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虎128巨根成二戰口徑最大反坦克炮,穿越到現代絕對被秒殺
【軍武次位面】作者:風林火山
反坦克炮實際上是一種身管長(通常為口徑的40倍以上)、初速大、彈道低伸的加農炮。因它主要用於毀傷坦克和裝甲車輛,故稱為反坦克炮。反坦克炮是坦克的老對手,是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作為主要的直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炮在較長的時期內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例如,二戰期間,德軍損失的坦克,有60%是被反坦克炮擊毀的。反坦克炮按炮膛結構的不同,可分為線膛式和滑膛式;依機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自行反坦克炮是用於摧毀坦克和其它活動裝甲目標的自行火炮,在國外又稱為反坦克殲擊炮、坦克殲擊車、殲擊坦克和反坦克戰車等,有些牽引式反坦克炮裝有輔助推進裝置,可在近距離內獨自轉移,稱為自運反坦克炮。
獵豹和SU-100是二戰最著名的自行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隨著坦克使用於戰場而誕生的。由於早期坦克的裝甲較為薄弱,所以從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專用反坦克炮是口徑僅為25至37mm的加農炮。到1940年,反坦克炮的口徑已增大到50mm。在二戰爆發前,各主要交戰國裝備的反坦克炮有前蘇聯的1937年式45mm反坦克炮、英國的40mm反坦克炮、德國的1938年式50mm反坦克炮、美國的M3式35mm反坦克炮等。以上反坦克炮均為牽引式。二戰期間可以說是反坦克炮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各參戰國發展和裝備的反坦克炮,不僅型號繁多,數量也很大。同時,隨著坦克裝甲的改進,反克炮的口徑也不斷增大,從一戰結束時的40mm左右增大到100mm左右,最大的達128mm。
獵虎是二戰中出現的口徑最大反坦克炮
螢火蟲裝備的17磅76mm反坦克炮號稱屠虎驅豹
並且出現了大量的自行反坦克炮。前蘇聯在二戰期間發展和裝備的專用反坦克炮有1942年式45mm反坦克炮、1943年式57mm反坦克炮、1942年式76mm反坦克炮和1944年式100mm反坦克炮。以上四種反坦克炮均為牽引式。同時還發展和裝備了SU-85和SU-100兩種自行反坦克炮。到1943年底,前蘇軍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炮兵已擁有50個反坦克殲擊炮兵旅和21個獨立反坦克殲擊炮兵團。德國是二戰期間發展和裝備反坦克炮型號最多的國家。僅在1941年就有5種型號的反坦克炮裝備德軍。1940年裝備德軍的T1式47mm自行反坦克炮是世界上最早用於作戰的自行反坦克炮。隨後,德國又相繼研製和生產了斐迪南、獵豹兩種88mm自行反坦克炮追獵者75mm自行反坦克炮和獵虎128mm自行反坦克炮。二戰期間著名的自行反坦克炮還包括有美國M10式90mm自行反坦克炮和M18式76mm自行反坦克炮以及英國的弓箭手76mm自行反坦克炮等。
ASU-85空降反坦克炮
戰後50年代,反坦克炮仍保持了一定的發展勢頭。但自60年代以來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國家繼續發展和裝備反坦克炮,但發展的品種和裝備數量都有所減少;另一些國家則停止發展和裝備反坦克炮,其任務由反坦克導彈所取代。前蘇聯認為,反坦克炮有命中精度高、威力較大、價格比反坦克導彈便宜等優點,是對付2000m以內裝甲目標的有效武器同時還可用殺傷爆破榴彈殺傷其它目標。因此,他們一直都很重視反坦克炮的發展,反坦克炮在其陸軍部隊中還佔有重要地位。前蘇聯在50年代發展並裝備了M1955式57mm和85mm兩種自運反坦克炮,60年代發展並裝備的是T-12式及其改進型MT-12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同時還為空降部隊研製了ASU-85式85mm自行行反坦克炮。到80年代又發展並裝備了M1981式85mm反坦克炮和2A45M章魚B型125mm滑膛反坦克炮。除前蘇聯/俄羅斯外,德國、比利時和奧地利等少數西方國家也比較重視反坦克炮的發展。德國在二戰後先後發展了JPZ45式90mm自行反坦克炮。比利時在60年代發展並裝備了埃內加90mm反坦克炮。奧地利則在70年代發展並裝備了騎兵105mm自行反坦克炮。
