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Ultrain 線上AMA問答記錄

Ultrain 線上AMA問答記錄

SorosCryptoMania

一個人的命運,除了個人的奮鬥,還要看歷史的進程

以下文字根據Ultrain社群線上交流整理得出。感謝安密經合與Heisenberg。

Ultrain的目標,是在2019年4月前建設一個能支持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公鏈,主要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TPS低;智能合約執行缺陷;智能合約編寫複雜;數據隱私保護問題;網路治理問題;我們在2019年6月後,會投入到 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及IoT整合的工作中去。

一、有關人工智慧的問題

(1)1.2提到的「保證公允高效的智能決策服務」,如何保證人工智慧能達到這個目標?

答:「不可篡改,不可銷毀,對所有人透明」的模型,本身就是公允的;高效的,就是需要通過增強學習的方式,通過不斷的數據輸入的增強訓練,提升其能力;這點在中心化的人工智慧上已經有很多實現了,在去中心化上的實現,我相信也不會太久了。

(2)1.2 提到「人工智慧需要運行在區塊鏈之上」,人工智慧具體如何上鏈?上模型還是介面?如何在鏈上運行?

這個和(1)是一樣的,模型的訓練和運行都上鏈

(3)1.2.5裡面「通過人工智慧去動態調節相關經濟參數,從而達到系統最優」 如何保證用了人工智慧就能達到最優?

Ultrain所有經濟系統的交易數據都在鏈上,經濟系統運行好壞的量化定義數據也在鏈上,有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最簡單的,基於隨機森林等演算法就可以實現建模及運行,輸出最優化參數設置。當然在實踐上,為了達到系統最優,還需要整合先驗的人工經驗和後驗的歷史數據,這些都是進一步的工作。

二、人人都能寫合約

1)1.2.4 如何成為「門檻很低的技術」?,普通人代碼能力弱更容易犯錯,寫的效率也不高,這會不會讓智能合約更容易出故障?

答:這個是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

1.提供不同場景的智能合約通用模板,只需要修改裡面的核心參數就可以完成編寫,比如發Token

2.代碼的語法檢查和安全校驗

3.語言的形式化驗證技術

(2)1.2.4 「人類語言的格式化語法來編寫」,這個目前有什麼技術支撐?

這個是一個初步設想,通過NLP的技術,實現人類語言與編程語言的轉換,目前一些機構,包括微軟和MIT的實驗室在做這方面的嘗試,我們也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出一些探索;

三、其它

零知識證明組件提到的幾個特點,可編程,無需setup和高效是否已經有相關理論支撐和原型?目前公開的資料看這方面還沒有相關的技術突破。目前的零知識都是只能支持預定義的運算,如何針對任意資產和任意證明邏輯?

答:有理論支持,我們9月份會發布一個原型;具體的技術細節我們在發布後會公開,現在正在申請專利;

部署節點的硬體要求是什麼,是否會推出基於AI晶元的礦機?

答:遠期目標看,我們希望對硬體沒有太高的要求,各種設備和終端都可以接入到Ultrain網路中提供服務,獲得收益。從近期看,我們在明年4月公網推出時,能夠接入網路的礦機,需要的是較高性能的家用機,類似i7的CPU,32G內存,價格大約在7000-8000人民幣左右。後期會針對性設計包括GPU等特殊能力的礦機接入;

礦工作為生態中重要一環,我問幾個關於礦工生態的問題:

1、如何引入硬體獨特的計算能力評分?是類似3Dmark11或是魯大師等評分標準?

答:主要是看CPU及內存能力,這個我們的演算法會檢測;

2、高性能的計算機硬體(如Cpu、Gpu)如何利用超腦鏈pow演算法發揮其運算能力的優勢?

答:特殊的高性能硬體,比如GPU,我們在算力調度上會特殊考慮,其會分配到一些針對其硬體特性的計算任務,從而也會獲得更多的Token;

3、關於礦機,團隊是否自己設計、生產、銷售礦機,還是礦機廠商根據演算法來設計、生產、銷售礦機,團隊本身不參與?如果是後者,國內是否有廠商在做類似前期工作?

