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作家群體寫作首次被集體梳理 這種「不一樣」,應該得到珍視

90後作家群體寫作首次被集體梳理 這種「不一樣」,應該得到珍視

90後作家群體正在漸成氣候。近日,純文學期刊《作品》從五年間累計的200位作者中,精挑細選十位作者,邀請眾評論家一對一地點評、研討,這對90後作家群體而言還從未有過。業界的重視足以說明,90後作家群體正在從邊緣走向主流,並日漸成長為新的文學力量。

編輯部故事

技術流寫作更單純也更任性

「2010年左右,我們就不斷收到90後作者的來稿。」《作品》副主編王十月回憶說,當時90後作者「爹不疼,娘不愛」,沒有雜誌願意發他們的稿子。但在《作品》編輯部,年輕作者的來稿卻被編輯們一一細看。王十月發現這一代孩子的寫作不像80後那樣市場化,他們受經典小說影響,還明顯汲取了動漫、電影、音樂的營養,「我們感覺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應該得到珍視。」

時至2013年,「浪潮1990」欄目正式開辦,90後作者這才首次有了自己的一方文學天地。隨著來稿的增加,王十月發現,原有的文學判斷在年青一代身上很多時候會失效,於是雜誌社嘗試將選稿的主動權交給作者自己,作者不再單純是作者,而是真正的參與者。2016年,「90後推薦90後」欄目由此誕生。

該欄目問世後,當期兩位作者將成為下一期的選稿人,這些作品將在90後作者群里進行投票,選出最後兩篇刊登。「有時候,我對選出來的稿件非常不滿意,那也要尊重遊戲規則。」王十月說,也有人質疑這是在拔苗助長,但《作品》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曹禺22歲寫了《雷雨》,張愛玲25歲前一生中的重要作品都寫完了,扶持年輕作者要趁早。」

和年青一代作者的交往,也讓編輯部故事有了不同風格。王十月明顯感到,過去作者對編輯老師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不見了,大家就像是哥們兒一樣。王十月說,這些作者不求掙稿費,寫作沒有功利心,他們想法更單純,行為也更加「任性」,而這些都是前輩作者無法想像的。

《作品》副社長鄭小瓊更提及,90後作者的學歷、專業和以往寫作者有了很大不同,碩士、博士比比皆是,工程設計、醫學、金融什麼專業都有。她感到,這一代人沒有像70後以及前輩作家那樣,抱有改變社會的理想主義,也沒有80後作家那種明顯的商業化主導特徵,「他們這一代更為注重文學本身的技術理念,所以他們的文學技術主義傾向十分明顯。」

作家獨白

動漫遊戲帶來文學新語境

走進90後作者創作的幕後,也會發現很多新鮮特質,經典文學、電影、動漫、遊戲對其創作的影響凸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表達方式以及對創作的困惑,也與前輩作家迥異。

《作品》欄目「浪潮1990」首期推出了兩位作者,李唐正是其中一位。5年前他21歲,還在上大學,發表了一部名為《對手》的小說,講的是一個中年拳擊手的困境和對往昔的回憶。這部小說是李唐用簽字筆寫在一個本子上的,有5000字。他解釋道,正是因為受到了海明威的影響,他想寫一個雖然力不從心,但仍對生活有所抗爭的「平民英雄」的故事。

26歲的索耳迄今已發表二十餘部中短篇作品,他直言,小說《在紅蟹涌的下半晝》中,有的場景靈感來源於動漫。這部小說寫一對夫婦到海島度假,發現海中心的一個小島,當看到岩石的一個洞穴時,他們不斷猜測著洞里藏有的秘密,結果最後卻發現洞穴里迸發出很多螃蟹。小說直指現代人的生育焦慮,帶著作者特有的思考。索耳說,他上大學時,就迷上了日本文藝動漫,創作者通過動漫來實現藝術理想,形式自由且想像無窮,令他震撼。藝術動漫的敘事結構、創造力和想像力啟發了他日後的創作,動漫《貓湯》中傀儡爆炸的場景就被索耳「貫穿」到了《在紅蟹涌的下半晝》中。李唐正在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軟科幻,寫了一個沉迷遊戲的人,愛上一個不存在的人物(相當於程序),但他最終是在遊戲中找到了現實的勇氣和朋友。「我現在玩遊戲比較少,但遊戲對我創作作品仍有潛在影響。」

事實上,現實生活在新一代作家眼裡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如同索耳所說,他不會採取完全復刻的方式,不會直接描寫、直接製造故事,而是會製造一個模糊的、多義性的藝術模型,「這個模型對現實生活有某種牽連,但又不是真正的現實。」

年輕的90後們經受的寫作之痛外人難以捉摸。索耳坦言,他的首部作品寫得最暢快淋漓,那是因為受到蘇童小說的啟發,但此後這種感覺從未出現過,寫作變得愈發艱難起來,「每個情節、每種描述,我總想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有一種語言潔癖。」另一位90後作者玉珍,如今是《株洲日報》編輯,她回憶說,自己發在《作品》上的首部作品《毛賴》,一萬字只用一晚上就寫出來了,但現在工作和創作將自己扯來扯去,感覺很無奈。

評論家提醒

獨一無二的文學品質應被珍視

對於90後作家的創作,評論界一直在熱切關注中。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這些年不斷接到90後的來稿,據他觀察,相對於70後作家更多表現出反叛特質,90後顯得更溫和與低調,「如果說70後作家是張狂的猴子,90後作家就是沉默的大象。」文學評論家賀紹俊也直言不諱,他認為90後作家的出場,與80後出場不一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80後作家往往與青春文學綁架在一起,雖然社會影響力轟轟烈烈,但往往顯得色彩單薄。」

評論家郭艷認為,讀90後作家的作品會發現,他們已從語文教科書、刊物語言中日漸逃離出來,而是採取了中西文化雜糅的話語方式,「這種表達方式,元素是雜亂呈現的,相對前輩作家,90後已更快、更自然地進入文學性本質寫作。」

也有評論家不客氣地指出了90後作家的缺陷所在。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盤點道,「他們過於個體化,除了寫自己的那點事沒別的。」他說,自己給年輕作者上的第一堂課一定會講,把自己那點東西收起來,從今天開始不寫純粹意義上的個人那點兒事,學習虛構,學習寫別人的生活,「我很少看到寫校園生活、寫個人時尚生活的作家,能夠順利地成為大作家的。」

「90後作家群體,他們每一個人都帶有獨一無二的文學品質。」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則提醒,當認識90後這個作家群體時,不要形成對青年作家的代際刻板認識,不能將具體的人,限制在固定的標籤之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中信信託打造家族信託FOF投資
浙江經驗:旅遊為非遺注入新活力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