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體廠開工率超80%,產能利用接近滿負荷,新產能還在一年後!降價,難!

單體廠開工率超80%,產能利用接近滿負荷,新產能還在一年後!降價,難!

來源:川財研究

原標題:有機硅-供需緊平衡,行業高景氣有望延續

作者:張天楠 楊歐雯

一、有機硅產業鏈解析

有機硅,素有「工業味精」之稱,是指含有硅碳鍵(Si-C)的化合物,並且至少有一個有機基團通過硅碳鍵結合到硅原子上。其中,以硅氧鍵(-Si-O-Si-)為骨架組成的聚硅氧烷佔比最高(90%以上)、研究最深、應用最廣,因其具有其他高分子材料所無法比擬的獨特性能,如:耐高低溫、防潮、絕緣、耐腐蝕、耐老化以及生理惰性等。

有機硅產業鏈主要分為:有機硅原料、有機硅單體、有機硅中間體、有機硅深加工四個環節,其中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生產環節是有機硅產業鏈的核心。有機硅工業的特點是集中的單體生產和分散的產品加工。任何高分子材料的發展,關鍵在於單體技術的發展,由於有機硅單體的生產工藝複雜、流程長、技術壁壘較高,屬於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單體的生產水平和產業規模也直接反映一國有機硅工業的發展水平。下游產品方面,主要有硅橡膠(室溫硫化膠和高溫硫化膠)、硅油、硅樹脂、硅偶聯劑等四大類別,具體產品多達7000多種,終端應用領域遍布建築材料、電子電器、醫藥衛生、化工、汽車、紡織等行業。

能源(尤其煤炭)是有機硅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成本來源。產業鏈上游原料中,金屬硅每產出一噸平均耗電12,000度(火電/水電),甲醇的上游亦是煤炭。中遊方面,相關文獻數據顯示,每生產一噸有機硅單體(二甲基二氯硅烷),需消耗0.26噸金屬硅、0.58噸甲醇以及10噸中壓蒸汽。同時,每噸單體可生產出0.45噸DMC(有機硅中間體之一),再出售給下游有機硅產品生產製造企業。

二、供給端:產能增量有限,集中度持續提升

2.1全球單體產能高度集中,國內產能佔比過半

全球有機硅單體生產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國內貢獻主要產能增量。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機硅單體總產能約580萬噸,產量預計為475萬噸,產能利用率達到81.8%,處在較高水平。2010年以來,全球產能增加約150萬噸,其中我國貢獻了140萬噸的增量,新增產能幾乎全部集中在我國。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有機硅單體產能達到297.5萬噸,佔全球總產能的51.3%,躍居全球有機硅單體最大產區。

近年海外單體有效產能規模保持穩定。截至2017年末,海外有效產能約239萬噸,占海外總產能的84.6%,並且集中度極高,主要由六家企業掌控,分別為陶熙(原道康寧)84萬噸、邁圖45萬噸、瓦克44萬噸、信越35萬噸、藍星(法國)20萬噸以及KCC11萬噸,裝置分布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泰國等地。

國內有機硅中游企業整合明顯,集中度持續提升。百川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有機硅單體名義產能303.5萬噸,但山西三佳與江蘇弘博合計28萬噸產能已停產2年、復產無望,國內實際有效產能275.5萬噸,佔比90.8%。在產企業家數已從2012年的15家減少為現在的11家,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CR5有效產能佔比達到65.3%。

2.2海外產能鎖定,國內擴產腳步漸緩

海外巨頭無意中游擴產,深耕有機硅深加工領域。技術層面看,雖然陶熙(原道康寧)等海外巨頭的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生產仍略優於國內企業,但較國內一線企業的技術優勢已經越來越小,考慮到擴產的潛在成本壓力,海外企業的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產能已基本鎖定,暫無擴產計劃。此外,相較國內有機硅生產企業,海外巨頭的技術優勢在有機硅深加工領域更為明顯。陶熙(原道康寧)、瓦克、邁圖、信越等四大巨頭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下游產品銷售,其中陶熙有機硅產品多達7000多種,而我國有機硅產品僅幾百種,且多為低端產品,與國外差距明顯。深耕有機硅深加工,有利於海外巨頭最大程度上發揮技術優勢、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拓寬盈利渠道。

環保監管念起「緊箍咒」,有機硅企業屢受波及。2016年以來,連續四輪中央環保督查力度空前,今年環保督查「回頭看」啟動更是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機硅中上游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和粉塵,後期環境治理成本較高。近年環保壓力激增後,國內有機硅產業受到不小衝擊,比如在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2018年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中,贏創、漢高、藍星、卡博特、道康寧等多家有機硅企業均赫然在列。

環保推動產業供需結構持續改善,國內有機硅單體產能擴張腳步放緩。環保監管愈發嚴格無可避免,國內有機硅單體擴產腳步不得不放緩。根據在建項目看,今年無新增產能,國內供給端良好;新安與合盛各有15萬噸產能將於2019Q4投產,增產規模不大,預計對國內有機硅市場衝擊有限。

短期供給吃緊,產能利用近滿負荷。海外產能近年無較大變化,剔除不正常產能、老舊裝置退出/技改/停車檢修,海外有效產能接近滿產、幾乎無提升空間,預計未來產量只減不增。國內有機硅單體供給同樣吃緊,2008年以來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今年以來,國內開工率突破80%,6月至今,多家企業開工率均在90%以上,產能利用情況已接近滿負荷。此外,近年不少國內企業將生產線向下游延伸、涉足有機硅深加工領域,市場上有機硅中間體實際供給量將進一步收縮。考慮到新增產能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末投放,有機硅行業高景氣大概率將延續。