JPZ45式90mm自行反坦克炮
2A45M章魚自行反坦克炮
與前蘇聯/俄羅斯的觀點不同,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牽引反坦克炮笨重、機動性能差,不能滿足現代反坦克戰的需要;而自行反坦克炮的反坦克效能不比主戰坦克強,其任務可由主戰坦克完成。因此,美國僅在50年代發展過一種M56蠍子90mm自行反坦克炮,自60年代以來即停止了這種炮的發展。此後,美、英、法等國雖裝備有大量具有反坦克性能的榴彈炮和加農炮,但沒有裝備專用反坦克炮。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轉機。在80年代,各國又先後研製出各種輪式自行反坦克炮。最先是德國與瑞士研製的鯊魚自行反坦克炮,接著又有德國的TH-400、美國的康曼多V-600、義大利的B-1半人馬座和瑞典的CV90型120mm履帶式自行反坦克炮。
CV90型120mm自行反坦克炮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將主戰坦克使用的1門105mm火炮(高膛壓低後坐力炮)經過改裝,安裝在戰鬥全重約20t的輪式或履帶式裝甲車上。其火力可以和主戰坦克媲美,而戰鬥全重卻只有主戰坦克的1/3左右,因而它是一種火力與機動性高度結合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國外有關專家認為,現有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已不能有效地對付主戰坦克的反應裝甲,即使新一代反坦克導彈對付反應裝甲和多層裝甲的效果也不理想。而使用高膛壓反坦克炮發射動能穿甲彈,卻能有效地對付目前主戰坦克的威脅,並具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因此,他們積極主張發展和裝備裝有高膛壓低後坐力炮、戰鬥全重為20t左右的新型自行反坦克炮,並用用它來取代一部分反坦克導彈發射車的戰術地位。如義大利陸軍已在1991年率先裝備了B1半人馬座105mm自行反坦克炮。
B1半人馬座105mm自行反坦克炮。
現代主戰坦克的重量重,結構複雜,價格昂貴,不可能作為專用反坦克武器大量使用。近年來,西方國家有人主張在有限範圍的防禦任務中,應大量裝備使用一種輕型、快速、價格低廉的自行反坦克炮(用買1輛主戰坦克的錢,可買到2~3門自行反坦克炮),來對付敵人的裝甲部隊。而本國的主戰坦克則可從反坦克防禦中解脫出來,利用其戰場機動和突擊能力,對敵人實施進攻。
美軍的斯催克裝備的105mm主炮也具備相當的反坦克能力
俄羅斯最新發展的2A45M章魚125mm滑膛反坦克炮就是以T-80主戰坦克裝用的125mm滑膛坦克炮為基礎進行設計的。80年代以來新出現的各種自行反坦克炮所裝用的高膛壓低後坐力炮,也都是以美國M60、英國百夫長、德國豹1等二代主戰坦克所裝用的L7/M68式105mm坦克炮為基礎進行研製的。這種高膛壓低後坐力炮的內彈道性能與L7/M68式105mm坦克炮相同,可以發射相同的彈藥(北約所有105mm坦克炮標準制式彈藥)。以主戰坦克裝用的坦克炮為基礎,發展大口徑反坦克炮,可以縮短研製周期,節省研製費用,而且會給部隊使用帶來很大方便,所以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自行反坦克炮還會有相當的使用空間。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日本人的素質很高,但為何不尊重中國?
※靠「精日」居然能騙到1.3億!日本對台灣的奴化教育到底有多可怕?
TAG:軍武次位面 |