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學生整形潮 「以貸養貸」藏隱憂
2018年6月10日,瀋陽一家整形機構正在做整形手術。圖/視覺中國
想做網紅臉、二次元美女,易受誘導;有女大學生借9家平台「以貸養貸」;醫生稱經手的7成手術是「返修」
「早上去住院部查個房,一半都是學生。」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分會主任委員,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告訴記者,暑假是學生整形的高峰期。
暑假來臨,整容行業迎來了「學生潮」。「暑期高峰時期我們驗證用戶中學生的比例超過50%。」醫美平台更美APP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思璟表示,「從全年來看,學生用戶帶來的收入約佔我們總收入的40%到50%。」
由於社會閱歷淺,經濟能力有限,學生受網紅明星影響去做不切合自身實際的整容,以及借貸整容成為學生整形潮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網路主播的走紅催生了年輕人對顏值的需求,而在消費上,學生有較為強烈的分期衝動,一般是能分期就分期。」王思璟說。
有的學生受到網紅、二次元影響而想整容,有的則為了整容背負貸款,還不了才告訴父母。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北京約有500家醫療整形機構,但非正規的醫療機構數量是這些機構的三倍之多,而且由於國內並未設置整形外科醫生執照制度,在一些醫生接診的整容者中,60%-70%是手術失敗前來「返修」的。
「查個房一半是學生」,暑假成學生整形高峰
業內人士表示,暑假歷來是學生整形的高峰期。有的醫院一年可以做完全年80%的學生客戶。
7月4日至7月11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兩家醫美APP平台以及多家醫美整容機構,根據促銷方式、側重整容項目的不同,以全年平均計算,學生占各家醫美機構顧客的比例在30%到50%之間,是重要的客源。
「暑假歷來是學生的高峰期,早上去住院部查個房,一半都是學生。」7月6日,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告訴記者,「而從全年來看,學生群體占我們全部整容客戶群體的25%左右。」
「在我們醫院的所有求美者中,學生群體大致佔30%到35%,其中超過10%的學生是高中剛畢業就來的。」悅麗彙整容醫院門智和醫生表示。
根據兩家醫美APP更美和新氧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數據,學生群體在更美全部用戶中的佔比在20%到40%之間,而在新氧全部用戶的佔比則在25%到30%之間。
「來整容的人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意圖變美的整形類,二是為了抗衰老的保養類。」北京卓顏蕊麗醫療美容診所院長李卓告訴記者,「絕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諮詢整形類的整容項目,他們的訴求最為簡單直接,一般就是想做雙眼皮或者就是想做鼻子。而另一部分人群是社會的白領、家庭主婦等,她們做保養類的整容項目多一些,例如打玻尿酸,除皺抗衰老等。」
也就是說,學生諮詢的絕大多數整容項目是整形類。多位醫美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不需要保養類整形,而她們普遍對未來的態度較為樂觀,對手術失敗的擔心也較小。
根據最近衝刺港交所IPO的藝星醫美招股書,2017年其美容外科(包括整形和注射)收入佔總收入的86.1%,而美容皮膚科收入則佔總收入的13.4%。