三、需求端:內需全面復甦,外需或超預期

3.1全球需求穩定增長,消費結構存差異

全球有機硅產品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各地區消費結構存明顯差異。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有機硅產品消費量(折有機硅單體)達432.4萬噸,2000年-2016年CAGR達到6.8%,快於全球經濟增速。有機硅產業鏈下游產品分別為:硅橡膠(68%)、硅油(17%)、硅烷偶聯劑(12%)以及硅樹脂(3%)。從消費結構看,各地區差異明顯。國內硅橡膠消費一枝獨秀,而美國、西歐兩地硅橡膠與硅油的消費比例非常接近,日本則對其他產品(如:硅烷偶聯劑、硅樹脂)的需求更為旺盛。

3.2內需:經濟回暖帶動需求復甦,主流領域貢獻穩定增量

有機硅需求與宏觀經濟同步回暖。我國有機硅產品的主要消費終端是建築(34%)、電子電器(28%)、紡織業(11%)、加工製造業(9%)、交通運輸(5%)和醫療衛生用品(4%),終端需求與宏觀經濟景氣度關聯度極高。2017年,我國實際GDP增速回升至6.9%,經濟回暖促使有機硅需求轉旺。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有機硅中間體表觀消費量達186.45萬噸,同比增長15.8%,扭轉了2016年表觀消費量同比減少的頹勢。

我國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增速較快,市場對硅橡膠需求旺盛。膠粘劑、密封膠、建築包覆材料等三大有機硅產品在建築行業中應用最廣。其中,膠粘劑和密封膠均屬於硅橡膠製品,具備耐高低溫的優勢,其他橡膠產品難以替代;建築包覆材料屬於硅樹脂製品,性能較普通樹脂或其他複合材料更優,具備壽命長、抵抗惡劣環境等優勢,近年來市場認可度逐步提升,滲透率持續提升。近年經濟回暖明顯,下游房地產增速明顯回升,為高溫膠、室溫膠等有機硅產品貢獻穩定需求增量。2017年投資完成額達到10.98萬億元,同比增長7%;2018年前5月房地產投資完成額達4.14萬億元,同比增長10.2%,時隔四年首次回升至兩位數。基建增速有所放緩,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突破64萬億元,同比增速降至1.1%。

電子電器市場受益全球產業轉移,LED貢獻潛在增量。改革開放以來,大量海外電子電器生產製造產能轉移至我國。受此影響,儘管全球有機硅電子電器市場增速放緩,我國電子電器用有機硅市場規模仍然能保持超過6%的增速。有機硅產品在電子電器領域應用極廣,主要原因系有機硅具備完善的密封功能,可以保護極為敏感的電子組件及元件免受外界污染或移動的影響,保證電子產品的長期穩定性。此外,有機硅材料不會腐蝕、不會自燃,符合電子產品生產及製造中最為苛刻的安全及純度要求。LED製造是有機硅在電子領域中最主要的應用之一,發展態勢良好。2016年,國內LED顯示應用市場規模達到335億元,同比增速回升至8.1%;出口金額56億元,同比增長24.4%,保持快速增長。

3.3外需:海外產能退出製造剛需

海外產能陸續退出,對外依存度由正轉負。受生產裝置老舊等因素影響,近兩年海外有機硅中游產能遭遇事故頻繁,停車、停產常態化,有效產能高負荷運行,供需缺口持續擴大。而過去十年全球有機硅中游產能增量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僅信越泰國和韓國KCC分別貢獻7萬噸/8萬噸的聚硅氧烷增量。2014年起,我國有機硅中游產品對外依存度由正轉負。百川資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DMC凈出口量達9.13萬噸,遠超2017年全年的1.09萬噸,海外需求迅猛增長。此外,歷史經驗看,人民幣持續貶值,有望一定程度上提振有機硅海外需求。

四、未來趨勢:短期價格望上行,長期期待縱向一體化

短期看,行業供需緊平衡,價格大概率將繼續上行。正如前文所言,供給端看,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企業,有效產能利用已經接近滿負荷,新增產能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年末才能投產,考慮到部分海外落後產能退出、國內環保監管持續施壓,今明兩年有機硅中間體供給量將只減不增。需求端看,全球經濟持續回暖,據Markets預測,全球有機硅市場有望保持年均5.85%的增速,規模從2017年的142億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88.7億美元。短期看,供給無增量,需求端持續向好,供需缺口難以填補,有望推動有機硅中間體價格持續上漲。截至2018年7月5日,華東地區DMC報價34500元/噸,今年累計上漲20%,接近歷史最高點。我們認為,相較2004年DMC價格高點時,當前有機硅市場行業集中度更高、監管和運營更規範、供需結構更佳,未來價格穩步上漲可期。成本端看,金屬硅、甲醇價格相對平穩,DMC價格價差有望持續擴大。

長期看,優勢中游企業可深耕縱向一體化,布局深加工、提升盈利能力。國內中游龍頭企業在單體/中間體生產上,與海外巨頭的技術差距已然不大。然而海外巨頭在有機硅深加工領域具備較大優勢,壟斷諸多高端有機硅產品,對下游應用終端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盈利能力較強。國內優勢企業可參照海外巨頭成長路徑,在中游產品價格上行周期深耕前向一體化,布局中高端下游產品,提升行業話語權,拓寬盈利渠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粘劑交易平台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膠粘劑交易平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