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楊振寧之問」還需要問嗎:中國培養一流科學家像辦奧數班!

「楊振寧之問」還需要問嗎:中國培養一流科學家像辦奧數班!

「拔尖計劃」不成功、沒能培養出一流科學家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楊振寧之問」早有答案。紅頭文件即使能製造科學家,恐怕也是偶然的。培養人才的土壤是什麼樣的呢?

2018年7月14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拔尖人才培養論壇」上,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楊振寧教授提到:

「對於創建一流科學家不太成功這件事,是值得討論的。是不是有這個現象?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這三個題目相關的是值得大家討論的。」

無獨有偶,2005年轟動中國社會的「錢學森之問」曾引發多方面的反思:

「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相比之下,「楊振寧之問」點到為止,不過異曲同工。

所不同的是,楊老的評述是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推出10年後提出的,而這個「拔尖計劃」(又稱「珠峰計劃」)正是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

以清華大學為例。2009年開始實施「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不同實驗班選拔模式不同。比如,「錢學森力學班」採取「高考錄取+校內分流」的形式,而計算機班則是「奧賽+校內二次測試」。

高材生進校後配備一流師資「開小灶」,畢業後推向國外名校繼續讀碩、讀博,學成歸來後再為國效力。

看來看去,這不就相當於體制內官辦的奧數班嗎?只不過開在國內名牌大學裡了!

不由得想起,1990年我進入高一(6)班時才發現,這是個地地道道的「特招班」,除了中考總成績,還特意參考了數學單項成績,以及「德智體」方面的評語。

而我能「混入」六班總有些奇怪,當年我的數學一般,也沒什麼特殊興趣,總成績倒還好,也算「拔尖」吧。

就在這一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在中國舉行,當時中國教育界也積極行動起來,這個班實際上就是中國早期的體制內奧數班。

「特招班」的師資大部分是北京市「學科帶頭人」,每周會有幾次課餘數學「加餐」。區里和市裡的數學競賽基本上被六班「承包」了,不過競賽成績並沒有達到預期。

三年後,六班裡有一半同學考入了清華、北大,「奧數」不能說沒用,但效果其實並不大。而且這些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無論在哪兒,考進清北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本人連同其他一些六班同學,在高二結束後轉入了文科班。

說實在的,上「奧數」對我而言,除了少數幾次蒙對、意外驚喜的場景外,總體上無異於折磨。我在高中做噩夢最多的情景就是數學卷子沒做完就被老師拿走了。到現在,我這個文科腦袋僅僅記得有個什麼「抽屜原理」!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奧數」生,我可以想像,如今的「拔尖計劃」無異於把學生的專業取向強制納入集訓的體系內,而學生的興趣要服從於大學、政府的安排,還是換湯不換藥的「舉國體制」!

這不是人才培養,而仍然是服從國家意志的、機器化的「科學家」生產線。

「楊振寧之問」的答案其實是公開的秘密。

紅頭文件即使能製造科學家,恐怕也是偶然的。

我還是欣賞西湖大學校董會主席錢穎一教授的觀點:

以制度為基礎按規則辦事,給校長最大的治校空間,給教師最大的治學自由。

依法治校、去行政化、學術自由才是中國高等學府培養人才、輸送一流科學家的土壤。

推薦文章:

特朗普女婿進哈佛水有多深:取消平權政策對中國人上哈佛是利好嗎?

教育部對幼兒園學前班開刀了!家長懵圈,培訓機構這回又要亮了

哈佛教授丘成桐懟中國基礎教育,打了衡水中學們的臉!

誰預定了清華北大的招生名額?不進中國500強中學,高考別想進清北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剛Andrew 的精彩文章:

教育有什麼用?無知的歲月最開心……
勒夫錯過了辭職的最佳時機!沒學齊達內,一代名帥難逃宿命

TAG:趙剛Andr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