另兩家新三板公司華韓整形和麗都整形2017年財報則顯示,上述兩項收入分別佔兩家公司營業收入的59%和39.6%,以及46.72%和50.91%,相對較為均衡。
針對學生宣傳的醫美機構大多也將重心放在了整形類醫美項目上。7月10日,新京報實習生以學生身份去藝星醫美一家店面諮詢時,諮詢師表示,「來我們這裡整容的學生特別多,出示學生證可以享受七折優惠。」
「現在學生客戶的數量差不多是五年前的兩到三倍。」門智和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觀念和環境的雙重變化,首先社會對整容的接受程度更高了,其次2014年左右整容類APP出現,學生接觸整容的渠道更多。」
「學生主要就是寒暑假來,因為其他時間要上課,沒有術後恢復時間。」有整形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有的醫院一個暑假可以做完全年80%的學生客戶。」
非理性整容:
照著網紅整,想做二次元美女
有的女孩要求做「無辜眼」,有的要照著網紅整,而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在門智和看來,由於年齡小,學生更容易受到不合理的誘導。
「比如有一個女孩子來找我諮詢整形,要做一個『無辜眼』,這在我們的專業辭彙里叫『下瞼下置』,其實是不符合生理結構的。我問她為什麼要做這個,她說這樣男朋友會給她錢,撒嬌時也會聽她的。」
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師俊莉醫生告訴記者,「高考剛結束的同學,之前埋在書堆里,沒太了解什麼是整容就直接來,容易受到屏幕上非主流審美的影響。我曾經接診過一個漂亮的18歲小女孩,她給我提出了從脂肪填充、雙眼皮到下巴的一系列建議,想要整容成一個『二次元美女』。我覺得這麼小就做這麼多改變有些不實際,只答應做凹陷的脂肪移植,結果這個小女孩現在還在和父母鬥智斗勇」。
清研智庫聯合問卷吧在2018年7月的問卷調查顯示,62%的學生接受整形,其中49.5%的學生整形原因是「想變得更美」,38.5%的學生整形是因為「形象好更好找工作和找對象」。而76.7%的學生表示「身邊有同齡的朋友或同學進行了整形」。
「有一些同學原來覺得自己不好看想做整形,結果被整容醫生給『勸退』了,因為醫生說她們長得還行,就打消了整容的念頭。」藝術生小周表示,而另一些同學原本只想做一個雙眼皮,諮詢完了以後連鼻子、下巴帶瘦臉全都整了。
「有時,一些學生會按照網紅的標準對自己進行整形,比如我的鼻子一定要高到一定程度,而不去考慮鼻子的皮膚能不能承受得了。」門智和告訴記者,「現在的線雕隆鼻等項目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就做,會出現很多併發症,但年齡偏小和經濟有限的整形者不太重視這一點。」
學生貸款整形衝動,還不了只能「以貸養貸」
「學生的貸款衝動比較強烈。」王思璟告訴記者,「我們合作的一些線上比較好的醫院,有80%的學生用戶都分期。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分期就分期。」
清研智庫問卷調查顯示,學生整形選擇分期付款方式的佔到一半。
7月10日,當記者在美立格整形線下門店進行整容諮詢時,就有服務人員拿手術簽字單表示「那邊貸款公司要」。諮詢師告訴記者,「我們這裡有一家貸款公司的人員長期駐紮,可以直接找他貸款。」對於學生的貸款條件,諮詢師表示需要「滿18歲,北京本地戶口」,否則就無法申請。
而整形機構新星靚的條件相對寬鬆一些。「我們有幾家不同的貸款公司合作,如果9萬元費用全貸可能需要兩家貸款公司。相對已經工作的人士,學生貸款不太容易,得嘗試,信譽好一點的學生頂多貸款3萬到4萬。」新星靚一名諮詢師說。
在新氧副總裁王雅琴看來,學生群體在線上很難拿到比較高的授信額度,因為他們沒有社保與公積金,也沒有固定資產去做抵押說明。一般情況下,學生走正規途徑進行分期,能拿到1萬到2萬元額度就已經特別高了,線下方面可能有醫美分期或者小貸額度。