答:1.代碼是開源的,任何廠商都可以生產我們的礦機;2.團隊有硬體能力,我們會設計一定的硬體組件提供差異化的計算服務能力;我們正在與國內廠商洽談這方面的硬體製作工作,不過周期比較長。

4、礦機是否為專業礦機?家用高性能硬體普通計算機能否參與礦工生態?

答:1.家用高性能硬體普通計算機能參與礦工生態,而且我們希望有大量的家用機器參與。2.會有專業礦機,其有兩個特點,a.定製化的硬體提升其運行Ultrain虛擬機的性能,從而拿到一定的超額回報 b.服務特殊計算目的的硬體,包括GPU,網路或提供零知識證明服務的硬體;

隨機問答環節:

礦工們會只是cpu和gpu嗎?asic會毀掉Ultrain的採礦嗎?

首先我們屬於資源型挖礦,現階段主要支持CPU挖礦,後續會支持GPU專屬運算等的支持,ASCI我們現在還在討論

ultrain對於這些公鏈最突出的優勢或者潛在優勢是什麼呢?

總的來說,我們的優勢在於共識:完全去中心化的條件下,實現TPS的大幅提升/智能合約:比其他項目來說,我們智能合約性能更強,更安全高效,更易於編寫,以及後續操作系統複雜的調度能力解決智能合約的運行等問題/商業落地:我們有眾多的頭部的商業資源和我們對接和項目落地 以及工程落地能力,現在眾多的公鏈,很多還停留在論文階段,而我們有更強的快速工程實現落地能力

ultrain已經提到,IOT設備控制節點很大可能是網關或者路由器?

不是網關,是在邊緣計算中會選擇一些高性能節點做為控制節點,控制一組IoT設備參與網路

節點token多,評分權重大,但是不是有個限制?比如,大權重的節點權重總和限定在50%什麼的?

我們有一個演算法,保證token多並不能造成馬太效應

若Asic會被使用的話,那會變得更中心話對吧?

不會的,我們是資源型挖礦,就是你提供的算力越多,你可能獲得的Token也會越多,有一個均衡機制;

請問ultrain自主開發的robin framework一站式DApp編程環境編程的開發難度如何?作為沒有DApp開發經驗的開發者應該如何快速上手學習?

1.會JS開發,很容易學習,就是JS語言

2.有教學文檔,開發環境和項目環境是一鍵式生成,非常易學

R-POS中的R 具體是哪個英文單詞縮寫?有什麼含義呢?

R是random,就是隨機,就是我們每輪參與共識的節點都是隨機選擇的,每10秒換一次

Pow演算法什麼時候開源?演算法論文已經發表了嗎?

我們的共識是R-POS,我們的論文已經發表,就是Ultrain的共識技術黃皮書

部署節點的硬體要求是什麼,是否會推出基於AI晶元的礦機?

答:遠期目標看,我們希望對硬體沒有太高的要求,各種設備和終端都可以接入到Ultrain網路中提供服務,獲得收益。從近期看,我們在明年4月公網推出時,能夠接入網路的礦機,需要的是較高性能的家用機,類似i7的CPU,32G內存,價格大約在7000-8000人民幣左右。後期會針對性設計包括GPU等特殊能力的礦機接入;

白皮書提到,用到一些創新做法,只需要1%的算力就可以 實現鑄幣,而剩下的99%可以解放出來。能否簡單講講這部分的方法原理?

這塊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 類似DPOS,但這裡的D,是每輪隨機選舉的,每10秒選一次參與共識的節點,通過隨機而極大的保證了安全性;當然實現的技術細節比較複雜,在我們的黃皮書裡面有描述,我們近期也會出一個我們R-POS共識的介紹和與其他區塊鏈3.0項目的比較

emotiq項目也提到自然語言編程,讓不熟悉去區塊鏈的也能編程,你們有沒有比較過兩者差異?

