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幫,是中國電影的救星嗎?
上映滿十天,《葯神》這波過去了嗎?並沒有。
就算《邪不壓正》來勢洶洶,但《葯神》依然堅挺地支撐著每天大盤一半的票房。
關於《葯神》的討論和解讀已經太多太多,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它是中國電影的希望。」這句話壹哥是認同的,因為靠故事就能征服觀眾,是電影工業成熟的標誌。
但是十天過去,在所有的討論和解讀中,似乎有個人的名字被大家忘掉了。這個人,卻是一切一切的關鍵。
他就是寧浩
寧浩是誰?影迷都認識。但壹哥還是不得不說兩個事:
1. 《葯神》導演文牧野提到,劇本里的男主程勇原本是一個白血病患者,後來被變成了健康人。這個關鍵的改動締造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葯神》,而改的人,就是監製寧浩。(《葯神》也被業內稱為是非常有寧浩范的一部片子)
2. 《葯神》之前的《動物世界》,和今年內將要上映的《流浪地球》,三部電影的背後,都與寧浩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三部「寧浩系」電影
2006年,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從此國產電影里有了「黑色幽默」這個類型。此後的《瘋狂的賽車》和《無人區》也都堪稱佳作。但是自2014年的《心花路放》之後,他已經很多年沒拍新電影了。
他這麼些年都幹嘛去了?
答案:他召集一群好友,組建了「寧浩幫」。
大金鏈子大光頭,寧浩長得還真是有點黑幫大佬的范兒。
「寧浩幫」的說法最早來源於2014年的《心花路放》,因為演員里有徐崢、黃渤、雷佳音等等寧浩的「老部下」,所以當時的媒體就給這群人冠了個名字——寧浩幫。
但是4年過去,其實「寧浩幫」的所指早就超越了一群固定演員的範疇。
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走紅之後,寧浩積累了一定的聲望。2012年,壞猴子影業成立,它的前身就是寧浩電影工作室。
壞猴子影業可以說是寧浩幫的「總部」。有了總部,就得開始尋找「幫眾」,早期的支柱力量自然是寧浩、黃渤、徐崢這個鐵三角。
黃渤、徐崢二人不僅在寧浩自己的早期作品中屢屢登場,在「寧浩幫」的後期新人作品中,也常來幫襯幫襯。
有了這兩位穩固的「長老」,幫派當然也需要新鮮血液——不得不說,寧浩發掘新人的方式實在有一手。
壞猴子影業在2016年推出了「壞猴子72變」計劃,旨在為10位新人導演護航。在宣傳圖中,他徵集的這10名「幫眾」氣勢洶洶地站成一排。
仔細看上面這張圖,《綉春刀》的導演路陽和《葯神》的導演文牧野赫然在列。
除了他倆,其實這十個人個個都是怪才。怪才嘛,拉攏起來的方式也肯定不一般。比如文牧野被寧浩「收服」的方式就是一頓火鍋:
而《動物世界》的導演韓延,雖然沒有參與這一計劃,但也同樣在採訪中提及了寧浩的「提攜」——這次寧浩用的是西瓜,不是火鍋。
而韓延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又是鐵哥們,郭帆、寧浩、文牧野、韓延四個人也剛剛一同出席了上影節期間新浪舉辦的「微博電影之夜」。
所以,如果把「寧浩幫」的定義脫離開寧浩黃渤徐崢鐵三角,脫離開「壞猴子72變計劃」,擴展成以寧浩為代表的一幫人的時候,一個問題浮出水面: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在壹哥,答案看來無非是七個字:中國電影工業化。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發布會
主題是「為未來而生」
那位說了,工業化不就是拍大片么?把視效搞搞不就得了?此言差矣。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工業化」,舉個例子,中美兩國被稱為當今世界上工業化最成熟的國家,為什麼?因為這兩個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門類。
放到電影上也是一樣,「工業化」的首要標準就是要把一國的電影類型補齊。
首先是黑色幽默。
《瘋狂的石頭》里處處都是諷刺,黑幫大佬蠢如豬、國際殺手被困在通風管道、騙子集團住警察隔壁都互相沒察覺、還有這個念著「城市就是一個子宮」的二手藝術家,一部片子把一堆人的臉都打了。
大笑過後又有思索,痛快之餘又不乏力量——不管《石頭》、《賽車》還是《無人區》,寧浩的電影總會給人這種感覺。
當然,寧浩的這種黑色幽默也完美延續到了《葯神》中。
牧師是這部影片最為成功的笑點,每次他顫巍巍地說出「上帝保佑你」時,寧浩的影子就扎了出來。
除了黑色幽默電影,仔細觀察上面壹哥提到的幾部片子:
《綉春刀》是古裝動作懸疑;
《動物世界》是奇幻動作冒險;
《葯神》是現實主義+喜劇;
《流浪地球》是冒險科幻。
僅僅這四部電影,就代表了中國電影市場四種稀缺的類型——不管寧浩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如何,寧浩所代表的這幫人正在用盡全力補全中國電影的類型。
寧浩幫,正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實踐者。
除了單純補全,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上面的那四部電影都不止是單一類型。這就是「寧浩幫」多走的一步棋:類型融合。
純動作片、純搞笑片,觀眾審美疲勞了,怎麼辦?就把兩種類型結合在一起,讓觀眾眼前一亮。
《葯神》與《瘋狂的石頭》的純喜劇不同,而是高度升華後的現實主義——它不僅僅是黑色的諷刺,也不完全是催淚的現實,而是將兩者合二為一,打造了一出有笑有淚的悲喜劇。
《動物世界》也一樣,選擇了懸疑與動作的融合。
由福爾摩斯英劇、日本推理小說帶起來的燒腦浪潮,早就證明了「懸疑劇」在中國的市場價值,但當燒腦再也玩不出新花樣的時候怎麼辦?
玩動作,玩特效。
《動物世界》的2.5億成本很大一部分就砸在動作戲上了,雖然被批與劇情結合不緊,但也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最後,寧浩幫電影還有一個不引人注目的「隱藏屬性」,就是「中國特色」。
壞猴子影業的公司名稱就體現了寧浩幫的精髓——雖然壞,但是只猴子,可以看成是孫悟空這個中國傳統文化符號。
「寧浩幫」的導演們看得比我們所有人都遠,他們不僅要打造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還要打造只屬於中國的工業化——不這樣,我們和好萊塢又有什麼分別?
這種中國特色早在《瘋狂的石頭》里就已經初現端倪:
黃渤飾演的黑皮在準備大幹一票之前向關公祈禱,這一票要是成了,「以後我好吃好喝好好伺候你」。
這種「菩薩和佛得為我服務」的功利心態,真的是只有中國人才有的。
有豆瓣網友甚至將《瘋狂的石頭》看作是「吃透中國的傑作」。也只有中國人才能最為切身地理解這部電影中的笑點,甚至是痛點。
而《葯神》對中國現實的關照,也是它被褒揚的原因之一。
除了題材涉及到了「看病難」、「醫保」等之外,無論是單親媽媽思慧,還是打工青年黃毛,都是活靈活現的中國角色。
就連《動物世界》這樣的日本故事,也因其和「房價問題」的關聯,成為了中國的故事。
更多例子,不再贅述。
話到最後,壹哥不得不佩服寧浩和他的朋友們對於中國電影的關切之深、思考之遠。就像上面那張「壞猴子72變計劃」發布會的五個大字「為未來而生」一樣——他們,代表的是中國商業電影更加成熟的未來。
寧浩幫就是中國電影的救星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