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桑蠶的「馴化」記

野桑蠶的「馴化」記

提到家蠶(Bombyx mori),人們便會想到絲綢。

古老的「絲綢之路」,以及當下的「一帶一路」,既是連結亞歐大陸東西方經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除了絲綢,還包括糧食、香料等上千種物資。最終能以「絲綢」命名,足見蠶絲貿易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家蠶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昆蟲,也是目前為止唯一被人類完全馴化的無脊椎動物。動植物的馴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時也「改變」了一批動植物的命運——雜草、飛禽走獸被「訓練改造成」五穀雜糧、豬馬牛羊貓狗雞鴨。

那麼,另類的「吐絲神器」蠶寶寶是如何在馴化中完成「華麗轉身」的呢?

野蠶、家蠶、不同品種家蠶(圖片來自網路)

家蠶的祖先被廣泛認為是中國的野桑蠶(Bombyx mandarina)。野桑蠶其貌不揚,且頗為「低調」——其幼蟲與成蟲都以便於隱藏自身的棕色為主,並在受到刺激後能果斷地將自己定格成樹枝的樣子——即所謂的擬態。像大多數鱗翅目昆蟲一樣,野桑蠶也能結小而薄的繭。

時光追溯到五千年前,野桑蠶「幸運地」被華夏大地的先人們選中,作為蠶絲生產的「培養對象」。經過長期的馴化、選育以及改良,家蠶的繭絲產量和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逐漸適應了被人類馴養的生活方式——逐步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成為了完全依靠人類生存的昆蟲。

由於完全受人類支配,家蠶在馴化過程中分化出大量具有不同表型特徵的品系,如斑紋(普斑、虎斑、素蠶)、繭色(白繭、黃繭、綠繭)、眠性(蛻皮次數,三眠蠶、四眠蠶)、化性(一年中生長的代數,一化、二化、多化)等。不同的品系之間繭絲產量也有明顯差異,尤其是用於蠶絲生產的改良品種和普通的地方品種之間。

為了揭示從野桑蠶到家蠶的進化之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華南師範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江蘇科技大學等研究單位,通過合作選取了137個涵蓋了不同的地域、化性、眠性等主要種質特徵的家蠶種質資源和改良品種,以高通量測序和群體遺傳學分析等手段,較為精細地重構了家蠶從馴化到改良的演化歷史,這項工作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

絲綢之路

研究人員發現:在眾多的家蠶品系之中,中國的三眠地方品種相對更早地從野桑蠶中分離出來;以其為基礎,家蠶在中國被進一步馴化成四眠地方品種,同期也沿絲綢之路被傳播至歐洲、南亞等地區。改良品種則是在地方品種的基礎上,經過強烈、短期,且目的較為明確的人工選擇而來的服務於蠶絲生產的品種——目前主要是中國改良品種和日本改良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和日本地理位置接近,且中國是家蠶馴化的發源地,人們更容易推測日本的改良品種也由中國傳入;但研究發現,日本改良種更多地體現了歐洲品種的「元素」。顯然,家蠶品種的改良在中國和日本是兩次獨立的過程,這也與近代日本更早開始注重與西方交流的歷史相吻合。

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馴化的過程中,在遺傳水平究竟是什麼樣的改變導致家蠶能吐更多、更好的絲呢?

研究人員通過家蠶與野蠶遺傳信息的精細比較、分析,進一步發現家蠶中與氮合成、利用相關的基因,特別是氨基酸代謝通路中的基因與野蠶有明顯差異,且個別基因在地方品種和改良品種之間也存在差異。氮的利用與蠶的絲腺發育、蠶絲蛋白的合成息息相關,由此,研究人員推測家蠶的氨基酸代謝系統在調控水平發生了精細變異,最終促進了家蠶繭質性狀、產量的顯著提升。

另外,要完成大規模的家蠶飼養,需要家蠶適應人類的支配,同時在飼養時生長能整齊劃一。家蠶自身的節律行為並不明顯且不受關注,但研究人員發現,昆蟲的生物鐘核心調控基因在家蠶馴化過程中也發生了明顯的變異,這也許就是家蠶能夠最終適應人類管理的遺傳基礎。

該項研究同時公開了這些代表性家蠶品系的全部遺傳信息,為後續的家蠶育種改良,以及鑒定控制重要性狀的基因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來源: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突破常規尺寸極限的晶體管
少跑、少等、少簽 中科院開闢科研管理「綠色通道」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