我對這個項目沒有了解,他們也沒有什麼詳細的技術細節披露

上傳和下載瞬時帶寬有沒有要求,這一塊在很多鏈上都是很難解決,成本比較高,尤其國內。

我們會有一定的要求,同時我們在網路優化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資源,希望盡量降低這塊的要求

看了一下core team ,國內的頂尖團隊,那麼海外市場會有專員嘛 有什麼初步的計劃嗎

海外市場以社區運營為主,我們已經在波士頓、紐約、矽谷、巴黎、慕尼黑、特拉維夫等地都建立了Ultrain hub,並選擇了當地有商業資源和影響力的人擔任Hub leader,在當地開展Ultrain的線下活動,我們有計劃在矽谷建立技術團隊分部

醫療這一塊,短期還只是規劃吧?

已經在和多家機構在談合作,不過落地不會這麼快,別的行業會更快一點,比如遊戲

我們有自己的企業服務合作團隊,由第三方公司承接

很多應用類項目,如果自己有流量了,他們會去做自己的公鏈,郭總怎麼看這一點?act上很多應用就自己跑路做自己公鏈了

不會的,因為公鏈的難度太大,真正有流量的反而不會自己做公鏈,會選擇和我們合作;我們在和多家上市公司談合作

團隊人少,做三個方向,是不是分散精力來了?

我們在區塊鏈開發方面已經做了2年多了,在操作系統方面做了10年了,在機器學習平台上也有7/8年的建設經驗

你們團隊才三十多個人,以太開發團隊兩千多人,你們怎麼追趕以太?

一步步來的,其實不用追趕以太坊,公鏈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大家用自己的優勢去發展就好。區塊鏈的一個核心特點是,應用場景都在中國,以太坊如何商業落地呢?我們Ultrain的目標,是在2019年4月前建設一個能支持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公鏈,主要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TPS低;智能合約執行缺陷;智能合約編寫複雜;數據隱私保護問題;網路治理問題;

看到ultrain的demo視頻在1000節點運行下,TPS3000,確認10s,這個數據不能說特別出眾,請問郭總還有多少提升空間,理想狀態是多少?

我們在區塊鏈3.0項目中進展應該是最快的,在去中心化的公鏈中,這個是最高值了,這是我們沒有用分片的情況下達到的,而且根據我們演算法的特性,5000個節點的性能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當前我用過最好的是nano,轉賬秒級別,很顯然3000tps,10秒確認,對於商用還差很遠

nano是轉賬,我們指的是保障智能合約的運行,這裡的關鍵是商業邏輯可以跑在區塊鏈上面,也就是不能只是單純的資料庫,而是要能跑商業邏輯,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所以我們會更多的是一些有意義的商業應用邏輯

我是做技術的,公鏈的發展需要大量 開發人支持,請問你們在開發這塊 前期 有什麼好的激勵機制沒有呢

好的DApp應用我們會重點幫助對接,包括技術和資金

白皮書中看到商業合作主要是線下的傳統行業,ultrain如此強大資源整合能力,有沒有計劃和區塊鏈行業內的項目或者公司合作?比如比特大陸啥的?

都在談

以太坊現在被大家接受是很多dapp 建立在上面 如果一個公鏈要發展,需要在生態方面發力,請問超腦這塊在生態這塊是怎麼布局的 ?

生態方面:1.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頭部企業,我們直接有對接,和簽署戰略合作 2.中層的落地應用方面,我們主要和多個行業中的優秀公司合作推動DApp的快速落地,包括醫療,遊戲,物流,能源,運動等 3.更多的中小型開發者,對接開發者社區,推動他們在我們鏈上進行建設,我們給與各方面幫助

除了私募輪,應該有天使輪or基石輪的吧?他們的解鎖跟私募輪也是一樣的嗎

只有私募輪,沒有別的,私募輪已經結束了,正在交割中,比例10%

SorosCryptoMania

[ 專註於技術與調研的公眾號 ]

喜歡請給我們點贊哦,謝謝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orosCryptoMania 的精彩文章:

TAG:SorosCryptoMan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