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千龍出水」景觀!暴雨中為啥故宮不積水?
記者:上官雲
本月16日至17日,北京迎來大雨的洗禮,一些地方積水較深,開啟「看海」模式。比如,這樣的……
資料圖:北京市某地,早高峰上班族雨中狼狽前行。張鑫 攝
但故宮,卻無明顯積水。
這場大雨,沒能攔住大家對故宮的熱情。站在午門放眼望去,都是五彩斑斕的雨披和雨傘在慢慢移動,遊人們依舊興緻勃勃,絲毫不顧滿臉雨水。什麼?你說會淋濕回家吧?雨太大了沒聽到……
一個鐘頭之內,雨量加大,暴雨瞬間傾盆而下,只見雨水從大殿台基的螭首中流出,水量如柱,不少遊客一邊激動地大聲喝彩「千龍出水」,一邊扔了傘衝到三大殿台基下拍照,玩得不亦樂乎。
GIF
大雨中,還有各路攝影愛好者,手持相機,神情專註的用鏡頭捕捉故宮美景。有些特別投入的,乾脆將拍攝器材架在了垃圾桶上。
雖然雨大人又多,但故宮內很有秩序。至於積水這回事兒,按照故宮完善的排水系統和強大的排水能力來看,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不信?圍著三大殿前後轉一圈就能發現,暴雨傾盆之下,這裡的地面水量最深的地方,還沒有沒過腳面,幾歲的小孩都能輕鬆跨過。
大雨也不能阻擋,人們對故宮的嚮往。上官雲 攝
持續大雨,有時候現代化的城市排水系統都難以抵禦,積水情況很常見,被網友揶揄為「城中看海」。但是,近600歲高齡的故宮卻能夠一直不內澇。
剖析原因,不得不為古人的匠心和智慧點贊。
首先,地勢很重要!
當時故宮建造之初,就對排水系統進行了精心設計施工,它的地面順應北京地區地理環境,整體走勢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有坡度,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還不算完。故宮還擁有主次分明、明暗結合的龐大人工排水網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亦曾撰文指出,紫禁城整個排水系統經過統籌規劃,溝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有乾溝、支溝,有明溝、暗溝,有涵洞、流水溝眼等眾多排水設施。
17日,大雨中的故宮,地面基本沒有什麼積水。上官雲 攝
故宮的地下暗溝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每逢降雨,雨水排入暗溝,再由支溝彙集到乾溝,經乾溝排入內金水河。歷年來,會在固定時間淘挖養護,幾百年來排水效果良好,無論雨量多大,基本不必擔心。
故宮前三殿的排水功能十分厲害。它們坐落在一個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分為三層,在台基四周欄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排水口,雨水逐層下落,檯面一點兒積水也沒有。
GIF
當然,一直以來,故宮博物院也在堅持排水設施的專項巡查,涉及古建築、河道、排水溝渠、地面等。今天的暴雨中,不僅有歡脫的遊客,還有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的身影,他們淋著雨四處巡查,避免出現積水情況。
小新已經準備好雨傘,
等著去故宮看雨景了,
約不?
小新推薦
原標題:《再現「千龍出水」景觀!暴雨中為啥故宮不積水?》
編輯:姬俐華
責編:趙曉倩
※台一警察執勤後舉槍自殺 搶救5小時後宣告不治
※台灣彰化小客車撞牌樓起火燃燒 4人當場死亡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