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著名科學家為了特殊任務進入沙漠,留下紙條後就不知去向
文/呂飛飛
在歷史上,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們默默奉獻,不追求功名與利祿;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們身先士卒,不畏艱辛困苦;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們廢寢忘食,攻堅克難行走科學的第一線。
彭加木,一個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的偉大生物化學家,從基層做起,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可能是上天嫉妒他的才華,也可能是上天憐惜他的辛勤勞作,不想他太辛苦,讓他只留下一張字條,便消失在了新疆羅布泊中……
彭加木,1925年生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並就讀於化學系,畢業後於北京大學農學院任助教,當然他的腳步遠遠不止於此,經過了幾年的沉澱,於1949年進入了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成為了一名助理研究員。
此後一直在科學院里研究學習,到了20世紀50年代,他放棄了出國機會,志願到新疆參加實地考察。並和其他科研人員一起建立科研基地,成立了新疆科學院分院,對植物病毒及防治進行研究,就這樣和新疆結下了不解之緣,並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新疆。
在新疆工作期間,彭加木多次帶領團隊進入新疆羅布泊進行實地考察,與其說是考察更不如說是探險,羅布泊地區的天氣著實惡劣,考察常常面臨著風險,但這些都阻止不了科學們對於未知的渴望,他們不畏艱難多次進入羅布泊,要知道那裡可是吃人的沙漠啊!
在他們的堅持下,取得了很多驚人的突破。然而幸運之神也不是每次都會降臨,1980年5月份再次考察羅布泊時,成功的自北向南縱穿羅布泊乾涸湖底,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考察隊也面臨著缺水、缺油的危險,6月17日那天,羅布泊的溫度有50多度,為了自己團隊的安危,彭加木獨自一人踏上了尋找水源的征程,僅留下了一張字條。之後就永遠沒有回來。就這樣,他消失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
彭加木失蹤後,國家多次派出工作人員前去尋找其遺體,但在茫茫沙漠中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雖然找到了幾具乾屍,但經證實都不是彭加木的,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就這樣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科學,雖然其遺體沒有找到,但也許長眠於新疆羅布泊中是彭加木最好的結果。
後人為了紀念他,修建了彭加木的紀念館和銅像。最後小編想說,讓我們向彭加木和其他為國家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們以誠摯的敬意。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貢獻,才有如今的中國盛世
※趕考的舉子手無縛雞之力,為什麼很少有土匪去搶劫?原因有三點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