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焦慮不需要解釋
溫州·華燈初上·月咲·在這裡·陪伴·你
我最近時刻在覺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分離焦慮」問題。
如果按精神分析的創傷性理論來反觀自己,我能聯想起來場景是這樣的:
3歲時,爸媽鬧離婚,我爸蹲下來捧著我的臉,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爸爸會回來看你的。
這個場景的細節,我一直記得很清楚,如果說這是意識層面的記憶,那這種創傷性的內容應是在日後被我後續不斷壓抑,從意識流進了潛意識,像種子一樣安靜的埋下了,以致於日後我面對各種形式分離,就會不自覺產生巨大的焦慮感。
比如搬家,轉學,換男友,換工作等等。
當然,我的父母並沒有在那時候離婚,但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為了避免因他們離婚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報喜不報憂,從7歲開始就像個早熟的孩子一樣存活著。同時,懼怕親密關係的深入,應該也是由此而生。
2歲前是人格形成的核心時期,我記不得發生了什麼,如果是由於共生期被母親不恰當的對待,那我也是想不起來具體的問題,只能去看眼前的母親,才能探索部分線索。
現在的母親,在我眼裡就是個焦慮感十足的女人,她在焦慮感表現在很多的小事情上,比如鑰匙找不到了,在還沒進行搜尋行動之前,她就會開始念叨:「完了完了,肯定找不到了」
前陣子,我跟她聊天,她說自己有一些戀父情結。對外公的情感讓她會移情到比她年紀大出很多的男人身上。僅從這個敘述來說,我推測,她的俄狄浦斯期應該沒有過渡好,所以她婚姻內的焦慮應該很大部分原因是產生於此。因為她會不停地假象第三人,導致婚姻瓦解。
有時候想,從基因來看,我的焦慮也有部分遺傳於她,但卻是不同形式的內容。
羅友浩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話糙理不糙,一個人對一個人的態度和猜想,其實都只是自我的一次次移情。
彪悍的焦慮應該也不需要解釋,移情是總喜歡活在過去,而我們要做的是活在當下。
焦慮君,你好,讓我們一起好好相處吧。
(愛我就掃我)
TAG:月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