「目前,針對學生的醫美分期最難的兩點是通過率和授信額度。」王雅琴說,「行業上看,醫美APP平台上申請貸款的通過率一般在30%到40%之間,授信額度也和每人的狀況有關,線上可能2萬到3萬就封頂了,線下可能10萬甚至更多。」
王雅琴稱,之前的確可能有一些公司以不太正規的方式去放貸。
畢業生小橙就因為大三時進行了分期整形卻還不了款,而向9家平台借款,最終本息翻了兩倍,不得已才告訴父母。
「2016年,我因為自卑一時衝動去做了整形手術,分期了12000元,當時已經確定實習了,一個月3000的工資,本來以為一年以內就可以還完的。但沒想到實習拿的工資減掉日常開銷還不夠分期。」小橙說。
沒敢告訴父母的小橙只能「以貸養貸」。「債務壓垮學業,最後壓垮了我自己。」 2017年12月,在9家借款平台上借款以貸養貸的小橙,債務壓力最終積累到了33000元,只好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
不過多位醫美從業者表示,由於國家對現金貸和校園貸的管控,目前這種情況已經較少了。「學生沒有穩定收入,如果進行貸款可能會偏被動,最好還是能重回理性,量力而行。」門智和說。
同一項目三家整容機構最終價格差上萬
整形價格差距大,有業內人士稱,「價格無法量化」。醫生的「身價」也有較大差異。
門智和表示,整容流程上,一般是顧客先進行基本信息的填寫;再由諮詢師了解個人喜好及想要達到什麼效果,進行整容建議;最後由醫生與整容者再進行交流,防止誤導和偏差。
「大部分用戶到了線下之後,從醫院的角度來說,諮詢師會給出一定的診療方案,試探顧客的經濟實力以及變美衝動有多強烈,如果用戶自身有這方面的需求,即便最終增加項目,用戶也容易被說服。」王雅琴告訴記者,在線下諮詢師的培養體系里,考核包括成單率與升單率兩項指標,成單率是指用戶來了會不會進行整容,升單率是用戶會不會進行預算之外的消費。這二者其實是矛盾的,因為如果一味追求升單率,可能成單率就會下降。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本來用戶只適合做眼睛,卻被推銷增多了其他項目,就有可能過度開發,導致用戶投訴。
7月10日,大二學生小惠(化名)到藝星、美立格、新星靚三家醫美整容機構進行了當面整容諮詢。其中,美立格通過微博賬號以「人氣網紅整形」的名義進行宣傳。
小惠的訴求為鼻部與下巴整形。藝星醫美表示,建議進行價格為4萬元的鼻部綜合整形以及任選一款價格數千元的下巴玻尿酸注射;美立格建議選擇價格為48000元的鼻部綜合整形以及16800元的下巴假體;新星靚則建議進行59600元的鼻部綜合整形以及9800元的下巴假體。
三家醫美機構的諮詢師都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固定價格,而是提供了多種方案供選擇,由於小惠「希望價格適中、性價比高」,諮詢師讓其選擇中間或偏便宜的價格。如美立格諮詢師稱,鼻綜合整形有28000、48000、68000三檔,建議在28000或48000兩檔中選擇。
諮詢師表示,影響手術價格的主要是取材的不同,如鼻部整形中,肋軟骨的價格高於耳軟骨的價格。不過,即便相同材料相同部位的整形,三家醫院的價格也有著8000到2萬元左右的差異。
美立格與藝星醫美以低價和打折吸引顧客。美立格的預約人員一開始就表示會「給你保留7.5折的折扣」。藝星醫美諮詢師則在諮詢過程中表示最近在打折,學生可以享受七折優惠,並表示「活動昨天已經過去了,但今天我還可以再給你申請一下。」面對小惠堅持「再考慮考慮」,該諮詢師稱「可以先交500元定金,把打折優惠確定下來。」不過,當小惠7月13日再次登錄藝星醫美官方網站諮詢時,客服人員表示「優惠活動並沒有過去,憑學生證仍然可以享受折上折。」
新星靚則以專家意見吸引顧客。諮詢師諮詢完畢後,該院的院長再對小惠進行了一次變美的「專家諮詢」。不過該諮詢結束後,整容價格也增加了2萬餘元。
最終,加上麻醉費、住院費等雜費並計算完打折幅度之後,藝星、美立格、新星靚的諮詢師分別給出了價格為39900、48600、95208元的整容方案。
