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斯拉為什麼非要背著特朗普,來中國建廠?

特斯拉為什麼非要背著特朗普,來中國建廠?

文|王宇波

7月10日,特斯拉公司與上海市政府、臨港管委會簽訂協議,敲定在華建廠事宜。工廠規劃產能50萬,具體建設地點在上海臨港奉賢園區。本文將對特斯拉為什麼來到中國,以及在貿易戰背景下的意義進行一番探討。

為什麼來中國?

2014年1月,馬斯克在一次採訪中談到已經把在華建廠列入長期計劃中。2018年7月10日,這一「長期計劃」終於塵埃落地。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3)

據公告,特斯拉上海工廠規劃產能50萬輛,以特斯拉在美國內華達州建設超級工廠(Gigafactory1)的做法,這50萬產能並不會一次建成,而應當是逐步建成逐步投放。據筆者了解,該工廠的具體動工時間將在2019年初,簽約後到開工之間的半年時間則是工廠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例如工程招標等。不過即便如此,Gigafactory3仍然將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7.8萬輛,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期,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仍將保持高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這一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50萬輛。

對於致力於成為大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特斯拉來說,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是必須要考慮的。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賣出超過2萬輛電動汽車,銷售額超20億美元。而這還僅僅是在銷售Model S/X這樣的百萬級別豪華車型的情況下。

根據特斯拉的產品布局,Model S/X售價高,走豪華路線,Model 3相對低廉,進攻主流市場。而這一市場對於售價更為敏感,即便是20%的差價,都會嚴重影響銷量,更不用說中美貿易戰之後中國開始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在原先15%的關稅基礎上加征25%的懲罰性關稅。

特斯拉中國工廠可以確定的是與上海自貿區(原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無關,也就是生產出來的汽車不需要再交納關稅。以此為基礎測算,Model 3以及未來與Model 3同平台的中型SUV Model Y的售價或將位於30萬-40萬人民幣區間。考慮到特斯拉國產車型投產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比現在更低,甚至完全取消,以特斯拉在產品力和品牌效應上的優勢,其低端車型在國產後勢必在會有比較大的競爭力。

有相關業內人士評論說,特斯拉在華建廠,是其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也是能否實現真正翻身盈利的核心。

除了出於自身利益的源動力,特斯拉工廠能在中國順利落地,更重要的因素莫過於中國政府對汽車行業外資的逐步放開政策。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到今年6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該版清單正式允許外資獨資在華獨立建設新能源汽車廠。

在特斯拉簽訂協議的同一天,一場標誌著中國和德國車企合作全面深入的大型簽約儀式在柏林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

李克強在當天還體驗了中德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體驗完之後表示:「這場活動是我此次訪德的『壓軸戲』。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捲全球,自動駕駛汽車代表了汽車產業、技術的制高點,發展前景廣闊。中國正在推行新一輪對外開放,將進一步開放汽車領域市場准入,歡迎德國企業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擴大對華投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李克強總理的表態,代表了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基本態度:自信,開放,歡迎競爭,一起做大,真正的大國心態。特斯拉的到來,正是乘了這股東風。

到底誰與誰「背道而馳」

特朗普掀起貿易戰的由頭,正是希望通過「逆全球化」的貿易保護措施,迫使製造業迴流,實現他「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夢想,因此馬斯克的上海工廠,顯然不會合特朗普的「胃口」。

特斯拉與上海政府正式簽約建廠之際,也正是貿易戰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馬斯克選擇與上海合作,投巨資建設第三座「超級工廠」,似乎是在「打特朗普的臉」,和美國政府「背道而馳」。

然而真正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其實是特朗普政府本身。

美國知名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公司在特斯拉簽約前一周,宣布部分生產任務將轉移至海外,特朗普還為此大發雷霆,專門發了推特來指責哈雷,稱其把歐盟的報復性關稅當成產能轉移的借口。

然而特朗普的推特並不能真正阻止哈雷轉移產能,2018年第一季度,哈雷在美國銷售額下降12%,而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則是大幅增長。貿易戰掀起之後大幅提高的關稅增加了哈雷銷售到海外市場摩托車的成本,如果售價堅持不動,那麼利潤下降,如果售價相應提高,那麼銷量又會下降。將產能轉移到海外工廠躲避關稅,無疑是哈雷繼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合力共維、共同發展是主流的價值觀和經濟觀,特朗普實行的單邊保護主義違背的是主流價值觀。他才是「背道而馳」的一方。

除了哈雷和特斯拉用腳來表達自己的立場,美國傳統汽車製造業均強烈反對特朗普政府提高汽車類關稅,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類似通用這樣的跨國車企的很多車型並不在美國生產,即便是在本土生產的一些車型,大量的零配件也非美國國產,如果提高關稅,真正的美國製造業反倒會受到傷害,違背特朗普的初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然而特朗普是真的不清楚如何才能獲得製造業迴流嗎?

6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了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新廠動工儀式,並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一起鏟了第一鍬土。

特朗普對富士康在美國建廠寄予厚望,他表示,這一項目將創造15000個工作崗位(實際為13000個),並為威斯康星州的經濟每年貢獻24億美元。特朗普在工廠奠基儀式上還稱,富士康的建廠計劃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蹟」,並以此炫耀自己復甦了「美國製造」、引進外資、調整貿易政策的「偉大成就」,「美國的門開得比以往任何時間都大」。

實際情況卻是,威斯康辛州政府為了這座新工廠將要付出約40億美元的高昂補貼。對此情況,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質疑這筆高達高達40多億美元的補貼在25年內都不可能收回足夠的稅款來抵消。

威斯康辛州靠補貼吸引製造業,而不是什麼「貿易戰」,特朗普會不知道嗎?他針對中國的「貿易戰」,不是為了所謂的「逆差」「公平」,而是另有所圖,因為中國復興讓美國人感到了壓力。但我們參與全球治理改革並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與時俱進、改革完善,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認為,貿易戰不會有贏家,只會給大家造成損失。我們不希望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下,中方理所當然作出必要反擊。中方願與各方一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堅定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請吸毒藝人站台遭抵制,NARS發聲明又被批
目前暫列世界盃射手榜第一位的,真是沒想到……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