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籌喪葬費」打了誰的臉

「眾籌喪葬費」打了誰的臉

「眾籌喪葬費」打了誰的臉

近日,四川中江車主楊龍正因一則《撞死4人,賠不起,請各位幫幫我!》的網路眾籌,受到民眾熱議。7月17日《成都商報》也以「男子駕車與三輪車相撞致4死 稱賠不起眾籌喪葬費」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

發生車禍,造成人員死傷本是件不幸的事情,民事賠償、車輛維修在所難免,事故的定性定責、賠償數額也自有交警部門定論。當事車主因賠償金、喪葬費的問題,「頭腦一時發熱」在「輕鬆籌」上成功發布20萬的求助。雖然最後在輿論質疑下籌款項目被關停,善款也已退回,但如此的籌款理由,如此易通的審核門檻,一天內籌滿2萬餘元的現實,私下以為至少是打了眾籌平台的臉,打了捐資民眾的臉,也打了公益救助事業的臉。

百度一下,眾籌(crowdfunding)原是企業或個人商業融資的一種渠道,現已擴大到包括公益在內的多個領域。其獎勵模式、債權模式、股權模式或許不為普通民眾熟知,但類似於「輕鬆籌」、「水滴籌」的個人捐贈眾籌模式卻並不陌生。常出現在微信群里的眾籌治病就是一種表現。

無私捐贈本是人與人之間的熱心幫助,是全社會的愛心體現。特別是對於那些真正面臨天災人禍、大病重疾的人來講,人人出一點力便可助其走出困境,傳遞的本是社會的正能量。但就是這樣一種救助性的籌款渠道,近年來卻飽受詬病。

搜索一下近兩年的眾籌事件,有老師買房裝修向學生眾籌買車的,有置辦房車方便生活,眾籌善款為孩子治病的,有難關過後眾籌餘款改善生活的,甚至還不乏無中生有、編造事實的「詐捐」,以煽情、渲染、乞憐為重點的誇大其詞的「騙捐」,正讓眾籌公益變了味,失卻了大眾信任,一時間甚至正淪為某些人斂財的工具。

拋開這個事件不談,僅就眾籌公益遭詬病打臉,我想首當其衝的是眾籌平台。因為它對眾籌項目標準的把關,對信息發布的真實性、必要性的研判,對籌款使用流程的適時監管負有主要責任。由於眾籌平台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的把關不嚴、研判不夠、監管不力以及由此產生的不良社會影響,打臉它並不為過。

其次,則是眾多不辨真相、不明就裡的推送者和籌款者。雖說提供捐贈資金的行為是自發性的,但是網路世界的虛擬性,資金捐贈者本人並不能完全掌握接受贈款人的實際情況,往往僅憑一條眾籌捐款信息便善心大發,繼而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等網路平台一傳十、十傳百的推送下去,綁架了民意,消費了感情,甚至眾籌文案是好是壞,故事描述是否感人、文筆語言是否精彩都成了眾籌成敗的先決條件,在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的同時,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卻被忽視了。

自然公益事業因此遭打臉,受影響也就不足為奇了。可幸的是國家已經以立法的形式叫停了個人公開募捐,任何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採取公開募捐方式開展公開募捐。個人網上眾籌求助雖未禁止,但如若改變眾籌初衷,超過預期數額或者把善款挪作他用,則有可能被認作欺詐行為,嚴重者構成刑事詐騙罪。

善心善念的初衷是追求善果,如果不辨真偽,不明真相,那麼那些不清不白的眾籌不理也罷。如果出了車禍,涉及賠償喪葬費這樣的事情都要眾籌來解決,那麼眾籌這項事業又變成了什麼呢?那些為他人捐款買單的善者又變成了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峰夜闌 的精彩文章:

TAG:西峰夜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