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史上最危險節目開播,《誰是美國?》引發喜劇底線爭議

史上最危險節目開播,《誰是美國?》引發喜劇底線爭議

全世界在15日美國Showtime播出的7集系列《誰是美國?》上映前就知道,「波拉特」的扮演者沙查?巴隆?科恩(Sacha Baron Cohen)又帶來了一部批判美國政治的黑色喜劇。不同於近年的其它影視節目,《誰是美國?》中科恩又是喬裝又是忽悠,為的是披露保守派政客的虛偽。


「在美國傷口上灑酒精」

作為政治喜劇,《誰是美國?》(Who is America?)旨在探索美國「政治文化界從臭名昭著到無人所知的多元個體」。本劇涉及外交政策、醫療、性別不平等、種族歧視、非法移民羈押以及監禁環境等多個領域,差不多把當代的社會問題數了個遍,也給了特朗普時代的政治文化一記深刻的諷刺。

在剛剛播出的第一集中,科恩先後化身為4個古怪的角色,包括新聞記者和畫廊老闆以及自由黨人士。該劇的拍攝手法延續了科恩一貫的「偽紀錄片」式的風格,他用團隊精心編造的身份接近保守黨政客,從而在他們不知真相的情況下記錄他們對敏感話題的真實反應和態度。

最受到爭議的角色莫過於科恩飾演的以色列反恐專家。他一本正經地向支持槍支權利人士和多位保守黨支持者提出一項虛構的計劃,要求教授3至16歲小朋友們近10年來的校園槍擊案件,並教會他們使用槍支自衛。而與他接觸的幾位共和黨議員、國會前議員和州議員竟然表示會全力支持科恩的這項「幼兒園衛兵」計劃——誰能想到,在群眾心中仁慈、開明的議員們原來有著這樣的真實想法。

巴隆·科恩扮演的反恐專家和支持槍支權利人士Philip Van Cleave

可以說,《誰是美國?》揭露了許多普通人對當代美國政治文化的不滿。據外媒報道,科恩的這部新作非常受歡迎,因為在觀眾眼中,他飾演的角色代表群眾集體的「自我」。觀眾認為,對於政客的捉弄和嘲諷正是在揭開美國政治虛偽的面紗,把其民主外表之下真正醜惡的一面展現給世界。《華盛頓郵報》則把此劇比作「在美國傷口上灑的酒精」,被採訪政客流露出的冷淡和荒謬態度是科恩對美國政治尖銳的觀察和深刻的反思。


充滿爭議的百變天才演員

15日上映前,評論聲已將 「無恥」「精神失常」「冷血」的標籤不斷貼在這部由科恩自編、自導、自演的系列上。但這位主創早已對爭議聲習以為常,畢竟這並非他首次參演政治諷刺作品。

特朗普和巴隆·科恩在《阿里·G個人秀》。

現年46歲的才子導演生於英國猶太家庭,後畢業於劍橋大學。使他成名的是2000年自編自演的節目《阿里?G個人秀》(Da Ali G Show)系列,其中他扮演了各種爭議角色。之後,他開始把此秀中的一些角色搬上大銀幕,最出名的包括電影《波拉特》和《布魯諾出城》。

演戲天賦過人卻常常為社會和政治打抱不平科恩被稱為「整人天才」也不為過,在《誰是美國?》中他就不惜冒險扮成怪人走訪保守黨政客,從而引導他們說出真實想法。節目的製作方Showtime電視台總裁大衛?尼維斯(David Nevins)就稱讚科恩「大膽、富有創造力」「充滿驚喜」,不愧為「當代最重要傑出的挑釁者」,而外媒也稱他是個「不誠實的自由黨」。


政客們紛紛中招,一大波聲討來襲

當部分媒體輿論借著科恩諧星的噱頭炒作時,《誰是美國?》卻迎來又一波媒體攻擊。不過,這一次爭議源於秀中被採訪者。節目預告播出後,他們紛紛指責這是科恩新型的「臭名昭著的英式陷阱」,意在利用他們的耐心捉弄他們,以達到傳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目的。首集中露面的阿拉斯加州前州長莎拉?佩林(Sarah Palin)於10日在臉書上表示,科恩在採訪她時假扮成一位美國退伍老兵從而誘導她說了他希望聽到的話,而自己則淪為這種「噁心」的幽默惡意剝削的對象。

節目的「受害者」們。

廣播主持人、國會前議員喬?沃爾什(Joe Walsh)也加入佩林的批評陣容中。憤怒的他在推特上稱自己被騙去參加紀念以色列建國70周年綵排活動,在之後的採訪中還被要求讀提詞機上關於孩子的言論。「我們保守黨肯定會成為主要攻擊對象,而我們對槍支的支持遲早會被批評。」沃爾什抱怨道,他已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BoycottShowtime運動以抗議科恩和他的節目。

《誰是美國?》關於槍支和校園槍擊案的劇照。

出鏡的政治家們紛紛跳出來聲稱自己被騙。曾被未成年少女指控性騷擾的前任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羅伊?摩爾(Roy Moore) 威脅稱他將採取法律措施。他說:「我不會因為我的身份而哄騙其他人去參加這種荒誕的節目,身為美國人我們應該感到驕傲並為我們所相信的事物而奮鬥。」

去年被特朗普從蔑視法庭控訴中特赦的亞利桑那州前治安官喬?阿爾帕約(Joe Arpaio)透露,科恩在去年10月也曾假扮成芬蘭諧星採訪他。喬治亞州的電台主持人奧斯丁?羅德斯(Austin Rhodes)承認他被科恩扮作一名性別/婦女研究專業的大學教授採訪,直到細心聽眾打電話來提醒他注意與科恩合作多次的製作人陶德?舒爾曼(Todd Schulman),他都未注意到採訪他的人是這位諷刺藝術家。


黑色幽默是否值得採取「卑劣」的卧底手段?

《華盛頓郵報》指出,觀眾和社會都應該對《誰是美國?》輿論暴露出的觀眾雙重準則做出反思。

一方面,觀眾期待看到這種 「紀錄片式」風格的節目。科恩不僅有底氣回歸舞台並自編、自導、自己脫稿表演這出惡作劇,還有本事扮演各式卧底角色以晃過沒有準備的政客們,揭露他們平時在官方場面見不到的真實想法。

另一方面,政客們的表現和回答對「幼兒園衛兵」計劃的認同令媒體和觀眾唏噓不已。科恩在此次「低調」回歸中是否刻意誤導採訪者認同一些駭人的政策已不重要——即使明知政客被科恩假扮的角色騙,觀眾仍對此劇曝光的政治現象和節目反映出的政治現實的差距羞愧萬分。

但更重要的是,觀眾們的這一「雙重標準」是否會引發更多的如《誰是美國?》這樣的諷刺節目?如果科恩如此不惜利用一切手段為拿到政客們「最真實的反映」的精神被全世界稱讚,那麼很可能有更多模仿者,和更多的「受害者」。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科恩卧底潛入確實濫用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那麼社會應該如何平衡個人觀點曝光的手段和程度?換言之,被故意套取和引導的言論是否受到道德準則的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追風少年,除了速度,還有盛世美顏
App Store十周年了,你還記得下載的第一個應用嗎?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