此前的7月8日,大三學生小怡在重慶某三甲醫院整形美容外科諮詢隆鼻手術時,醫生給出了7000、10000元兩個價位的整容方案,價格約為前文費用最低的醫美機構的三分之一。
「對於價格差異我們無法量化。因為除原材料外,醫生的身價也有比較大的差異,知名醫生可能10萬做一個雙眼皮都有可能。」王雅琴認為。
但記者發現,整容者對於醫生「身價」的最直觀判斷往往來自整容機構本身的宣傳與其實際做過的案例,目前市場上並沒有一個對整容醫生水平判斷的直觀評價標準。
黑醫美泛濫,有醫生稱「70%手術是修復」
有整形醫生告訴記者,在她經手的整形手術中有60%-70%是來做修復的。
「2014年10月,我去南京一家整形美容醫院諮詢整形事宜,當時本來只想做一個鼻子的,但架不住諮詢師的忽悠,追加了雙眼皮和開眼角,做鼻子7800元,雙眼皮1萬元。」新疆姑娘張晴(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
本來是為了變美,但張晴的鼻子「毀了」。「鼻尖畸形怪異,和原來沒法比。」雖然這家整形美容醫院為她免費做了修復手術,但再一次失敗,直到2016年才在公立醫院修復成功。
「社會上每年被曝光的失敗案例都有幾千甚至上萬,太多了。」李卓說。
清研智庫聯合問卷吧在7月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選擇不接受整形的學生中,「自己和家人心理上不能接受」和「怕手術失敗」各佔28.1%和26.3%。
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首席鼻整形醫生師俊莉告訴記者,目前她經手的鼻部整形手術,有60%到70%都是修復。「有裡面打過不明注射物的,也有整容次數太多皮膚承受不了的。」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關於鼻部整形的會議,在會議中看到的30%的整容案例都是修復的,即整容手術失敗後進行整形修復。」在郭樹忠看來,這是因為國內的醫美消費突然爆發增長,但醫生的培育需要時間。目前,醫師資源以及醫美行業相關制度的發展相對醫美市場的發展速度滯後了。
根據德勤發布的報告,中國醫美市場2015年規模達到74億美元,2012年到2015年中國醫美市場的複合增長率約為22.7%,遠高於全球平均5.5%的增速。若保持此增速,2020年預計將達到206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30%。長江證券則測算,國內醫美市場空間有望在2025年達到2524億元,擁有近5倍成長空間。
「目前國內缺乏專科醫生准入制度。國外的情況是必須有整形外科專業醫生執照才可以進行整容手術,而國內並沒有整形外科專業醫生執照,只有執業醫師執照的要求。這使得擁有執業醫師執照的其他專業醫生培訓三個月之後,也能上馬進行整容手術。」郭樹忠表示。
在李卓看來,一些「黑醫美」機構的存在更加大了手術失敗的風險。「現在非法行醫的機構數量比正規機構還多,我院的醫生很多手術案例都是接受被『三無』醫美機構做失敗的整容者。對於學生來說,這些三無機構擁有價格低的誘惑,比如成本低一點的雙眼皮需要幾千塊錢,但他們500就能做。500塊錢根本無法支付我們的成本。」
多位醫美人士表示,目前許多通過短期培訓「速成」的非法行醫人員充斥在非法黑工作室,甚至在一些醫療美容機構里,大大增加了整形手術的失敗風險。
2017年,新京報記者曾聯繫到一位「廣州微整形團隊孫老師」,其表示,只要繳納8800元,就可以學習到「微整形注射+線雕+雙眼皮」套餐,零基礎也可學習。
「大學生群體對什麼是正規的醫美機構認知依然偏低,大部分學生最直接的消費理由是『周圍有朋友去了,存在僥倖心理。我們主張選擇正規的醫美機構和正規的醫美平台。」王雅琴說。
「整形還是要慎重,被騙錢還可以掙回來,但身體出現問題會影響一生。對於整形學生要理性。」門智和表示。
新京報記者 羅亦丹 實習生 陳詩怡 游佳穎
luoyidan@xjbnews.com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