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吃巧克力的人是這位皇帝?巧克力當成藥!可惜成了百年謎團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巧克力。如今現代人發現,適當的食用黑巧克力對人體有諸多好處,比如說減肥,比如說提供能量,比如說有助於智力增長。
不過大家知道咱們中國第一位吃巧克力的人是誰嗎?那麼接下來就要和大家講講,咱們的康熙皇帝和巧克力之間的一些故事了。
巧克力起源
巧克力是一個舶來物,在康熙時代,康熙皇帝傳下聖旨,讓武英殿總監造赫世亨出去尋找巧克力。因為在那時候,巧克力是一種洋貨,當時已經有傳教士來到中國,於是赫世亨就聽從康熙皇帝的旨意,前去尋找當時羅馬教廷特使鐸羅。當時的康熙皇帝是如此說道的,「著赫世亨至鐸羅處,倘若鐸羅多帶有deriyaga,可以求取,若少則勿取,可捎信到廣東後尋得,寄來亦可。」
清朝時期中西文化交融
「deriyaga」這個詞呢,是葯的意思,在當時因為西洋文化傳入,不少西方藥品也隨之跟著來到中國,康熙皇帝以為巧克力屬於西方藥物的一種,於是說了「deriyaga」。由於那時候康熙皇帝對各類西藥十分感興趣,西方藥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康熙皇帝的不少煩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聽聞了巧克力這樣東西,便有了想要尋找來巧克力的想法。
康熙皇帝
於是康熙皇帝繼續說了,「若有cokola亦求取。」這就是要求取巧克力的意思了,cokola更像是巧克力的音譯,那時候對英文還不熟悉的皇帝用了這樣一個音譯詞來代替。
巧克力
那麼赫世亨就向羅馬教廷特使鐸羅要來了150塊巧克力,擱在今天那也是大數目了,誰沒事吃那麼多巧克力啊?而這位赫世亨還很盡職盡責的詢問了巧克力的吃法,咋吃啊?當時的西藥師就為赫世亨解釋了一通巧克力的來源,巧克力的原料,以及當時巧克力在西方主要是作為飲品食用的,放咱們現在就是熱可可,而在他們那時候,就是把巧克力放到容器里,加入熱糖水,攪拌均勻了之後飲用。
熱可可
西藥師還說了,這巧克力喝起來是甘苦的,用中醫的說法來看巧克力呢,是性溫和,但具體有什麼醫藥上面的效果,這還真沒點兒說法。其實小編覺得,可能人家西藥師是說了,但是赫世亨沒搞明白,那時候中西文化還不是交融得很好,互相接觸不多,沒準兒是赫世亨沒聽懂。
西方製作巧克力
之後,赫世亨就寫了奏摺給康熙皇帝,把巧克力的說法都給上報了。那康熙皇帝一看,好吧,不吃了,吃這玩意兒有啥用都不知道,那就不要隨便亂吃了比較好。於是這位皇帝給赫世亨回了三個字「知道了」,巧克力的事情就沒了下文,甚至那時候還傳出了我們的康熙皇帝不吃巧克力的說法。
知道了
而那150塊已經交到赫世亨的巧克力呢?沒了方向,誰也不知道那些巧克力去了哪裡,是被扔掉了?還是被赫世亨吃掉了?這都不得而知。只是咱們的康熙皇帝和西方巧克力之間的這段趣事被流傳了下來,可惜咱們中國第一位吃巧克力的名號,就和康熙皇帝失之交臂了。


※一塊僅4克的巧克力,至今無人能吃完,吃了懷疑人生,你敢來挑戰嗎?
※美國肯德基賣的什麼鬼,和中國的肯德基對比一下,差的不是一點點!
TAG: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