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聽政為何要「垂簾」
原標題:太后聽政為何要「垂簾」
【太后聽政為何要「垂簾」】
太后臨朝聽政「垂簾」,古已有之,不是西太后的創舉。
聽政時要「垂簾」,是因為臨朝聽政當然要和群臣見面,可是從前的生活習慣是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皇后居中宮,主內治。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見面的。但在太后臨朝聽政時,當然就不可避免和群臣見面,同時還要遵守內外有別的原則,所以就只好「垂簾」,和群臣相見、宣諭、奏事都在隔簾情況下進行。這個內外有別的原則,不僅僅皇家如此,整個社會也是這樣的習慣。可以這樣說,聽政用「垂簾」的形式,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當時整個社會上都存在內外有別、男女有別的風尚。
「垂簾」一詞不只是口頭上的語言,還是見之於文字的。咸豐十一年十月十六日《穆宗實錄》載禮親王世鐸等會議具奏的「垂簾章程」中,關於「召見內外臣工」及「京外官員引見」兩項內,都提到皇太后座前垂簾。召見的地點是在養心殿東暖閣,引見的地點是在養心殿明殿。
以上是引見和召見的兩個具體實例。所謂垂簾,在明殿後用黃紗屏八扇,在東暖閣因為東大牆前有一橧欄杆罩,罩上有一幅黃幔。一屏一幔都不是簾。總而言之,不過有個象徵性的分隔而已。
【「誹謗木」是個什麼玩意兒】
天安門前的那對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的。在挺拔筆直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蟠龍流雲飾,遠遠望去,似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以美的享受。它是中華的標誌。
華表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堯舜時代就出現了。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的標誌,叫做「華表木」或「桓表」。另外,還讓人們在木柱上刻寫意見,因此又叫「誹謗木」。誹謗一詞在古代是指議論是非,指責過失,即現代的提意見,並非是指造謠污衊、惡意中傷。故「誹謗木」類似現在的「意見箱」。
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面的那對華表,蹲獸的頭則朝向宮內。據傳說:華表柱頭上的蹲獸,名叫犼,性好望。犼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於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經常出來看看臣民,因而名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戀山水,廢棄政務,快些回來治理朝政,因而名叫「望帝歸」。當然了,這只是古人對君王的一種虛幻的期望。
【「鴛鴦」最初並非指情侶】
自古以來,鴛鴦在人們心目中是永恆愛情的象徵,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表率。民間傳說雌雄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地度過餘生。基於人們對鴛鴦的認識,我國流傳著不少以它為題材的,歌頌純真愛情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以鴛鴦比做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其實,在我國古代,最早是把鴛鴦比作情深義重的兄弟。《文選》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的詩句,這是一首描述兄弟之間贈別的詩。西晉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第一首《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嶽。」這裡的鴛鴦是指當時著名文人陸機、陸雲兄弟。到了三國時期,曹植在其《釋思賦》中也有「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其中的鴛鴦說的也是兄弟友愛。
※天天網拍:41套西文經典今晚八點開拍!
※論《堂吉訶德》里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的現代性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