由球打開了勝利之門

現代足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定位球進球率特別高。本屆世界盃,定位球進球比率超過4成。德尚對定位球戰術的重視非同一般,我們看到法國隊定位球的戰術變化非常豐富,互相之間的跑位牽制靈活多變,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他們定位球得分率奇高。七場比賽攻進14球,定位球(包括點球)佔了6個,佔總進球數接近43%,得防守者得天下,得定位球者捧王冠,此話一點不假。

姆巴佩的反擊和中後衛的定位球,是法國隊戰術上的兩支利刃,他們的勝利進球基本都來源於此。

5 相對有利的分組與賽程

本屆世界盃法國隊被分在C組,同組的對手有澳大利亞、秘魯與丹麥。小組對手不強,尤其是先打澳大利亞與秘魯兩支弱隊,早早確定了出線資格,第三場與丹麥踢了一場默契的零比零,與那些第三場還要死拼出線權的球隊相比,在體力上佔了一定的優勢。

相比於決賽的對手克羅埃西亞,法國隊不僅多休息了一天,還沒有打過加時賽,而克羅埃西亞則是連踢三場加時,相當於比法國隊多踢了一場球。少踢一場加多休息一天,主力陣容又比對方更年輕,實際上沒有比賽,法國隊就已經先勝一籌。高手對決,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法國與丹麥打了一場沉悶的平局,但卻讓法國隊節省了很多體力

近幾屆世界盃,決賽進球都很少,前兩屆都打到加時,我賽前卻預測本屆決賽會是一場進球大戰,而且克羅埃西亞會丟球很多,最終果然進了六個球,是自1958年以來進球最多的一屆世界盃。現在的中國球迷,恐怕沒有誰看過那時的比賽,所以這也是中國球迷看到的進球最多的一屆世界盃決賽。

但是要說這場比賽的質量,雖然進球很多,但質量並不高。雙方失誤很多,攻防傳接的連貫性不足,可說是近幾屆世界盃決賽中,質量比較低的一場。當然,由於克羅埃西亞這樣一個人口只有四百多萬的小國出現在決賽場上,是近幾十年來唯一一支出現在決賽中的非豪門球隊,他所具有的話題性,今後會經常被人提起。

6一點點運氣

杯賽和聯賽不同,他的偶然性比較大,需要一點點運氣。法國隊本屆奪冠,運氣也是相當的好。

首先好在分組與賽程,這個前面已經有論述。同時,其它豪門強隊的低迷,也成就了法國。不是法國踢得有多好,是其它強隊踢得太爛,比如內鬥的阿根廷、臨陣換帥的西班牙、戰術失策的德國。實際上,法國隊在奪冠道路的沒有經受太多的考驗,也可以說他奪冠的成色稍有不足。他奪冠道路的唯一遇到的豪門球隊阿根廷,已經因為內鬥而失掉一半的內力,雖然比賽中也曾靈光窄現,但畢竟已經人心渙散,鬥志不旺。

最能給法國造成威脅的應該是巴西,巴西隊球星眾多,實力超群,可惜他們在對比利時的比賽中運氣欠佳,慘遭淘汰。比利時承擔了給法國隊掃清障礙的角色,然後又因自己戰術的不成熟而將法國隊送上了決賽的舞台。

決賽之中,克羅埃西亞雖然比法國隊更疲勞一些,但能站在決賽賽場上的機會千載難逢,頑強的克羅埃西亞人無疑對冠軍也充滿了渴望,他們開場後也佔據著場上的優勢,製造了不少的威脅。

然而,半決賽加時進球將克羅埃西亞帶進決賽的英雄曼朱基奇,卻在一次定位球防守中不慎將球誤頂入自家球門,給了克羅埃西亞人沉重的一擊。

半決賽克羅埃西亞的英雄曼朱基奇的烏龍,確定了決賽的走勢

頑強的克羅埃西亞人沒有屈服,佩里西奇勁射扳平比分,讓克羅埃西亞人再次看到希望。然而,不久之後法國隊的角球,正是佩里西奇禁區內的錯愕手球,讓法國隊再次超出。

成也英雄,敗也英雄。上帝在此刻實在太過於殘酷,他讓你登上榮耀的顛峰,他讓你跌入罪惡的深淵。2006年,充當這個角色的是齊達內,2018年,是曼朱基奇與佩里西奇。

半決賽的另一個英雄佩里西奇頑強的扳平比分後不久,即送上點球大禮,徹底擊垮了克羅埃西亞人的意志,這個晚上,上帝眷顧的是法國

為什麼?為什麼建功的是什麼,犯錯的也恰恰是他們?

下半場,也許是真沒有體力了,也許是他們被上帝的無情擊垮了,博格巴與姆巴佩的進球,讓比賽失去了懸念,法國隊成功登頂,舉起大力神杯。

德尚帶領的這支年輕法國隊,兩年前在主場的歐洲杯決賽中,全場佔優卻敗給了C羅受傷下場的葡萄牙,錯失冠軍。那場比賽,上帝沒有站在他們一邊,他們運氣霉到極點。而兩年之後,上帝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禮物,讓他們捧起了大力神杯。

我們不知道運氣什麼時候會好,什麼時候會壞。正如歐洲那句著名格言所說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的味道。

我們唯有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你要做的,只能是保持一顆不斷進取的心,一種對勝利不斷的追求與渴望。

對於克羅埃西亞而言,或許他們之前的幾場比賽已經將運氣消耗光,或許與他們在戰場相比,在足球場所受的磨難還不夠。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冠軍也不是一屆大賽能成就的。或許他們還需要更多的出現在大賽中,積累多一些底蘊,經受多一些磨礪,當他們站在決賽賽場上習以為常之時,那冠軍就會水到渠成。

於我們球迷而言,一個多月的世界盃,經歷了精彩與難忘,從明天開始,回歸正常的生活,關心柴米油鹽,關心明天的空氣、水與陽光。

註:文中圖片與法國青訓的內容來自於網路。

作者簡介:鐵馬老言,一個有著30多年看球歷史的資深偽球迷,曾堅持業餘踢球二十多年,現為馬拉松與越野愛好者。曾在《足球報》等諸多媒體發表足球理論文章,曾在甲A與中甲俱樂部工作數年,負責市場、媒體宣傳、球迷等工作,策劃的市場營銷事件被收錄入多部營銷專著。曾擔任新浪與搜狐網中超賽事通訊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馬老言 的精彩文章:

TAG:鐵馬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